對於自己的親生父母,陳揚腦子裏已經沒什麼印象了。他們是否依然生存在這個星球上的某個角落,或者早已經去了彼岸的天堂?
誰知道呢!不過這統統都已經沒什麼關係了。因為薩拉嬸嬸在他很小的時候便充當起了監護人這個角色,並且這些年來一直將他照顧的很好。
薩拉是一位黑人女性,擁有一次失敗的婚姻,沒有孩子。然後她遇到了年幼的陳揚——在70年代混亂不堪的貧民窟,收養一個有色人種並不需要履行什麼太繁複的手續。
隨後他們成了一家人——在充斥著槍聲和死亡的黑人街區。
但陳揚並沒有隨著貧民窟一起沉淪。
這除了從小薩拉對他的嚴格管教,更重要的是陳揚內心對籃球的那份熱愛。
12歲那年,在電視機前偶然看了仿佛上帝附體的邁克爾·喬丹麵對凱爾特人砍下63分的那場比賽後,陳揚便瘋狂的迷上了籃球,甚至在心底萌生了一個強烈的念頭——他要當一名職業球員!
對!職業球員。就像邁克爾·喬丹一樣!
無論什麼時候,一個心懷夢想的人總是難以墮落的。
多少次在睡夢中,陳揚都夢見自己披上了公牛隊那件23號戰袍,在比賽的最後一秒麵對埃爾文、拉裏、伊塞爾這些名震全美的超級巨星們投出絕殺。
他希望有一天能夢想成真。
於是他開始苦練球技。
學伊塞爾·托馬斯當年那樣每天運著球上下學,學拉裏·伯德如何持球從三分線外尋找空間,學埃爾文·約翰遜扭過頭玩No-look-pass,學邁克爾·喬丹在進攻時吐出長長的舌頭——即使這樣很容易被牙磕傷……
雖然因為天資所限,陳揚做不出許多NBA球星在空中閃躲騰挪的高難度動作,但隨著日複一日的苦練,他的運球漸漸似模似樣,他的投射也有了相當的準頭,在整個獨立市新港,也有了些街頭巷尾的口耳相傳。
“嗨,有個叫揚的亞裔小子投籃很準,你知道嗎?”
“嗯,我跟他打過比賽,那小子雖然身體不怎麼樣,但出手卻很快,有些難對付……”
……
接著,陳揚升入了漢普頓高中。在初次校隊選拔中輸給那幫肌肉棒子後,通過一年的苦練,他個子長高了,身體變壯了,技術也更加成熟,終於又迎來了新一屆的選拔賽。
這一次,他有著很強烈的信心。
不斷進步的他相信自己會沿著夢想中的軌跡,加入校隊、成為耀眼的高中明星,然後就是NCAA、再然後成為NBA首輪秀,帶領一隻魚腩球隊鹹魚翻身,最終品嚐勝利的香檳與榮耀……
然後……直到昨天。
校隊主教練豪斯的話似乎還在耳邊回蕩:“我們不需要一個全身充滿暴力因子的球場流氓!”
隨著他被開除出校,腦海中關於未來美好的一切,都成為了一個個虛幻的泡沫,然後被戳得粉碎。
進NBA?別做夢了!路口轉角處的快餐店才是你的歸宿!
似乎有一個尖銳的聲音不停在耳邊無情地諷刺著自己。
陳揚痛苦地抱著頭,深深的埋了下去。
……
不知過了多久,隻聽“嘭”的一聲,宿舍門被人猛的一腳踢開。
陳揚抬起眼,幾個年輕人闖了進來,三男一女,都是金發碧眼的白人。其中為首的白人男子身材魁梧,穿著一套淺色的籃球訓練服,胸前印著“Hampton(漢普頓)”的字樣。
他盯著陳揚,露出一個充滿嘲諷意味的笑容:“黃皮佬,還沒滾蛋嗎?難道校長忘了告訴你,這裏已經不是你能待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