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分球(2 / 3)

北美的城市街頭,這種鬥牛賽幾乎每時每刻都在上演。或者3球、或者5球,並沒有什麼特別出奇的地方。

不過瑞奇還是停下了腳步。

吸引他的是這場鬥牛賽的對陣雙方。這個持球的白人青年高高壯壯,看上去很有幾分眼熟。

啊,想起來了,這個年輕人叫加侖·休斯,漢普頓高中的籃球明星,球迷們的寵兒,去年還被《體育畫報》評為全美50大高中生球員之一。因為他強壯的身軀和不俗的技術,甚至已經有媒體開始早早把他稱作東海岸的“白色飛豬”,認為他將是下一個查爾斯·巴克利。

他麵前那個看上去有些削瘦的對手……黃皮膚?亞洲人?整個弗吉尼亞還有會打藍球的亞裔嗎?我怎麼不知道?

難道我宅得太久,已經過時了?瑞奇搖了搖頭,馬上否決了這次自我懷疑。我可是昨天才看過ESPN的每日關注!

這個亞洲小子基本功倒是不錯,運球幅度很大,看樣子是有專門練過。可與他的對手相比身板實在太瘦了。1打1的話,加侖·休斯光一招背身就可以穩吃他了。籃球歸根結底,畢竟還是一種高強度身體對抗下的運動。

果然,看到休斯利用身體成功打入幾球後,瑞奇的頭搖得更加厲害。

比賽的過程驗證了他的看法。

4:0,領先方握有球權。

這場鬥牛可以說已經結束了,再看下去隻是浪費時間而已。

瑞奇在心底下了結論。

除非……會有奇跡發生。

加侖·休斯確實不俗,如果能再長高幾寸、順便磨練出中遠投,幾年後,應該有實力進入選秀樂透區了。至於這個亞洲小子……以東方人那悲催的肌肉結構來看,還是好好讀書,爭取以後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或者律師吧。

真的很可惜,如果亞洲人裏麵能出一個籃球天才的話……

看著四周不斷怪叫著散發出旺盛荷爾蒙氣息的青年人們,瑞奇歎了口氣,慢慢擠出人群。

……

球場上,陳揚再次麵對持球推進的休斯。

五月天的下午,陽光雖然還不是那麼酷熱,但依舊亮得有些耀眼。陳揚的額頭早已見汗,汗水沿著臉頰不停地留下來,滴到淺灰色的水泥地上,很快就消失不見。

他彎下腰,大口喘著粗氣。

這個休斯確實很強!比之前自己遇到過的所有對手都要強!身材強壯,速度也快,技術還很細膩,確實稱得上是天賦異稟……現在的自己,也許是真的很難正麵防住他吧!

但是……實力強,就代表你能肆無忌憚的侮辱我麼?

你侮辱了我的人格,卻還能得到全場的追捧和歡呼……他們怎麼能為這樣的人鼓掌?勝利怎麼可以屬於這樣的人?這種人,怎麼配?輸給他,我不甘心!

當初我打籃球究竟是為了什麼?我那麼辛苦的訓練,難道是為了忍耐別人的譏笑和嘲諷、享受噓聲和白眼麼?

不!才不是!我是為了像邁克爾一樣!

對!要像邁克爾一樣!你既然要羞辱我,那麼我就在這裏,在你的地盤,當著你的球迷,狠狠地打敗你!

……

沒有多餘的廢話,休斯開始啟動。

陳揚咬著牙,上前一步緊緊貼防。休斯的力量很足,每一次發力都頂得他胸口生疼,但陳揚沒有後退半步。因為他知道,這將是他最為關鍵的一次防守。

他要防下這個球才有機會。

一次次身體的接觸、肢體的糾纏、肌肉的碰撞……正當他即將失去位置的時候,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當休斯背轉身向內線突破的時候,陳揚突然覺得自己眼中所看到的東西與剛才有了很大的不同——眼前原本快節奏的畫麵一時間忽然變得緩慢而生動,而且好像還額外浮現出一些奇妙的東西……

比如這個球的行進路線,落點,最佳搶斷時機……等等等等。

雖然以前在比賽中憑著眼疾手快他也有過不少漂亮的搶斷,但那大多是一種在球場上全神貫注後產生的模模糊糊的直覺——比如利用對方護球時的大意、傳球的失誤。

可現在,他能清晰的感覺到籃球運行的軌跡,仿佛隻要自己稍微伸一下手,就能幹淨利落的斷下這個球……

眼前的一切太直觀了,這已經不是直覺能解釋的範疇……

陳揚呆住了。

這是怎麼了?是體力透支而導致眼前出現了幻覺?還是神奇的第六感?不過這種突然出現的感覺並沒有讓他愣神太久,他太想贏了。時機稍縱即逝,本能的,陳揚伸出了手。

指尖與球皮接觸時那真實的感覺,足以證明這不是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