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恨不得打死那個教練,林昊這樣的天才差點沒埋沒。楊益想說點安慰的話,緩解此時沉重的氣氛,可是張開嘴卻一個字都吐不出來。徐老師則陷入沉思,國內體校教練是什麼素質徐記成了解也見過,林昊的例子不是第一例也不會是最後一例。林昊是憑借自己打出來了,那麼沒打出來的又有多少,中國不缺少人才,甚至不缺少被發現的人才,卻缺少對人才的尊重。就好像林昊的體校教練,他不知道林昊的水平嗎?我想不是的,就算估不準林昊的上限,但林昊比別人高出一截的表現他不可能看不到。他們心裏對這種人才報著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的心態。你林昊是天才沒錯,但中國最不少的就是天才,沒有你林昊,也會有秦昊,李昊……就是他們這種心態,埋沒了一個個林昊,最終導致沒有出現一個林昊。地球缺了誰都一樣轉,但很多時候,一個人是可以改變世界的。
“你是怎麼進的廣西大學,據我們所知,你並不是通過特招,而是用分數考進去的,要知道進廣西大學要的分也不低,你們體校的文化課有這麼好?要知道很多通過體校進入職業隊了,文化程度都沒有達到高中水準,更別說參加高考,進入重點大學,這幾乎是不敢想象的,你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我的文化課也不好,在體校那種環境,每天的訓練那麼累,誰也沒有多餘精力去學習,更多的是讓你讀寫通暢就行了。我離開體校快17歲,也就是個初中畢業的水平”。林昊的回答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那為什麼……”“拚命唄,還能怎麼樣,當時重新回到一般的學校,我已經是上高三的年紀,但是我高中的東西基本一點不會,可是我又不願意再多花兩年從頭學起,也是頂著一股氣,咬著牙,直接進了高三,為了不讓自己被別人看扁,也為了父母不讓別人看扁。不過上課的第一天我就懵了,老師講的東西我一點都不懂,課本上的字我認識它,它不認識我。我最大的特點就是選擇了就不後悔,既然選擇直接上高三,哪怕再困難也要堅持。國內的高三基本算是把高中的知識重新學一遍,我們老師人也很好,知道我的情況,都很照顧我,我又什麼問題隨時都可以問,甚至有時候上自習,老師會單獨幫我補課,能考進大學,我很感謝他們”。林昊說的輕鬆,但其中付出的努力隻有林昊自己清楚,上過高中的都知道,要一年補完高中的課程是有多困難,別人花三年時間,林昊隻有一年。林昊不僅追上了別人,還考進重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