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回到自己的屋子裏,他也一直好奇,這本日記裏究竟記載著什麼,他找急忙慌的開始翻看大成的勞動果實。草草的看了一遍,從日記本裏的內容可以看出,日記本的主人是一個英國人,他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船長。
裏麵記載了一些從曆史書籍上看不到的東西,大概內容說的是,曆史上八國聯軍侵華的陰謀其實是在中日甲午海後,這幾個國家就開始密謀了,原因是因為日本在與中國艦隊糾纏的時候,在海上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秘密,然後分享給了他的盟友們,之後各國就一直在尋找開戰的機會。而當時的德國,在這個秘密的背後似乎若有所悟,發現了一個更大的秘密,然後就傾全國之力開始設計製造一批特種船隻,由於當時的時間太緊,如果隻依靠本國的生產能力,速度是無法滿足要求的,所以德國政府就委托英國協助建造了一部分的特種船隻,並由英國提供操縱該船的工作人員。
而這本日記的主人就是其中一條船的船長,據他文字記錄及一些插圖來看,那些船確實是挺奇怪的,每條船的排水量都是1萬噸,在當時算是大型的船隻了,這些船的船艙分為三層,每層的結構都不同,而且不同於其他船隻的船艙,分布是非常簡單而規律的,可是這個船艙有圓的有方的、有橢圓的還有一些奇怪的形狀的,似乎是追尋著什麼奇怪的結構,所有的艙都是貫通的,每兩個艙連接的地方,都有厚厚的圓形的密封門,沒有一條像走廊的通道,全都是船艙連著船艙,但是他發現這麼大的船隻,船體內部空間卻是很小,艙室並使不很多,具這位船長的觀察,這麼大排水量的船不應該隻有這麼少的艙室,既然內倉這麼小,除了每個倉之間的鋼板比較厚之外,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船體鋼板將會特別厚,應該有軍用船隻的2~3倍的厚度,甚至是多層的船體。
這些船從外觀上看,甲板類似現在的航空母艦,是純平的,幾乎沒有突出的東西,如果要進入船艙內,就要通過一個圓形的,垂直向下的通道下去,而且有一個厚重的圓形封閉門,從他畫的插圖上看,有點類似潛水艇那樣的進入方式,甲板上除了動力係統的排氣和換氣通道外,隻有駕駛室是在甲板之上,但是從這個駕駛室的結構來看,似乎是隨時可以拆除的。因為在這個駕駛室的腳下還有一個駕駛室,可以隨時切斷甲板上駕駛室對船隻的控製,而且控製功能更多,隻不過這個所謂的主艙室看不見外麵的情況,必須由他們這個“第二駕駛室”操作,他隻是碰巧看過一次這個主駕駛室,是一個德國人從主控製室裏出來時,他向裏麵瞄了一眼,才知道哪裏才是絕對的控製。
日記裏還記載了另外一種特殊的船隻,是一種在船的正中心有一個兩米直徑的圓洞,從甲板直通水底,他也不知道這個船是幹什麼用的,總之是奇怪的地方很多,還有另外一些船隻,他也沒有具體看過,但是不論是什麼樣的船隻,有一點是相同的,每條船的船頭、船尾、船的兩側都伸出了一個直徑約為2。5米的大法蘭盤,每個法蘭盤的盤口都被密封了起來,似乎這些船能夠在必要的時候連接在一起似的,但是以他多年在海上瓢潑的經驗來看,在海麵上把船隻連接起來,那樣不但沒有好處而且相當危險,隻不過這些船怪異的地方太多了,他也沒有去多想。
當八國聯軍侵華時,他們的編隊就駛往了中國海域,他們的編隊一共有26艘怪異的特種船,大概是5種,每種都有幾艘,像他駕駛的這樣的船數量最多,就在出發前的前一夜,德國人把所有人都請下了船,據說是要裝載貨物,需要保密,第二天出發的時候,他雖然知道船艙裏裝了某種貨物,但是除了控製船隻的人員外沒有任何的乘客,他通過觀察船隻的吃水深度判斷,貨物要麼是很少,要麼是重量很輕。
德國的士兵全部是乘坐運兵船,並沒有出現在他們這些特種船隻上,他們是同一天出發的,他大概計算了一下,登上運兵船的士兵大約有1萬人。
他們的船隊行駛的非常慢,當他們到達天津塘沽的時候,德軍的士兵已經抵達一個月有餘了,可是這些士兵都在海港周圍活動,並沒有參戰的跡象,當這位日記的主人與運兵船的船長在一起喝酒聊天的時候,問過運兵船的船長,德國的士兵為什麼沒有參戰?運兵船的船長哈哈大笑,猛灌一口中國的好酒,告訴他德國的士兵已經去參戰了,然後趴在他耳邊說“隻不過是去了寥寥幾個而已,你當然看不出來少人了”。說完又開始哈哈的大笑,沒笑幾聲就‘咣當’一下,醉暈在桌子底下。他沒有去管那位運兵船的船長,直接起身走了,就在這個時候他對德國人產生了厭惡,因為他是英國人,他們國家派出了那麼多的戰士,在戰場上拚命的搏殺,德國人卻一動不動,難道是在坐等漁翁之利?
他就這樣無所事事的等待了半年,他曾經請求過英國官方要求接他回國,但是國家給他的回複是,“德國是我們親密的朋友,請務必完成任務”。就這樣他百無聊賴的繼續等待,突然有一天他從昨晚的大醉醒來,站在甲板上,看見不斷有牛車、馬車往港口上運送東西,他看不清楚是什麼,但是肯定是特別的沉,除了有牲口在前麵拉車,每個車後麵最少有六個青壯小夥子在使勁的推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