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於大漢有功,陛下封賞乃是公正之舉,袁家因一己之私,煽動輿論,此乃亂國之舉!”
袁家陣營中又有一人站出,高聲說道:“蔡邕,你莫要血口噴人。我袁家世代為大漢效力,豈會做出亂國之事?
我們不過是為了維護朝廷綱紀,不能讓一個可能有問題的人身居高位,若他日他真的犯上作亂,誰來承擔後果?”
盧植冷哼一聲:“維護朝廷綱紀?你們這是在擾亂朝堂,破壞陛下的用人之策。陛下聖明,自有分辨忠奸善惡之能,何時輪到你們袁家在此指手畫腳?”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朝堂之中又成了唇槍舌戰之地。漢靈帝坐在龍椅之上,麵無表情地看著這場罵戰,心中卻在暗暗考量著每一個臣子的立場。
袁槐坐在一旁,看著袁家官員與盧植等人爭吵,雖未親自出手,卻不時給袁家官員使眼色,示意他們不要落下風。
他心中想著:“今日定要與盧植等人爭個高下,絕不能讓劉備輕易逃過此劫。隻要能讓陛下對劉備心存疑慮,便是我們的勝利。”
………………
使者捧著聖旨抵達雁門,高呼:“劉備接旨!”劉備趕忙率眾人跪地。
使者宣旨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劉備於雁門之戰功績卓著,保境安民,實乃忠勇之士。今封劉備為宜城亭侯,任護匈奴中郎將。欽此!”
劉備高呼:“謝陛下隆恩,臣必肝腦塗地,以報君恩!”
待眾人起身,宣旨太監將劉備拉至一旁,低聲道:“劉將軍,咱家此次前來,還有一事相告。
如今洛陽城中,那袁家因不滿將軍受封,暗中使壞,編造諸多謠言,說將軍私藏戰利品、勾結匈奴、欺淩百姓。
如今朝堂之上,為此事已吵得不可開交,陛下雖未表態,但也心生疑慮。”
劉備一聽,頓時怒目圓睜,大罵道:“袁家這群亂臣賊子,竟如此膽大妄為,目無君父,公然與陛下作對,妄圖擾亂朝綱,實不可忍!”
林鈺見劉備怒火中燒,忙向關羽、張飛使了個眼色,說道:“二位將軍,先帶主公回營帳歇息,莫要讓主公氣壞了身子,此處我來應對。”
關羽、張飛點頭,上前勸道:“大哥,切莫要動怒,先回營帳,俺們再從長計議。”
劉備雖氣憤難平,但還是被關羽、張飛拉著離去。
林鈺轉身對宦官說道:“公公,此事來龍去脈,還請您詳細說說。這袁家如此行徑,到底是何居心?”
宦官歎道:“先生啊,袁家自是不願見劉將軍得勢,他們在洛陽四處散播謠言,還在朝堂上與盧植、蔡邕等大人爭執不下。陛下有意作壁上觀,想看朝中大臣站隊,可如此下去,這局勢愈發混亂了。”
林鈺皺眉道:“公公,那陛下可有什麼暗示或旨意?”
宦官搖頭道:“陛下尚未有明確旨意,隻是對這些謠言也有些在意。咱家覺著,劉將軍得想個法子應對才是,不然這名聲受損,在朝中可難立足。”
林鈺沉思片刻,說道:“多謝公公提醒,我等定會想辦法查明真相,還主公清白,不讓袁家奸計得逞。”
而後林鈺回到營帳,見劉備仍在怒喝:“袁家若敢再如此胡作非為,我定不會輕饒!”
林鈺忙勸道:“主公,此刻生氣無用,咱們得冷靜應對。先派人回洛陽打探消息,找出謠言根源,再上書陛下表明心跡,澄清事實。”
劉備深吸一口氣,說道:“先生所言極是,就依先生之策。我劉備行得正坐得端,絕不怕袁家的陰謀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