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況下,一個成年人有32顆牙齒,它們分列上下兩排,長在口腔之中。
如果仔細觀察一下我們的牙齒就會發現,它們有的扁,有的尖,還有的是圓圓的。原來,這是因為牙齒所擔負的工作不一樣,各自分工不同,所以它們的形態也就出現了差別。
長在前方正中的牙是門牙,又叫“切牙”,專門管切斷食物。比如我們吃餅的時候,總是先把餅咬下一塊再嚼爛。咬餅,就是門牙的工作,所以門牙就要長成扁扁的寬寬的,好像菜刀一樣,用以切斷食物。靠近嘴角兩邊各有一對尖尖的牙齒叫“尖牙”,或者叫“犬齒”,專管撕碎食物。人的尖牙比起老虎、獅子的尖牙要小得多,因為動物吃的是生肉,需要長長尖尖的牙齒來撕碎生肉,而人類主要吃熟食,就不需要很發達的尖牙了。
位於口腔後麵的兩排牙叫磨牙,它們好像一副副小磨子的上下兩片,善於將食物磨碎和嚼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