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育協作大發展,教育全球化趨勢加強
為了充分利用已研發出來的教育技術,提高使用效益,降低使用成本,開展遠程教育的機構在相互競爭的同時,也發展相互協作。如1984年開始建立的美國國家技術大學(簡稱NTU),其合作成員已發展到48所主要大學。NTU沒有獨立的校園,凡進入它的網絡者即可參加學習,NTU成員大學通過衛星通訊和壓縮數字視頻技術與國內外1000多個辦學點相連接,1996~1997學年度提供了500多門學科22000小時的學位課程和3000小時的繼續教育課程。國內外1300名在職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通過衛星教學電視學習學位課程,11萬多人注冊修學高級技術和管理的短期課程。又如美國芝加哥州立大學與大約20所社區學院合作,通過在ABELING網絡上開設遠教課程和聯合開展學習服務活動,實施“2+2”學製(即準學位和學士學位)的遠程學曆教育,為眾多的商業公司服務。類似的協作辦學在各國都有,且不斷發展。與此同時,由於科學知識的普遍性和共享性被越來越廣泛地承認,知識全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知識的傳輸已越來越不受國界的限製。英國開放大學1998年有20多萬注冊生,其中有25000人在國外學習它的課程。這些外國學生大多集中在歐共體、獨聯體、新加坡、印度、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每年英國開放大學都在90個國家和地區開設4000個考點接受考試,可算是一所全球性大學。1996年德國和法國聯合籌建網上大學是遠程教育國際化的另一個例子。該大學沒有實體性校園,它的虛擬電子校園卻遍布德法兩國各地。網上大學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以多媒體進行知識傳播,用電視會議形式進行授課和研討,在國際互聯網上開展小組討論,學習材料由電子郵件發送,圖書資料通過調劑解調器調取,學生主要利用計算機來學習。類似的網上學校在不少國家都已建成並開始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