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不要鼠目寸光,肯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1 / 1)

善於“放長線、釣大魚”的人,看到大魚上鉤之後,總是不急著收線揚竿。他會按捺下一下心頭的欣喜,不慌不忙地收幾下線,慢慢把魚拉近岸邊;一旦大魚掙紮,便又放鬆釣線,讓魚遊竄幾下,再又慢慢收釣。如此的一收一弛,待到大魚筋疲力盡,無力掙紮,才將它拉近岸邊,用提網兜拽上岸。

萬事追求事半功倍,“付出少,獲得多”,這是人人都想要的狀態。“放長線,釣大魚”,這段話論述的,就是人情操縱中如何付出,又如何獲得的道理。對於人情的控製,如果你追得太緊,別人反而會一口回絕你的請求,隻有耐心等待,才會有成功的喜訊來臨。

唐朝時期有一位常善於理財的竇公,因為自己沒有本錢,他就從小事做起積累財富。

最初的時候竇公非整天在城裏四處轉悠。有一天無意中他來到了風景優美的郊外,發現一處豪華的大宅外麵有一個水塘,可惜因為沒人打理水塘有些髒亂。於是竇公立刻心生一計。

竇公以很低的價格買下了這個水塘。接下來他又是砌岸又是種花,還放養了一些金魚,不久水塘就換了個模樣。

有一天大宅子的主人聞到花香就出來一看,不禁被水塘的美景吸引住了。後來托人打聽知道是竇公的水塘,就有心買下。結果竇公直接把這個風景迷人的水塘送給了大宅的主人。就這樣,竇公和這個官宦人家的主人就結成了好友。甚至大官人為他寫了介紹信,方便他在各地行走。

就這樣倚靠著這些介紹信,竇公四處行走,遇到有發展前景的地段,就低價買下,修整之後再高價賣出。不久就賺了不少錢。

後來竇公又來到京城。發現京城外有一塊窪地。於是又以低價買入,並且在上麵蓋上驛館,專門接待往來的外國商人和遊客。驛館生意不斷,開辟出一個商業街。不久竇公就成了海內的首富。

從沒有一點本錢到成為海內首富,竇公的成功就在於他能夠放長線釣大魚。

有一家原來名不見經傳的鄉鎮企業。九十年代,這家鄉鎮企業年輕的總經理忽發奇思,提出大膽舉措,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和南開大學等著名學府設立了助學金,資助經濟有困難的理工類在讀博士研究生,每人100元,定期3年,此舉得到了5所大學的熱烈反響。同時,290名首批受資助的博士生名單也很快送到了這個企業中。

為資助這批博士生,企業每年拿出34.5萬元,3年共計104.4萬元。當時企業年利稅隻有250萬元,不少人以為這是個自己找來的沉重的包袱。但是年輕的總經理則說,這點錢對於未來的企業僅僅是九牛一毛,大海滴水而已。

果然,一石激起千層浪,此企業的創舉馬上產生了連鎖反應。京浙滬等幾十家新聞單位相繼以醒目位置作了詳盡報道,有的電視台還錄製了專題節目,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雪片一樣飛向東港,其中多數出自各類科技人員之手。他們說,有年輕人這樣的企業家,科技人員不愁無用武之地了。

這個公司就是現在的“大東港”,它從一家小的鄉鎮企業,演變成現在科技界“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象征。不僅有了人力財力,也成了科技人員心馳神往的“聖地”。那百來萬“助學金”與此相比,豈不真是“湧泉”之中的“一滴水”嗎?

耐心、辨別力,這兩點在釣魚的過程中必不可少。失去耐心的人往往抓不住大魚,而不能識別魚兒,不能“對症下藥”的人,也會錯失大好的機會。“放長線,釣大魚”就是我們平時經常用的一種手法,事實上,隻要有合適的餌料,沒有不上鉤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