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借人之力,不能一味單打獨鬥(1 / 2)

借勢,即利用別人的力量來為自己服務,增加自己的勢力,或者是借用別人現成的局麵,布成有利於自己的新陣勢,擴大自己的影響。我們除了借別人的局麵,借別人的力量,還會借別人的名望、聲威、陣容以及所創造的條件等。之所以要借別人的“勢”,主要是為自己的力量暫時還不夠強大。借用別人的力量,不僅是“自己方便”的事情,有的時候,還可以給被借的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當今這個複雜的多元化社會中,還有相信僅靠自己單純的努力打拚就能獲得成功的人,顯然是幼稚的。如果你不懂得借助別人力量,不懂得合作的話,哪怕你付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也可能隻得到百分之二十的成功。在這個時代,那些成功的人,往往是懂得怎樣統籌和規劃,懂得怎樣把自己的資源和他人的資源一起利用而發揮最大的作用的人。

唐高祖李淵西進關中時,除了正麵敵軍隋軍外,還存在著李密等人的威脅,可謂是四麵楚歌。但李淵不是等閑之輩,他深諳借人之力的道理,找到了一條借人之道。

李密在擴大起義軍武裝,出謀劃策連敗隋軍,擊斃隋將張須陀等方麵,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提高了名望,野心也暴露出來。不久之後,他竊取了義軍的領導權,掌握了全部軍隊。與李淵相比,貴族身份相仿,軍中實力卻大大超過了李淵,也有入關,奪取稱王稱霸的欲望。李淵入關,顧忌李密是必然的。

為此,李淵在進軍途中就致書李密,要求聯合。李密自恃兵強勢大,便欲自立盟主,派人給李淵回複,信中說:“與兄派流雖異,根係本同。自惟虛薄,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所望左提右摯,戮力同心,執子嬰於鹹陽,殖商辛於牧野,豈不盛哉!”並要求李淵親率步騎數千到河內,麵議並締結盟約。

李密在信中以盟主自居,力圖在政治上先聲奪人,居於優勢地位,李淵豈能識別不出?但由於形勢所迫,不允許他與李密一論高低。但李淵當務之急是設法穩住李密,穩固自己的地。出於此因,李淵便毫不猶豫地決定暫時承認李密為盟主。李淵一方麵吹捧李密,稱他為當今天下救世主;一方麵自稱年老力衰,將來若能得封於唐,已很滿足了。借此來掩蓋自己的政治欲望,隱蔽自己搶先進入關中的意圖。

自此李密專意集中兵力對付隋軍和王世充的軍事力量,對李淵進軍關中完全不聞不問,李淵在策略上又取得了巨大勝利。

借助他人來成就自己,是一個成功者的能力之所在。很多聰明的人,可以通過拉攏的方式,讓對方借去一點權力,其結果卻是達到了更好的效果。得到了他人的幫助,就能讓你得到更多你想要的東西。

《聖經》裏麵有一則故事是這樣說的:

摩西帶領以色列子孫們前往上帝許諾給他們的領地時,傑塞羅發現摩西的工作實在過多,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疲憊將把他壓倒,人們很快也就會吃不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