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雪中送炭,四兩撥千斤的投資智慧(1 / 1)

“情感投資”是一個意蘊複雜的詞組,在我們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人們的情感投資絕非純粹意義上的情感交換,而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可以作為籌碼進行交易的情感。不管是中國人自己認為還是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人情社會”。在中國,作為情感投資籌碼的恩惠,是這個社會規範人行為的法則,重要性甚至不亞於天理和王法。

先向大家講述一個小實驗:

當一個人的右手舉著200時候,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碼,他並不覺得有多少差別;直到左手砝碼的重量增加至206克的時候,才會覺得有些重。如果右手舉著600克的砝碼,左手上的重量要達到612克時,他才能感覺到重。這就是說,原來右手的砝碼越重,左手就必須增加更大的重量,他才能感覺到差別;或者說,人的感覺與原來的基礎密切相關。

這個實驗所告訴我們的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貝勃定律”。

這個定律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如果我們作為給予方,要懂得給予應該是平等、及時、急需和適度的。因為給予後效果的好壞,並不完全與給予數量的多少成正比,而是和你給予對象當時的狀態有很大聯係。送給快要餓死的人一個饅頭和送給富翁一疊鈔票,就他們內心感受來說,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的內心就是這樣,建立在不同需求層次上的滿意程度是各異的。我們在困難的時候遇到別人的幫助,內心會感激不盡,甚至終生不忘。

三國爭霸之前,周瑜隻是相當於一個小縣縣令一樣的小官,在仕途上並不得意。有一年地方上的饑荒泛濫,窮困潦倒的老百姓到處都是,周瑜這個做父母官的自然也是坐立不安,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是好。周瑜手下獻計說,附近的魯財主,魯肅向來樂善好施,他家素來富裕,想必囤積了不少糧食,不如去問他借。

於是周瑜帶上人馬登門拜訪魯肅,剛剛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說:“不瞞老兄,小弟此次造訪,是想借點糧食。”

魯肅一看周瑜器宇軒昂,顯而易見是個才子,日後必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現在隻是個小小的居巢長,哈哈大笑說:“此乃區區小事,我答應就是。”

魯肅親自帶周瑜去查看糧倉,這時魯家存有兩倉糧食,各三千擔,魯肅痛快地說:“也別提什麼借不惜不借的,我把其中一倉送與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聽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饑饉之年,糧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魯肅的言行深深感動了,兩人當下就交上了朋友。

後來周瑜發達了,當上了將軍,他牢記魯肅的恩德,將他推薦給孫權,魯肅終於得到了幹事業的機會。

所謂雪中送炭,就是我們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他需要的、適度的、及時的需求。這樣的給予,即使價值對於我們來說非常小,也能“四兩撥千斤”,給人以似恩情一般的作用。人們對雪中送炭的人總是懷有特殊的好感。但是並不是說善良的你可以時時救人於水火,有時幫人不當,也會帶來不便。對人的恩情過重,會使對方自卑乃至討厭你,因為一來他無法報答;二來感到自己的低能。另外,經濟學中的邊際曲線同樣適用於這裏,因為人的滿意程度是邊際遞減的。我們在施恩的時候,盡量多關注別人的需求,多做雪中送炭的美事。不要盲目地“錦上添花”。

有頭腦的人會利用雪中送炭,四兩撥千斤的道理為自己所用。就拿為自己減輕工作的負擔和阻力來說,有些小本商家會將他們的商品價格小幅度增長,把握在消費者能夠接受的限度上,以量取勝。有些大企業的抉擇者則可講這個道理發揮至談判中去,有經驗的談判者可先點種對方的要害,說中對方最急需的條件,然後將豐厚的條件擺在對方麵前以達到誘惑對方的作用。而那些棘手的,複雜的條件,則放在後麵談判,這樣一來,對方麵對前麵所說的利誘,就很容易接受後麵的缺憾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