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取法其上,適得其中(1 / 1)

“取法其上,適得其中”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提出一個更高的目標,讓人做出妥協退讓的姿態。魯迅對此有一個很好的解釋:“如果有人提議在房子牆壁開一個窗口的話,勢必會遭到眾人的反對,窗口肯定開不成。如果他提議要把房頂扒掉,眾人則會退讓,同意開個窗口。”“取法其上,適得其中”不僅是中國人的傳統智慧,也是一種心理現象。的這種心理現象是人類普遍存在的,而且早已經為人們所用。

比如要讓貪玩的孩子每天回家隻玩一小時電腦遊戲,你不妨說隻允許他玩半小時,他再三要求下你隻好答應了一小時的要求,他便不會再鬧了,因為你已經讓過步了。再比如在市場上。商家往往把商品標價多一兩倍,這樣他可以慢慢地讓到他的正常價位。這種做法可能並不是真的讓步,但是已經讓對方感到你已經做出了很大的讓步。

在歐共體的一次首腦會議上,撒切爾夫人表示,英國在歐共體中負擔的費用支出過多,英國投入了大筆資金,卻並未獲得應有的利益,她強烈要求將英國負擔的費用每年減少10億英鎊。這個高得驚人的要求使各國首腦們臉色發青,他們認為撒切爾夫人的真正目標是減少3億英鎊(其實這也差不多是撒切爾夫人的真正意圖),於是他們提議隻能削減2.5億英鎊,他們認為這個數字是解決問題的。可是撒切爾夫人不為2.5億英鎊這個似乎是各國首腦公認的數字所動,她仍堅持自己的立場。

一方的提案是每年削減10億英鎊,另一方卻隻同意每年削減2.5億英鎊,差距太大,雙方難以協調,會談一下陷入了僵局。

這是撒切爾夫人意料之中的事。她的真實目標並不是10億英鎊,但她的策略就是提出相當多的要求,並頑強地堅持自己的立場,用以改變各國首腦的預期目標。然而對方仍隻能同意2.5億這個數字,雙方處於相持階段。這時英國和法國這個在歐共體中處於領導地位的國家相互使用了威脅的手段。撒切爾首相告訴下議院,原則上按照她提出的方案執行,暗示並無選擇的餘地,同時也是在含蓄地警告各國。而這種作風,又可對法國產生壓力。而法國則用另一種手段加以報複。法國開始在報紙上刊登批評英國的文章,說英國在歐共體各國中采取低姿態,企圖以此來解決問題。

撒切爾夫人知道,要讓對方走近她說定的目標是很困難的,因此必須讓對方知道,無論采取什麼手段,她都不會改變自己的立場,絕不與對方妥協。她堅強的意誌力、頑強的作風,終於迫使對方作了很大的讓步。一旦對方的立場發生了動搖,撒切爾夫人就逐漸地把歐共體各國首腦的期待轉向自己所期待的目標。最後,歐共體各國終於同意每兩年削減8億英鎊。撒切爾夫人的真實目標得到了實現,她的高起點策略取得了應有的效果。

對於“取法其上,舍得其中”在商業上的作用,一位心理學家曾在兩千位主管中做過試驗,結果發現這樣的規律:如果賣主喊價較低,則往往能以較低的價格成交;如果賣主喊價較高,則往往也能以較高的價格成交;如果賣方喊價出人意料地高,隻要能堅持到底,則在談判不致破裂的情況下,往往會有很好的收獲。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在運用此策略時,起先提出的要求不能過於苛刻,不能與慣例相距太遠,否則會使對方覺得缺乏誠意,中斷或退出商業談判。此外,提出比較苛刻的要求,應盡量應用在是對方掌握較少的信息與資料較少的某些方麵,盡量是雙方難以用客觀標準檢驗、證明的某些方麵。否則對方很容易識破你的戰術,采取應對的措施。所以,當你硬性堅持要某人接受你的意見、觀點時,對方由於種種原因,往往產生抵觸心理,因而最終全盤否定作的意見。而退讓的奧妙,就是在對方提出反對意見時,及時退步,使對方感覺尊重他的意見,虛榮心得到滿足,從而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

在人們社會活動中,由於都有堅持自己意見的頑固性,因此,往往造成“取法其上,適得其中”。為了“適得其中”,就需要提出一個更高的目標,而後作出妥協,退讓的姿態,在對方自尊得到滿足的同時,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