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空對空導彈(1 / 3)

空對空導彈簡稱空空導彈,是指從飛行器上發射並攻擊空中目標的導彈。空空導彈是現代作戰飛機,如殲擊機、強擊機、殲擊轟炸機等飛行器的主要作戰武器。空空導彈由彈體、動力裝置、製導裝置、戰鬥部、引爆裝置等部分組成。該種導彈與機載火力控製、發射裝置、測試設備等構成了空空導彈武器係統。

從第一枚空空導彈問世至今,空空導彈的發展已經有了40多年的曆史。在這數十年中,幾乎每過10年左右的時間,空空導彈就更換一代。而且越變換其技術性能越高,戰鬥效果越好。第一代空空導彈的射程僅有1200米的範圍,最大使用高度為15000米,最大飛行速度僅為2.5馬赫。戰鬥部的重量最大也隻有30公斤。到了60年代,發展出第二代空空導彈,其最大發射距離一下子提高到了22000米,最大使用高度增加到25000米,戰鬥部的重量到了70公斤。導彈的命中率也有了明顯提高。到70年代中期,一些發達國家又研製出了第三代空空導彈,這時先進的空空導彈的射程達到了50公裏,最遠有效射擊距離達到了160公裏。這種導彈可以對付超高空到超低空的空中目標。在戰鬥使用中,可尾追射擊,也可迎頭射擊;既能向上發射,又能向下發射。在打擊目標的選擇上,既可發射單枚打擊單一目標,又能同時發射多枚攻擊多個不同的目標。以美國的“不死鳥”空空導彈為例,能同時發射6枚導彈對付6個空中目標。不但能夠打擊侵入的飛機,還能擊毀入侵的巡航導彈。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英美等國研製出了精確製導的空空導彈,這類導彈具有複合製導、多目標攻擊、發射後不管、能從各個角度攻擊和多點、多目標攻擊等特點。發射距離也超過了100公裏。如美國的MIA-120A型空空導彈、英國的AIM-132型空空導彈等都具備了上述性能。空空導彈的研究遠沒有停止,一些較發達的軍事大國,正研究和裝備更新型的空空導彈。

空空導彈使用規模最大,顯示威力最耀眼的是1973年的中東戰爭。在這次戰爭中,埃及和敘利亞空軍參戰飛機多達945架,以色列參戰飛機為488架。敵對雙方的飛機數量比較,後者顯然弱於前者。可是,戰鬥結果卻是以方獲得了重大勝利,以損失110架飛機的代價,擊落了對方飛機451架。在埃及和敘利亞方被擊落的飛機中,有74%是被以方的空空導彈打掉的。這次戰爭,使各軍事大國更加充分地認識到,空空導彈是爭奪製空權最重要的武器,也是戰鬥機最可靠的工具。因此,各國發展空空導彈的熱情更高。

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軍事大國發展出70餘種空空導彈。這些導彈按其射程遠近和進攻方式,可分為3個種類,一種是近距離格鬥空空導彈,其發射距離在300至500米之間,具有離軸截獲和自動跟蹤能力;再一種是中距離空空導彈,采用脈衝多普勒製導,具有下視下射能力;第三種是攔射空空導彈,采用複合製導,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和全高度作戰能力,導彈射程大於50公裏,能對多個目標進行遠距離發射攻擊。

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末才開始研究空空導彈,起初是模仿前蘇聯的導彈製品,模仿之後在製造中加進自己技術的改進型空空導彈,再後來才是完全獨立地研製出自己的空空導彈。

1958年,根據中蘇友好條約的精神,經談判從前蘇聯引進了克-5M型空空導彈實彈。這種導彈是雷達波束製導,由無線電控製、自動駕駛儀、橫滾穩定自動控製、戰鬥部、無線電引信、火箭發動機、電池艙段等部分組成。彈頭呈細錐形,紡錘式彈身,十字形彈翼和尾翼。最大飛行速度為2.5馬赫,最大發射距離為6公裏,使用高度為2500米至16500米。主要用於攻擊大型戰鬥機。我國的科研人員,在學習消化這類導彈的基礎上,進行了模仿性設計。在學習研究中,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才研製出樣彈,初次試驗失敗了。這時,幫助中國研製導彈的專家全部撤走,中國人隻能靠自己的力量研製空空導彈。在自力更生精神的鼓舞下,中國的軍事技術專家們終於拿出了合格的仿製品。試製出霹靂1號空空導彈。試製出的樣彈在射擊試驗中,基本達到了原彈的技術性能。中國終於能夠自己生產空空導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