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戰鬥機交付使用後,經試驗證明,具有速度快、升限高、機動性能好,並且能夠全天候、全環境作戰等特點。是我國空軍保衛本土領空的有力戰鬥機種。
在殲-8飛機的係列產品中,有一種最具代表性的改進型號,這就是殲-8M型飛機。在主要技術性能上,殲-8M與殲-8Ⅱ型相近,但是,其最突出的改進是,裝備了先進的殲-8Ⅱ雷達,能夠上視,能攜帶可製導中程攔截導彈和發射之後不用管的導彈;可使用雙杆操縱,大幅度提高了飛機的綜合作戰能力;配備了更先進的衛星定位——慣性組合導航係統和先進的綜合電子對抗係統;改裝了兩台15千伏安交流電源係統;對部分設計結構也進行了改進。新改進的殲擊機,機體壽命延長到了3000個飛行小時。
殲-8B新型殲擊機改進型的殲-8M型殲擊機,在戰鬥性能上的提高表現在,爬升速度提高到每秒190米,水平加速度達到了每23秒1000米。機載武器由以火炮為主轉變為以導彈為主。配備的最新火控設備有,多普勒“甲蟲”-8Ⅱ雷達分係統、平顯火控計算機分係統、多功能顯示器、大氣數據計算機、敵我識別係統、武器發射控製分係統等。這一係統具有先進的搜索、判定目標、自動發射、跟蹤製導等性能,能夠有效地完成自主導航、輔助導航、空中攔截、空中格鬥、空對地進攻、控製和顯示、係統綜合等任務。還能使機載導彈達到“發射後不管”的作戰要求。
殲8-Ⅱ殲擊機在火力配置方麵,改進型的殲-8M也有了明顯提高。除了原有的火炮之外,還設置了7個外掛式武器裝置,這些裝置可攜帶空空紅外導彈、反坦克子母彈、中程空空攔截導彈、空對地導彈等。在執行戰鬥任務時,殲-8M戰鬥機,可以采用多種作戰剖麵,如高空出航、高空投彈、高空返航時,載兩枚PL-9導彈和1個1400升油箱和兩個800升副油箱,可使作戰半徑達到1000公裏;低空出航、低空投彈、低空返航時,可掛載8顆250公斤炸彈及兩個800升副油箱,作戰半徑為350公裏。中空出航、低空投彈、高空返航時,可掛載兩枚P-27P1導彈和1個1400升油箱及2個800升副油箱,作戰半徑為600公裏。這些數據都反應了殲-8M的戰鬥性能。
強-5戰鬥機
強擊機是從低空和超低空打擊地麵、水麵目標的作戰飛機。強擊機又名攻擊機。它的主要作戰用途是,直接支援地麵部隊作戰,打擊敵人行進中的部隊、集結的敵群、防禦工事、坦克、火炮陣地、雷達、艦艇、指揮中心、前線機場、交通樞紐等軍事要地。
強擊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特別是法西斯德國創造的“閃擊戰”,充分使用了強擊機。如,德國人閃擊波蘭、攻擊前蘇聯邊境地區、攻擊撤退中的英法聯軍等,以及日本人襲擊美軍基地珍珠港等,都充分發揮了強擊機的戰術性能。那帶著強大的呼嘯聲,從空中向人群俯衝的強擊機,使一些缺乏作戰經驗的土兵喪膽。一個批次的衝擊,足可以使一個團的步兵在一段時間內喪失戰鬥力。強擊機的衝擊,帶來的不僅是密集的槍彈、炮彈,還有讓人心驚肉跳的心理恐懼。正是由於強擊機在空對地作戰中的巨大作用,才使各軍事大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拚命發展強擊機。
戰後,強擊機也沒有退出曆史舞台,而是在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支撐下,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強擊機在二戰期間主要是螺旋槳式飛機,到了50年代,都變成了噴氣式飛機。速度和攻擊能力都有了更大的提高。60年代,強擊機又變成了超音速飛機,其速度更快,攻擊力更強。70年代到80年代,不僅飛機的性能在提高,特別是武器裝備更加講究,各國都注重機載武器的威力、精度和殺傷效率。現代強擊機則是在低空、超低空、穩定性、大威力、高效率等方麵得到發展。比如,一些現代強擊機具有優良的低空穩定性和操作性,可以準確地對地麵目標實施有效攻擊;有良好的下視界,可以搜索到更隱蔽的地麵和水上目標;裝備有高性能、大威力攻擊武器,如火箭彈發射器、機關炮、精確製導炸彈、反坦克集束炸彈、空對地導彈等。可以對地麵永久性工事、厚裝甲車輛、隱蔽的指揮中心、堅固的交通樞紐等,實施強有力的攻擊。
美、英和前蘇聯等發達的軍事大國,為了滿足強擊機在航空母艦上的起落要求,還在起飛和著陸等方麵對飛機進行了專門改進,使飛機能夠在短炮道起落,甚至發明了垂直起降強擊機。
新中國的強擊機研製比較晚。在50年代的朝鮮戰爭和解放一江山島的戰役中,所使用的強擊機都是花大價錢從前蘇聯購買進來的。為了適應保衛國家領空的需要,我國的航空工業部門,於50年代就提出了研製本國的強擊機的要求。1958年,南昌航空工業公司提出研究設計國產強擊機的意見,獲得批準後,他們開始了長達數年的艱苦努力。1965年,國產第一架強擊機初步完成了設計定型,1968年又進行了改進。到1970年,首批強擊機交付部隊使用。中國終於有了自己製造的強擊機。該機種被命名為“強-5”飛機。
強-5強擊機是噴氣式超音速攻擊機。該機全長16.73米,高4.51米,翼展9.7米,機翼麵積27.95平方米。最大起飛重量12000公斤,空機重量6950公斤。最大載油量5140升;最大平飛速度1.12倍音速。飛機的動力係統采用了2台加力推力渦輪噴氣式發動機。使飛機的最大爬升率達到了每秒103米,實用升限為16000米;作戰半徑400到600公裏,最大航程2000公裏。滿載時巡航速度為800公裏。
該機的武器係統主要是:兩側翼根部安裝有2門23毫米口徑機炮,各備彈100發。機身和機翼下各設4個掛點,可按多種方式組合的炸彈、火箭彈發射器、空對空導彈和副油箱等。可掛2個火箭筒或2×7枚90-1型火箭或2×8枚火箭彈。也可掛4枚50至250公斤的炸彈。還可掛魚雷等重量較大的炸彈等。
機載裝備主要有,導航雷達、控製導彈發射的計算機、電子對抗設備、目標搜索與識別係統等。
強-5機型研製成功之後,航空工業部門,根據軍事鬥爭發展的需要,不斷對該機型進行改進,先後生產出了改型的強-5機,如強-5Ⅰ型、強-5Ⅱ型、強-5Ⅲ型等。在改進型的強-5機上,不斷增加新裝備和更高效的武器。比如,增大了發動機的功率,使強擊機的航程一下子提高了26%,低空作戰半徑增大了35%。還加裝了全向告警器、幹擾設備等,換裝了新型射擊轟炸瞄準具,提高了轟炸投彈精度。采用了壓力加油,增加了外掛火箭和多種炸彈。更換了電子設備。還裝備了紅外尋的空中格鬥導彈,使強擊機具有了防備殲擊機進攻的能力。改進型的強-5飛機,具有較先進的水平,能夠在一定範圍內承擔國土防禦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