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軍用直升機(2 / 3)

新中國政權建立後,直升機的研究和製造重新被提到重要位置。從50年代開始,我國直升機的研製走上了一條步步提高的道路。先是引進前蘇聯成熟的技術,在仿製、參照設計的基礎上,開始了自己研究製造和與先進的外國廠商合作的過程。中國的航空工程技術人員,先後研製出了輕型、中型、重型三個類別7種型號的直升機。生產製造出了Z-5、Z-8、Z-9等型號的軍用直升機。這些飛機在使用中都表現出良好的技術性能和實用價值。

Z-5直升機

這是一種多用途直升機。是我國50年代仿照前蘇聯的米-4直升機製造的。該機具有多種用途,可用於空中作業、緊急救援、聯絡救護、森林滅火、地質勘探、空降傘兵、運送物資和裝備、起吊重物等。

中國Z-5直升機的樣機是前蘇聯的米-4.米-4直升機是前蘇聯50年代初的產品。該機於1951年開始研製,52年8月試飛,53年交付使用。屬單發動機活塞式單旋翼多用途直升機。機體外形呈蝌蚪狀,旋翼為4片金屬槳葉。尾槳是3片槳葉,裝於尾斜梁右側。該機的主要技術指標是:裝1台1249.5千瓦發動機,機體全長25.2米,身長16.8米,高5.18米,旋翼直徑21米,尾槳直徑3.6米,座艙容積16立方米。飛機最大起飛重量為780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為每小時210公裏;實用升限5500米;航程400公裏。該機的軍用型最大載重1740公斤,可以運送14名全副武裝的士兵,也可運送吉普車一輛或76毫米反坦克炮一門等。在近距離支援時,吊艙前裝機槍、機炮、空對地火箭。在執行反潛任務時,可攜帶魚雷、照明彈、標誌彈、聲納浮標等。機上裝有供夜間和複雜天氣條件用的無線電設備和儀表、搜索雷達、磁導探測器等。

中國在仿造的過程中,作了許多改進,比如:原機的螺旋槳是木質的,選用材料非常難,而且其耐用性較差,中國的工程技術人員決定改用合金材料。經過千百次的試驗,才解決了螺旋槳葉的材料問題。中國製造的Z-5直升機,機長21米,高4.4米,旋翼直徑21米,旋翼槳麵積346.36米,尾槳直徑3.6米。空重5082公斤,正常起飛重量725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760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210公裏;實用升限5500米。巡航速度每小時170公裏,航程520公裏。續航時間3至4小時。

Z-5裝配一台強製氣冷式星型14活塞發動機,總功率為1700馬力。其使用性能比較明顯,可運送11至15名全副武裝的傘兵,或運送1200至1500公斤的武器或小型裝備。在執行救護任務時,可載8名擔架傷病員和一名醫護人員。在進行吊運作業時,可起吊1300公斤物體。

機載設備主要有,航行駕駛儀、發動機工作儀表、各係統的檢測儀表、CT-1超短波無線電台、WL-5自動無線電羅盤、WG-2A無線電低高度表、BJ-2機內通話器。機上還裝有12.7毫米口徑機槍一挺,子彈200發。

與米-4直升機相比較,Z-5性能和技術基本相當。但是,造價低、價格便宜,且適合晝夜和複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優於米-4.特別重要的是,該機是我們自己研製的機型,自己能製造所需要的零配件,維修和使用都很方便。

Z-5裝備部隊後,參加了許多重要活動。60年代的邢台地震和70年代唐山大地震中的救援工作、內蒙古草原的救火、黃河浮冰上救人、珍寶島自衛反擊戰、西南邊境自衛還擊戰、華北軍事演習、核武器試驗等重大活動中,都有該型飛機參與行動,並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所以,在該機型裝備部隊後,發揮了直升機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