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非藥物方法預防骨質疏鬆和骨折
(一)堅持鍛煉身體,讓骨頭硬起來
堅持鍛煉身體,增加戶外活動,是預防骨質疏鬆和骨折的有效方法。要做到每日1~2次戶外活動,每次鍛煉的時間以30~50分鍾為宜,每周應安排2次強化鍛煉,每次50分鍾,以身體出汗、呼吸加快為度,但不宜出現心慌喘氣。鍛煉方法可采取散步、慢跑、快走、做保健操、打太極拳等。同時,每日要曬太陽30分鍾以上,上午9~10時,下午4~7時,陽光中紫外線A光束增多,是儲備體內“陽光荷爾蒙”———維生素D的好時機,這時的日光照射,可幫助鈣的吸收和利用。而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對皮膚有害的紫外線B光束和C光束含量最高,應盡可能避免接觸。
(二)堅持膳食平衡,讓骨頭硬起來
預防骨質疏鬆和骨折要堅持膳食平衡、營養合理。膳食平衡就是根據人體的生理需要,以及工作、勞動所需的熱量,進食必需的飲食和營養素,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一定要“量需而吃”。為了預防骨質疏鬆,一定要注意限製總熱量、脂肪、精製糖和食鹽,注意多選用優質蛋白質(魚、豆類、牛奶、瘦肉、蛋類等),多吃含鈣豐富的食品,如蝦皮、豆製品、海帶、黑木耳、瓜子、花生、核桃仁、芝麻醬等,此外,還要多吃些綠葉蔬菜和水果,讓自己的骨頭硬起來。
(三)補充鈣劑,讓骨頭硬起來
目前,人們的飲食中普遍缺鈣,除了注意選食富鈣食物外,女性應從35~40歲開始預防性補鈣,每日需要補充鈣300~600毫克,補鈣的關鍵是要保證吸收,人體的鈣必須依靠維生素D3的協助。因此,每日需要另加維生素D400單位,並要每日曬太陽30分鍾以上,以促進維生素D轉變為維生素D3。男性從50歲起也應該補鈣,鈣片和維生素D的劑量同上,一直堅持到老年。可選用鈣爾奇片(每片含鈣600毫克,維生素D400單位),每日1次,每次0.5~1片。隻有堅持補充鈣劑,才能讓骨頭硬起來。
四、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防治
(一)思想不可麻痹,嚴防骨折發生
一位60多歲的老人因骨折住院,醫生問來問去,也找不到患者骨折的原因。這位老人一沒有跌倒,二沒有碰撞,隻是在彎腰倒水時,突感腰痛難忍,直不起身來。家人趕快把他送到醫院,經過X線拍片,才發現是腰椎骨折,同時發現患者患有嚴重的骨質疏鬆。骨質疏鬆在臨床上沒有特殊的表現,病情的發展十分緩慢,所以一直被人們所忽視。目前,我國老年人中有90%的女性和60.7%的男性患有骨質疏鬆。特別是絕經後的婦女,由於雌激素活性的降低,患病率隨之迅速增加,骨折發生率也急劇上升。所以,中老年人切不可在思想上麻痹,忽視骨質疏鬆和骨折的發生。
(二)科學檢測是關鍵
骨質疏鬆檢測的最好辦法是測量骨密度,這是一種無損傷、無痛苦的檢測方法,根據所測的數值,醫生可以準確做出診斷,確定患者是骨量減少,還是骨質疏鬆。在一些無條件做骨密度測定的地方,或經濟條件不允許時,可根據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如絕經後、胃腸疾病、缺少活動、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等)來判斷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由於目前尚無絕對有效、安全的方法,使疏鬆後的骨骼完全恢複正常,因此,預防骨折的發生,是延緩骨質疏鬆發展的最好方法。
(三)合理治療骨質疏鬆性骨折
骨質疏鬆的治療並不是很大的難題,關鍵在於早期治療。但是,如果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就要引起重視了。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合理的治療方法,同時要加強補鈣,“亡羊補牢”也未晚。在合理治療的過程中,除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醫院的治療方法以外,還要采取運動治療、飲食治療等,盡快恢複體能,早日康複。
骨盆骨折的並發症主要有:
①腹膜後血腫:骨盆各骨主要為鬆質骨,盆壁肌肉多,鄰近又有許多動脈叢和靜脈叢,血液供應豐富,因此,骨盆骨折後可引起廣泛出血。巨大腹膜後血腫可蔓延到腎區、膈下或腸係膜。患者常有休克,並可有腹痛、腹脹、腸鳴減弱及腹肌緊張等。②尿道或膀胱損傷:對骨盆骨折的患者應經常考慮下尿路損傷的可能性,尿道損傷較膀胱損傷多見。患者可出現排尿困難、尿道口溢血現象。③直腸損傷:直腸損傷不是常見的合並症,直腸破裂可發生直腸周圍感染,常為厭氧菌感染。④神經損傷:多在骶骨骨折時發生,可出現臀肌和小腿腓腸肌群的肌力減弱,小腿後方及足外側部分感覺喪失。輕度損傷預後好,一般一年內可望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