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部分 預防骨質疏鬆患者發生骨折(1 / 2)

一、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危險的並發症

(一)骨質疏鬆是骨折的潛在威脅

目前,骨質疏鬆在全球最常見疾病中的患病率居第六位,估計全球約有兩億人患骨質疏鬆。抽樣調查顯示,我國骨質疏鬆患者達9000多萬人,患病率為12.4%,其中男性8.5%,女性15.7%。骨折的危險性有增高的趨勢。據統計,骨質疏鬆性骨折占骨質疏鬆的20%,脊椎骨折、髖部骨折和腕部骨折是其最常見的臨床並發症。其中髖部骨折後第一年死亡率達20%,活動功能受限者近50%。歐美國家每年因骨折所花費的醫療開支高達230億美元。隨著全球人口的老齡化,骨質疏鬆和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患病率及其醫療開支還將持續上升,而迅速增加的發展中國家的發病率會在不久的將來超過發達國家。

(二)骨質疏鬆患者容易發生骨折

研究發現,骨質疏鬆患者的骨骼強度降低,脆性增加,易於發生骨折。一般來說,骨質疏鬆患者的骨折危險係數比正常人大8~10倍。在沒有明顯外力衝擊的情況下也可發生骨折,如手提重物、扭轉身體、彎腰搬東西、開門、關窗等動作都有可能引起骨折。有的患者即使發生了骨折也沒有察覺,直至體檢拍X線片時才發現某個部位已存在骨折。骨折是骨質疏鬆的一個嚴重並發症,骨質疏鬆患者一旦發生了嚴重骨折,就會臥床不起,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方便。有些股骨頸骨折的患者,由於骨質疏鬆而長期不長骨痂,以致骨折很難愈合,甚至造成終身殘廢。

(三)重點保護易骨折的部位

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有幾個好發部位,最常見的部位是胸椎椎體、腰椎椎體、大腿股骨上端、手腕附近的橈骨遠端和肋骨等。胸椎、腰椎椎體骨折屬於壓縮性骨折;股骨上端骨折多屬於折斷性骨折,如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骨折等;橈骨遠端骨折也屬於折斷性骨折,骨折的部位在手腕上端約6厘米處,醫學上把它叫作“科雷斯”骨折。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可使患者駝背,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橈骨遠端骨折可造成患者骨折的上肢幾個月喪失功能;股骨上端骨折的後果最為嚴重,骨折後需長期臥床,生活完全靠別人照料,骨折愈合不好者可造成終身殘廢。因此,要重點保護好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

(四)千方百計預防骨折

中晚期的骨質疏鬆,骨骼的脆性很大,稍不留神就可能發生骨折。預防骨折的辦法如下:

(1)不能手提重物或向上舉重物。

(2)下樓梯要緩慢,不可落腳太重。

(3)不能做大的彎腰動作。

(4)不宜乘顛簸太大的交通工具,上下車船要格外小心。

(5)住房內盡量減少家具,不能有影響活動的障礙物。

(6)房內宜選用防滑地板,最好鋪整塊的地毯,以防跌倒;衛生間內地磚必須防滑,馬桶和洗浴處旁應安裝拉手,如廁時應事先抓住拉手。

二、預防骨質疏鬆並發症的時機

(一)預防工作要從青少年做起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骨質疏鬆及其並發症是可以預防的,而預防則應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在美國,骨質疏鬆所導致的骨折每年造成眾多的中老年人殘疾甚至死亡。我國也是骨質疏鬆發病的大國,許多老年人因此而遭受精神和肉體上的痛苦,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當前存在的問題是,青少年不注重選用高鈣食品,加之身體鍛煉較少,給進入老年後發生骨質疏鬆留下隱患。因此,從青少年時期就應注意骨質疏鬆的預防,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應加強引導孩子多喝牛奶,多吃高鈣食品,為他們建立起科學的飲食結構。這樣,到了老年期時就會有一副健康的骨骼,從而減少骨折的發生。

(二)更年期前後是防治的重要時機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但是它真正起病的時間是在中年時期。女性骨質疏鬆發病時間還要早,一般35歲左右骨骼中的鈣便開始流失了,到了更年期前後,骨鈣流失得更快、更多。況且,骨鈣一旦流失得太多之後,即使服用鈣片和維生素D也很難把骨鈣補上。因此,骨質疏鬆的預防工作十分重要,早期進行預防顯得更為重要,並且一定不要錯過更年期前後這個重要的時機,包括給予高鈣飲食,補充鈣片和維生素D,必要時進行激素替代療法,科學地補充雌激素和孕激素。骨質疏鬆的預防還要特別注意全程預防、長期預防。所謂全程預防就是要從骨鈣開始流失時就要進行預防,一直堅持到老年時期。這樣,才能保證終生不發生骨質疏鬆,保證到了老年時期還有一副強健的骨骼。

(三)預防工作要貫穿生命始終

防治骨質疏鬆要樹立長期預防的新觀念,切實落實骨質疏鬆的防治措施,才能從根本上消除骨質疏鬆對人類的危害。在生活中,千萬不能因為骨質疏鬆沒有症狀而忽視對它的預防,一旦骨質疏鬆引起了骨折,那就後悔莫及。因此,要從青少年時期到老年,長期預防骨質疏鬆不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