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尋找新視界(2)(1 / 3)

二、文本脈絡梳理

先來看第一篇報道。

此報道2008年榮獲了第十八屆中國新聞獎消息類二等獎。選送單位《西藏日報》在參評作品推薦表中對此文的采編過程和優點做了如下評介:記者在青藏鐵路通車一周年之際,走進鐵路沿線,深入采訪了過去祖祖輩輩依賴土地為生的當地農牧民依靠鐵路帶來的巨大旅遊商機,開辦家庭旅館、吃“旅遊飯”致富的事實。特別是失地農民不等、不靠,成立貨運公司發家致富的事實給記者帶來很深的感觸,成為采寫該篇稿件的新聞源。作品采用以點帶麵的寫實手法,穿插情境、對話描寫等寫作技巧,巧妙地通過新聞事實,把黨中央對西藏的關心、對西藏人民的幫助和扶持展現出來,把青藏鐵路通車一年來給西藏農牧民生產生活方式帶來的變化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眼前,是西藏農牧民市場觀念與傳統觀念碰撞並取得重大勝利的生動體現。

這篇報道的構思確實是用了心的。以對一個受益於青藏鐵路通車開辦家庭旅館,生意興隆的“丹增貢嘎”的描述性導語開頭,並以“僅在拉薩火車站附近,像這樣的農牧民家庭旅館就有40多家”做背景過渡,這是“華爾街日報體”的典型寫法,很有故事感,也幾乎一下就能讓人捕捉到它的主題:青藏鐵路通車改善了西藏人民的生活。接下來,“青藏鐵路的開通,給西藏帶來了巨大的人流、物流,拓寬了農牧民的就業和致富渠道”是整篇報道的中心句,緊跟其後的群眾吃上“旅遊飯”、村委會組建物流公司和裝卸公司、開發無公害蔬菜和花卉種植、發展養殖業、從事園林綠化則是對該中心句的具體拓展。

多年來,經濟報道尤其是非事件性經濟報道,一直因其動態性不強、數字枯燥、概念抽象,容易流於宏大敘事的套路而缺乏可讀性、有效性,這篇獲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此類通病。而且,誠如推薦詞所言,報道具備了以點帶麵的輻射力,在一個有限的消息的結構容量內,涉及到了青藏鐵路開通在帶動西藏思想觀念轉化、生產生活方式革新、交通結構優化、產業格局調整等諸多方麵的綜合效應,“基本麵”是完整的——這從筆者上網搜索出的若幹反映青藏鐵路通車給西藏帶來變化的報道中可資印證。

再從報道產生的實際社會效果看,所選代表人物的示範效應較為明顯:無論是對於當地民眾,還是對於想進藏謀發展或僅僅是一般性關注的讀者來說,都至少了解到兩個信息,一是西藏正在發生什麼,二是我能在西藏做些什麼。這一點在報道的參評推薦詞中同樣予以積極肯定:稿件見報後,紛紛被新華社、中新社等新聞媒體轉載,社會反響較好。更重要的是對於西藏更多的農牧民改變等、靠、要思想,改變過去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了較大影響,引領著更多的西藏農牧民跳出“農門”,走出“山門”,闖進“市場門”,發家致富。

再來看第二篇報道。

第二篇報道可能給人的直覺印象會是既熟悉又不熟悉。熟悉的佐證是我們會立馬有個反應:這肯定是外媒的報道;不熟悉的表現是:它的報道路子跟我們太不一樣了。這兩個看似矛盾實則透著因果關係的印象隱含著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為什麼外媒的報道就和我們的不一樣,外媒的報道是否內含著某些普遍的規律?

近年來,尤其是2008年中國在經曆西藏拉薩“3·14”暴亂、汶川特大地震、奧運會等事件後,對增強中國傳媒在各個報道領域的國際輿論影響力及引導力的意識變得非常迫切,如何遵守經濟信息傳播的基本規律,在重大經濟活動、事務上用“傳且通”的傳播手段、傳播技巧調整我們既有的慣性思維和模式、套路,傳達中國的理解和立場,成為上上下下的共識。而轉變首先需從了解開始,《華爾街日報》作為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經濟類媒體之一,它與我們的報道差異會是我們認識國際信息傳播市場需求的重要參考。

兩篇報道相比,如果說我們能非常清晰地勾勒出第一篇的框架和內容,那麼,第二篇則看上去結構有些散亂,信息飽和甚至有些紛擾,需要先理一理它的頭緒。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寫在青藏鐵路剛開通之際,比《西藏日報》的早一年,但關注的也是鐵路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該報道的導語同樣以一個故事開頭,反映的是標題所言的“西藏感受經濟發展脈動”的第一個新聞點:那曲縣政府為了發展犛牛肉製品產業,在全縣推行有步驟地宰殺犛牛的工作,但一個農牧民代表“尼瑪(音)”出於家庭經濟利益考慮不太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