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天空湛藍如寶石,陽光毫無保留地灑在鎬京的每一寸土地上。周成王姬誦,這位年輕而睿智的君主,站在華麗的宮殿朝堂之上,目光堅定而深邃,心中謀劃著國家的長治久安與繁榮昌盛。
一日,成王在與太師呂尚、周公旦等重臣商議國事時,提及了對賢才的渴望。“朕聞賢才乃國家之棟梁,欲使我大周興盛,非得賢才輔佐不可。如《振鷺》所雲:‘振鷺於飛,於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朕盼能有更多賢能之士,如那高飛的白鷺,降臨我大周。”
周公旦微微點頭,進言:“陛下聖明。可令各地諸侯廣納賢才,推薦於朝廷;再者,於鎬京設立學府,培養本土才俊;同時,昭告天下,朝廷求賢若渴,不論出身貴賤,隻要有真才實學,皆可來投。”
成王聽後,深以為然,當即下令依計而行。
在東方的魯國,魯侯接到成王的詔令後,不敢有絲毫懈怠。他深知賢才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於是在魯地張貼榜文,遍訪賢能。
有一位名叫子淵的年輕儒生,出身貧寒,但自幼聰慧好學,熟讀經史子集,對治國理政有著獨特的見解。他聽聞魯侯求賢,便毅然前往應召。
子淵來到魯侯麵前,雖衣衫樸素,卻氣質不凡。他從容不迫地向魯侯闡述自己的治國理念:“君侯,治國之道,在於以民為本,輕徭薄賦,使百姓安居樂業;興修水利,開墾荒地,促進農業發展;重視教育,培養人才,方能使國家長盛不衰。”
魯侯對子淵的見解大為讚賞,決定將他舉薦給朝廷。子淵得知後,心中滿是感激與期待,他渴望能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華,為大周的繁榮貢獻力量。
在鎬京,朝廷設立的學府裏,一群年輕的學子正在刻苦攻讀。其中有一位名叫伯陽的學子,他出身貴族家庭,但並未沾染驕奢之氣。伯陽勤奮好學,對天文地理、禮儀文化等皆有濃厚的興趣。他常常與同窗們探討學問,交流心得,立誌成為一名對國家有用的賢才。
“吾輩當努力學習,不負陛下與朝廷的厚望,為大周的興盛添磚加瓦。”伯陽在學府中時常激勵自己與同窗。
隨著各地諸侯的舉薦與學府的培養,越來越多的賢才彙聚於鎬京。朝廷為了選拔出真正的大賢,決定舉行一場盛大的賢才比試。
比試當日,鎬京的廣場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來自各地的賢才們齊聚一堂,他們或是飽學之士,或是能工巧匠,或是武藝高強之人,皆滿懷信心地準備一展身手。
子淵在比試中,憑借著紮實的學問與敏銳的思維,在文試環節脫穎而出。他對經義的深刻理解、對時政的獨到見解,令考官們讚不絕口。
而在武試環節,一位名叫鍾離的勇士表現非凡。他身姿矯健,武藝精湛,在各種兵器的比試中皆遊刃有餘。鍾離出身將門,自幼練就了一身過人的本領,他渴望能在朝廷的軍隊中效力,保衛大周的疆土。
伯陽則在天文地理與禮儀文化的考核中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華。他對星象的準確解讀、對禮儀製度的精通,讓眾人刮目相看。
經過多輪比試,朝廷選拔出了一批優秀的賢才。成王親自在王宮大殿召見他們,以表重視與恩寵。
大殿之上,賢才們整齊排列,神色恭敬而又充滿期待。成王坐在王座之上,目光緩緩掃過眾人,心中滿是欣慰。
“諸位賢才,今日得見,朕心甚喜。爾等皆為我大周之瑰寶,朕望你們能各展其能,忠心輔佐朕,共鑄大周之輝煌。”成王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大殿中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