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朝天(2 / 3)

牌樓上的文字,不外乎就是,表明一個地名,表明這是什麼地方,難道還會有其他作用?

潘立陽大隊長笑容漸漸收斂,一個字一個字地緩緩說道:

“萬仙來朝,步履而行!”

“上麵的原文,采用的是上古象形文,經過文字專家解析,認為其大意是;所有來到這裏的仙人,都要從這條路,去朝拜天庭。為了表示對天庭的尊敬,每位仙人,不能用法術,從這裏通過,而必須步行,到達前麵的‘通天關’。不過那些文字學家嘛,就是喜歡賣弄文墨,把這麼一長串話,縮略成了八個字,聽來更加顯得天庭權柄赫赫,威名無邊,天下仙人,都隻能拜服尊崇。”高澤不以為然地解釋道。

“萬仙來朝,步履而行……”張琅細細咀嚼著這句話,感受這後麵的語境,問道,“這個天庭,就是傳說中的天庭?不是在神話傳說中,天庭的權威,經常遭到藐視麼?像西天佛境,自成一派,天庭對他們沒有管轄權。還有,似乎人間那些強大的神仙妖怪,也是不怎麼理財天庭的,孫猴子還打上天庭,把玉帝的麵子,都給臊光了……”

“這都是不知道多少年以前的事了。現在全天下,哪還找得到一個神仙?誰知道,這些神話是真是假?不過,等下你們看了這個朝天路的規模,就知道,天庭的實際權威,還是不可小視的。”高澤對所謂的神話,不屑一顧。

幾個人談談說說,來到廣場出口。

還沒有到廣場邊緣,張琅就覺得不對勁了。

他的視力極好,可以看到,廣場外煙氣縹緲,隱約有些建築物,在霧氣之中若隱若現。這部像是仙家手段,造出的霧氣效果,而是真的雲霧。

這個巨大的廣場,竟然是建在一個極高的地方,直ha雲霄!

這裏,竟然是一個高台!

那些在雲霧中隱現不定的建築,是和這裏,一樣的巨大高台!

他疾步來到欄杆邊,探頭望去,不禁也是“啊”地一聲,叫了起來。

在他下方,是一條巡回往複,折次向下的玉石階梯。從欄杆邊,他隻能看到玉石階梯的一部分,視線無法穿透雲霧,看到下麵,究竟還有多長……

從這裏,他看得更為清晰。

遠處,是彌漫天地的雲層霧海,無邊無際。

雲霧之中,數十座通體潔白的玉石高台,雄貫雲海,次第坐落於遠方。有些高台,由於距離實在太遠,隻能看到模糊的輪廓。

這高台,究竟有多少座,在這裏無從知曉!

“絲!”

在他身邊,後來的墨名等人,隻瞧了一眼,便倒抽一口冷氣,被眼前廣闊壯觀的景象,所深深震撼。

“這裏每一座,都是一個修仙門派,朝拜天庭的高台。其數量,達到五千九百零一座!能夠構建如此壯觀的高台,非實力雄厚的修仙門派,不能完成。這還隻是指那些強大的修仙門派,除此之外,散仙、散修,其數量之龐大,幾乎不可計算!

隻看這片規模宏偉的朝天台,天庭對天下群仙,管轄力度的強弱,便可管中窺豹。藐視天庭,先拿出足夠掃蕩天下眾仙的實力來,再來誇口!”

所有的人,再次被他的話,給震驚了。

他們作為駐地,被當作聖地的仙府,居然隻是天下眾多仙府中的一座。具有相同實力的修仙門派,竟有五千九百個之多!

如按不入流門派,三五人;小門派十餘人;中等門派百許;名門正派千人以上;超雄豪門萬人規模計算。

像仙府這樣的超大門派近六千,光是這些門派,便有仙人、弟子,五六千萬!

由此計算,天下群仙,何止萬千!

當初修仙者,層出不窮的繁盛景象,仿如就在他們眼前,一一重現,望之曆曆在目,令人悠然神往……

可是,這樣龐大的修仙群體,為什麼會全都消失不見?

僅僅留下這片雄偉的仙跡,以供他們這些後來者,憑吊懷念。

張琅忽然想起一個問題:“既然有這麼多的門派,所建築的朝天台,你們就沒有去探過?隻要進入任何一個門派的駐地,不就能得到完整的修行功法了嗎?”

“怎麼沒有探過!五千九百零一座朝天台,每一座我們都去過!”高澤沒好氣地說道。

徐薇中校也柔聲道:“這裏所有的傳送陣,都被鎖死了,似乎是被某種力量所封印。我們想盡了辦法,也啟動不了一座傳送陣。能夠使用的,隻有我們這座。”

張琅點點頭,表示明了。

可他心中又有了一個疑問,為什麼,眾多朝天台裏,就隻有仙府的傳送陣,還能夠使用?在這背後,是否還隱藏著他們所不知道的秘密?

“好了,人都到齊了,我們走吧。這條路很長,我們十幾個,一人帶一個,用法術走快點。什麼必須步行,那是命令那些上古仙人的,我們可不在他們的管轄權限內。”潘立陽大隊長,見到初訓部教官,已經傳送過來,便下達命令道。

隊員們大笑起來。

潘立陽、蔣容,還有他帶來的三名部下,以及幾名初訓部的教官,口中念動咒語,身體便輕輕飄浮起來。

他們所施展的,不是五小隊,隊員們所學習的縱雲術,而是禦風術。

一人帶著一人,腳下一點,便向高台下,直接跳了下去。

張琅自己就會禦風術,自然無需別人扶持,隻是跟著他們,從高台上跳下去的時候,心中也有些打鼓。

他還沒有,從高山跳下去的經驗。

他跳出去的時候,腳下用力稍大了一些,身體飄出高台好遠,腳下無絲毫著力之處。

身邊,一個人影躥了過來,在他身上一帶,將他拉回到高台玉壁旁邊。

“不要慌,你學會了禦風術,身體很輕。即便跳出的位置,稍有偏差,隻要調整身體姿態,就能利用阻力,飄回到玉台邊。

看清了腳下,找到凸起部分,用腳尖輕輕點一下,可以減緩下墜速度。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又彈飛出去。”

潘立陽大隊長隨在張琅身邊,跟著他的速度步伐,指點著他,熟悉禦風術的要點。

“是!”

張琅隻是從來沒有,從絕高處下墜的經驗,但他兩年特技生涯,對如何在空中,調整身體姿態,也有心得。

潘立陽略作指點,他很快就掌握了其中關鍵,腳下力度越發輕柔,動作也顯得舒展大方起來。

身邊雲纏霧繞,下墜時,耳畔清風拂麵。

這種體驗,他真有已經成仙得道,淩空飛行的感覺。

好輕盈!

仿佛他的身體,不再受到束縛,可以自由翱翔天宇,縱橫千山萬水。

世間暢意之事,莫過於此!

眼前一亮。

他的身體穿出雲霧,從上方俯瞰,地麵景物,盡收眼底。

一條條筆直的大道,像一根根絲線,牽引到遠方,在盡頭彙聚在一起,連接著一條環形大道。環形大道中間,是一根巨大到不敢想象的巍峨玉柱。

數以千計的玉道,仿似一張密集的巨網。

張琅望著遠處,彙集所有玉道的那根參天玉柱,問道:“大隊長,那就是昆侖天柱?”

“不是!那隻是通往昆侖天柱的入口。其實,所謂的天柱,也是我們參照上古象形文字,結合神話傳說,猜測的意思。它的原意,是通往天界的通道。至於昆侖天柱到底是什麼樣子,你見了就知道了。”潘立陽不徐不急,在他旁邊亦趨亦隨。

這還不是天柱?

張琅感覺,眼前所見,一根巨大的玉柱,直衝雲霄,這樣的景象,更符合他心目中,通天玉柱的概念。

可這居然不是,那真正的昆侖玉柱,究竟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