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史上,詞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遠在梁代之時便有了雛形,至晚唐定型,極盛於宋代。詞具有獨特的表現畛域、抒情手段和美學風範,千餘年來,一直與古、近體詩並行發展,各擅勝場。
詞最初是為配合音樂歌唱而產生的一種新詩體,所謂“倚聲填詞”,又叫“曲子詞”、“長短句”等。據《舊唐書》上記載:“自開元(唐玄宗年號)以來,歌者雜用胡夷裏巷之曲。”由於音樂的廣泛流傳,當時有很多以演唱為生的優伶樂師,根據唱詞和音樂節拍配合的需要,創作或改編出一些長短句參差的曲詞,這便是最早的詞了。
清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說:“詞曲本不相離,惟詞以文言,曲以聲言耳。”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音樂的曲調名,我們稱之為詞牌名,它規定了可供演唱的詞的音樂,也規定了作為歌詞的“詞”的字數、句數、韻數、韻位等。大部分都分為片(段),“片”也叫“遍”或“闋”,是音樂唱完一遍的意思。
由於詞概括樂調長短,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一首詞,有的隻一段,稱為單調;有的分兩段,稱雙調;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
進入宋朝後,由於創作隊伍的不斷擴大,創作視野的不斷開闊,創作技巧的不斷變新,這一時期的詞壇氣象鼎盛,盛美並臻。晏殊、晏幾道、歐陽修、柳永、宋祁、張先、蘇軾、黃庭堅、秦觀、賀鑄、張耒、晁補之、周邦彥、張元幹、張孝祥、朱敦儒、嶽飛、李清照、辛棄疾、陸遊、薑夔、吳文英……這一係列閃光的名字,為我們締造了中國最美的詞文學殿堂。
有人稱“宋詞是一朵情花”。宋詞最擅抒情,分婉約和豪放兩派。婉約詞香軟豔麗,柔到極處,最善娛賓遣興,寫男女幽怨,曲折隱微。詩文之不可道者,皆以詞出之,“天光雲影,搖蕩綠波,撫玩無斁,追尋已遠”;而豪放一派,則詞如詩文,凡傷情離別,吊古懷今,社會生活,政治風雲,無不入詞,雄放慷慨,動人心魄。
宋詞寫豔情而不輕佻,寫富貴而不卑俗,如行雲流水、老鬆柔柳,臨風伴月,情調閑雅,懷抱曠達,使人心馳神往,無限沉迷。這本《一生要讀的美麗宋詞》正是我們在學習、借鑒先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博采眾長的精華之作。本書編撰體例除原詞和鑒賞外,特附詞人名片、注釋、插圖及後人點評。“詞人名片”做介紹,力求言簡;“注釋”疏通義,力求準確;“鑒賞”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有助於讀者掌握原語的美學內涵,陶冶性情;適量的“插圖”則以視覺形象與語境交相輝映,觸發大家的靈感。另外,我們還搜集了較為經典的後人點評,幫助讀者開闊視野,啟發思考。
讓我們拈一朵情花,呷一口詞香,品悟宋詞的美。
由於水平所限,再加上時間倉促,書中難免錯謬之處,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