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最後的瘋狂(4)(1 / 3)

6月28日中午,“U-701”潛艇進攻有2艘警戒艦和3架飛機護航的萬噸級油船,油船受到重創。警戒艦和飛機向潛艇發動了進攻,但由於獵潛裝備很差,沒有炸沉潛艇。夜裏,“U-701”潛艇偷偷浮上水麵,向受到重創的油船發射魚雷,擊沉了油船。

7月7日中午,美航空兵哈裏·凱恩駕駛一架飛機,在北卡羅來納州徹裏角海域進行獵潛巡邏,看到30海裏遠的地方有艘潛艇。不等德國潛艇下潛,凱恩俯衝投擲3顆深水炸彈,把“U-701”號潛艇炸沉。

5月份,在北美東部航線,同盟國被擊沉的船隻從4月的23艘降到5艘,6月份為13艘,7月份為3艘。為此,鄧尼茨隻好把潛艇開到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這些海區還沒有護航體係。

於是,德國潛艇又大施毒手。5月份,德國潛艇擊沉船隻41艘,共22萬噸。6月份,德國潛艇擊沉的船隻比當月在北大西洋其他戰區擊沉的總和還多。

7月份,美國海軍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域建立了護航體係,並開辟了4條新航線,基本扼製住了德國“狼群”的肆虐。但是,鄧尼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將部分潛艇開到巴拿馬至裏約熱內盧海域,再度掀起襲擊高潮。

德國潛艇部隊官兵艇上的生活狀況,主要是艇員的生活環境和物質待遇。當時,德國潛艇的一次出航可持續時間最長達12周,在出海作戰前的準備期間,德國潛艇一般攜帶約14噸的各類給養、魚雷和彈藥。艇上每個閑置的角落都盡量存放新鮮的麵包、雞蛋、水果、蔬菜和肉類等,新鮮食品是首先被消耗的。

艇上能夠保證官兵們的一日三餐。除主食外,還儲存咖啡、茶、牛奶、果汁和可可飲料等。新鮮食物吃完後,隻能吃罐頭。部分被德國潛艇擊沉的商船上有時攜帶著禽類和畜類。比如,被德國潛艇“U-162”號擊沉的“帕恩貝巴”號貨輪就攜帶了禽類和畜類。若那些動物落水後僥幸存活,將成為最受潛艇官兵歡迎的食物。

德國潛艇經常會處於水麵航行狀態,為蓄電池充電,也可獲得較快的航速。水麵航行時,艇上的火爐不能使用,因此沒有熱食供應。廚房空間很小,隻能放兩台電爐和一個清洗餐具的水池,而且還要堆放廢棄的食物原料,這裏負責艇上50人的飲食。

德國潛艇裏的環境是封閉潮濕的,有時海水會從未關嚴的艙門湧進;當潛艇在熱帶海域潛行時,通風裝置工作吃力,發動機和機械設備運轉產生的高溫使艇內溫度高達50攝氏度。艇上的新鮮食物容易腐爛發黴。總體上說,戰時德國潛艇部隊的飲食比陸軍部隊要高一些。

4.英美捕獵“狼群”

大西洋航線,直接關係到英國的生存。關於大西洋海戰,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回憶錄中說:“大西洋海戰一直是整個二戰的主導因素。不論在陸地、在海洋、在天空發生的戰役都與大西洋海戰的結果息息相關。在大西洋海戰時期,英國人經常處於極度的困境和挫折中,經常麵臨著危險。”

大西洋上的海戰少了輝煌和陽剛之美,始終彌漫著詭秘陰鬱之氣。德國潛艇部隊在大西洋上攻擊盟國護航運輸隊,潛艇戰與反潛戰始終貫穿整個大西洋海戰。大西洋海戰不是一次海戰,而是曠日持久的海上爭奪戰。

德國潛艇對英國海上運輸線的破交作戰,使英國經常感到失敗和痛苦。德國“狼群”活動最猖獗時差點掐斷英國的大西洋航線!這場圍繞海上交通線的較量,持續了5年零8個月,對二戰的勝負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源於希臘語詞,意思是希臘神話中擎天巨神阿特拉斯之海。大西洋在歐洲、非洲與南、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

大西洋北以冰島-法羅島海丘和威維爾-湯姆森海嶺與北冰洋分界,大西洋南臨南極洲。大西洋通過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經線與太平洋分界,東南以通過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經線與印度洋分界。

大西洋西部通過巴拿馬運河與太平洋相通,東部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地中海相通。大西洋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的紅海相通。

大西洋東西窄、南北長,南北長約1.6萬公裏。大西洋的赤道海域,寬度最窄處為2400多公裏。大西洋的麵積不計島嶼約為9165.5萬平方公裏,平均深度為3597米。大西洋的最深處在波多黎各海溝,深度為9218米。

在幾個大洋中,大西洋入海河流流域麵積最廣,流域麵積為4742.3萬平方公裏。大西洋入海河主要有聖勞倫斯河、密西西比河、奧裏諾科河、亞馬孫河、巴拉那河、剛果河、尼日爾河、盧瓦爾河、萊茵河等。

大西洋重要的屬海和海灣有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羅的海、比斯開灣、幾內亞灣、哈得孫灣、巴芬灣等。

大西洋重要的島嶼有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冰島、紐芬蘭島、古巴島、伊斯帕尼奧拉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