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英軍采取了一係列“聲東擊西”的措施為總戰略服務,阿軍一直被蒙在鼓裏,不斷地加強對斯坦利港和南部達爾文港的警戒與防守,卻沒有在北部的聖卡洛斯港增加一兵一卒。5月21日淩晨2時,英軍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迅速上岸,輕而易舉地完成了登陸。阿軍一直到天亮後才醒悟過來,而此時,英軍已在聖卡洛斯港建立了穩固的灘頭陣地。這次成功登陸為英軍後來取得節節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終將阿軍7 000人被困在斯坦利港,迫使阿軍投降求和,從而結束了戰爭。
總裁造勢救企業
十年前,日本SB咖喱粉公司一度產品滯銷,入不敷出,瀕臨破產。新上任的總裁為此寢食難安,他絞盡腦汁,終於想到一種特殊的製造輿論的辦法,幫助公司起死回生。當時,日本的私車價格昂貴,一般家庭都無力承擔,因此不少人持有駕駛執照卻沒有車。新總裁了解到這情況後,果斷決定利用這點來為公司擴大名聲。幾天後,他在幾家報紙上同時刊登了一條廣告:“征求有照無車者。本公司出租咖喱色小轎車,租期一年,收費低廉。”這則廣告很快吸引了眾多有照無車的年輕人。僅僅幾天時間,東京街頭便隨處可見咖喱色的小轎車。每當人們看到這種小車時,都會不由自主地說:“這些車是SB公司出租的。”小小的咖喱色轎車,為SB公司做了極為有效的活廣告,讓SB公司名聲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咖喱粉的銷量自然而然也就增加了,SB公司從此擺脫了困境。
第二年,為了進一步擴大公司的影響力,SB公司又拋出新的一招:他們在日本幾家最大的報紙上同時刊出巨幅廣告,聲稱將租用幾架直升飛機,將公司的咖喱粉撒到白雪皚皚的富士山頂,讓富士山變顏色。“天呢!白色的富士山頂將一去不複存在!以後人們看到的會是黃頂的富士山啦!”廣告一經刊出,全國民眾立刻嘩然,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怎麼可以隨便玷汙!人們紛紛提出批評,甚至開始對SB公司進行猛烈的抨擊。在一片譴責聲中,SB公司的大名傳遍了整個日本。而精明的SB公司在飛臨富士山的前一天,又在報紙上發表聲明,決定撤銷原來的計劃。日本民眾欣喜若狂,以為是他們的聲討發揮了作用,而SB公司也同時在慶祝自己的勝利。因為這一切都是總裁虛張聲勢的計謀,並不是真的要把咖喱粉撒到富士山上。他完全料到了這則啟事會遭來的輿論壓力,因此決定用這種看似瘋狂的舉動引來日本民眾的關注,讓他們牢牢地記住SB的名字,並且誤以為這是家實力極其雄厚的企業。這一出人意料的舉措,果然讓SB公司名聲大噪,並在人們心目中樹立了“財大氣粗”的形象。許多企業紛紛前來與SB洽談業務,幾年之後,SB果真一躍成為了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大公司。
在企業競爭中巧妙地使用“聲東擊西”,大造輿論,故布疑陣,是有力打敗對手、拓展產品銷路、占領市場的有效手段。SB公司先後采取的兩種造勢策略,讓他們成功地蒙蔽了民眾和合作夥伴,利用輿論的力量,為自己的產品贏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