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暗渡陳倉(1)(1 / 2)

原典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譯文故意暴露自己的行動吸引敵人,讓敵人因不明就裏被牽製在某地集結固守,然後我方則利用這個時機,偷偷迂回到敵人的背後發動突襲,攻敵不備,出奇製勝。事物的增益,因為變動而順達。

解讀“暗渡陳倉”是根據曆史故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而來,前提即“明修棧道”。意思是指在雙方對峙的時候,公開地展示一個讓敵人覺得愚蠢或者無害的戰略行動,以使敵人鬆懈警示。而在公開行動的背後,我方卻有真正的行動,趁敵人被假象蒙蔽而放鬆警惕時,悄悄地迂回到另一處偷襲,給敵人以措手不及的致命打擊,自己則在沒有遭到任何抵抗或防備的情況下,出奇製勝。

出奇製勝,產生於正常的用兵之法。隻有誘使敵人按照正常的用兵原則來判斷我方的行動意圖,才能達到此目的。所以,“暗渡陳倉”必須先用“明修棧道”來吸引並轉移敵人的注意力。

“暗渡陳倉”和“聲東擊西”有相似及不同的地方。相似之處在於:兩者都是虛張聲勢,先製造一種假象迷惑敵人,然後在假象的掩蓋下,采取真實行動。不同之處在於:“暗渡陳倉”是同時采取真假兩個行動,表麵上采取一個對敵方無礙的行動或采取讓敵方覺得可笑的行動,比如“明修棧道”,來麻痹敵人;暗中卻施行一個給敵人致命打擊或有力擴張我方的行動,比如“暗渡陳倉”。而“聲東擊西”則是同一個打擊行動背後有真假兩個目標。有意用假目標把敵人引開,以實現那個真目標。

“暗渡陳倉”的計謀,不僅可以用於兵事,在現代經營活動中,它同樣是商家常用的妙計。精明的商家借此製造假象,迷惑對手或消費者,使其購買自己的產品或者接受該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及美譽度,從而拓寬產品銷路,提高市場占有率。而創業者要用好此計,也應該事先做好部署,另立目標以轉移競爭對手的注意力,為順利“暗渡”做好鋪墊。

而要用好“暗渡陳倉”計,需要重視和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暗渡陳倉”是雙管齊下的策略。因此,要求“雙管”缺一不可,鼎力配合。一明一暗,要呼應得十分適宜。這一點很重要,應該成為運用此計的基本思路。同時,我們也恰好可以利用這一點來辨別一些商家的伎倆,比如那些喊聲震天的廣告,多是“明修棧道”之舉,而“暗渡陳倉”的真實意圖,就靠我們自己去了解了。

第二,“暗渡陳倉”之計,關鍵在“暗”。能暗中行事,擁有競爭取勝的主動權。在實施此計時,不僅要有清晰而明確的意圖和目的,更要巧妙地將自己的真正意圖和目的隱藏起來,而且隱蔽得越深、越好,就越可能攻對方於不備,使之措手不及而取勝。

第三,“暗渡陳倉”需要“明修棧道”做鋪墊。用故意暴露行動的辦法,掩蓋暗中進行的大行動,更有效果。這個“明”是假象,是迷惑和引誘對手的示形示弱。因此,做得越好,就越能讓對方相信這是真實,從而產生錯覺,導致決策和方略的失誤。對方錯覺越多,對實現謀略一方就越有利。

第四,運用“暗渡陳倉”計策的一方,要有相應的實力作後盾,否則效果未必很好。如戰爭上,如果用計一方兵力太弱,即使暗度成功,也會因為兵力不濟,極有可能麵臨被殲的結局。而現代商戰中,同樣會因為規模過小,實力過弱,既沒有優良的產品,也沒有高質量、高水平的服務,讓對手迅速壯大將你打敗。

第五,運用“暗渡陳倉”計策時,一定要隨時提防被對手識破。競爭是殘酷的,雙方都會竭盡全力、鬥智鬥勇。而競爭的結局,不僅是兩強相遇勇者勝,更是技高一籌者為王。因此運用此計時,不僅要計劃周全、縝密,而且要有被識破的思想準備,要有被識破之後的應對之策。隻有這樣,才能保全自己。

第六,在用計的整個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觀察對方,有效收集競爭對手的行動信息,重視分析、研究對手的動向,然後根據對手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思路,同時還要不斷思考自己的行動和修正自己的策略,方能步步為贏。

智慧典例

煙霧下的閃電戰

在戰事中,“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經常被用以蒙蔽敵軍,幫助己方順利展開真實的軍事行動,效果往往立竿見影。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閃電般地向阿拉伯國家發動了大規模的侵略戰爭。為了達到此次的突襲目的,以色列“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在行動之前使用了一係列迷惑對方的措施。

第一個行動是在6月3日(星期六)夜裏。以色列鷹派首領達揚在就任國防部長後發表第一次公開講話。他的講話馬上便通過電波傳向了全世界的各個角落。第二天清晨,《耶路撒冷郵報》發表報道:“達揚國防部長稱,對於埃及封鎖蒂朗海峽的問題,以軍事手段來對付為時已晚,而采取外交行動,下結論又為時過早。‘政府在我上任之前就采取了外交手段,我們一定要從外交方麵為解決此問題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