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渾水摸魚(2 / 3)

1853年10月,俄土戰爭首先爆發。英、法和撒丁王國先後站到土耳其一方。戰爭初期,戰鬥在多瑙河流域、黑海沿岸和高加索地區同時展開。其中,最大的戰役是土耳其北部黑海沿岸的錫諾普海戰。在這場戰鬥中,納希莫夫率領俄國海軍順利摧毀了土耳其艦隊。

而俄國海軍之所以能首戰告捷,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渾水摸魚”的戰略。1853年11月中旬,土耳其海軍在黑海抵抗俄國海軍時處境不利,節節敗退,最後隻好被迫退回錫諾普灣暫避,等待英法海軍救援。此時,俄國艦隊司令納希莫夫將軍,巧妙地利用土耳其艦隊等待英法海軍救援的心理,使出了“渾水摸魚”之計。

錫諾普海戰

11月30日早上,錫諾普灣降下大霧。土耳其艦隊為了防止俄國海軍襲擊,開始盡可能地泊近海岸。中午時分,海風吹散濃霧,海上能見度增加。土耳其艦隊嘹望兵忽然發現掛著英國“米”字旗的6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張著滿帆向錫諾普灣快速駛來。土耳其艦隊司令奧斯曼見是英國艦隊前來支援,不禁大喜,立即安排聯絡、部署迎接事宜。然而,12點30分,當這8艘掛著“米”字旗的戰艦已經靠近土耳其艦隊時,卻見它們突然來了個大轉向,迅速將背後黑森森的炮口對準了土耳其艦隊。同時,“米”字旗落下,俄國的“十”字旗徐徐升起。密集的炮彈,一時間暴風驟雨般衝向了土耳其艦隊。

奧斯曼驚恐萬分,馬上命令自己的艦隊還擊,但一切都太晚了。由於炮手不能很快到位,土耳其艦隊立即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麵。加上土耳其的16艘戰艦上隻有510門小口徑炮彈,而俄國艦隊卻裝備了720門,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口徑、射程都超過了土軍方麵。因此,縱使土軍方麵最後還有38門炮參戰,然而在滾滾濃煙中,有些炮彈甚至都打向了自己的軍艦。土軍主帥奧斯曼見敗局已定,為了死裏逃生,下令艦隊奮力突圍。不料,最終艦沉人亡,他自己也淪為了俄軍的俘虜。

在此戰中,俄軍之所以能很快占得優勢,就在於它采用了偽裝旗幟的辦法,讓土軍為援軍的到來欣喜若狂,進而在被蒙蔽的同時徹底放鬆警惕。這時的俄軍渾水摸魚,在土耳其艦隊分不清形勢的狀況下,打得主動而堅決,最終讓兵力虛弱的土軍遭到慘敗。

陳嘉庚力保本土

水清則無魚,水渾好摸魚。“渾水摸魚”即亂中取勝。商戰中,許多商家都想從市場這個大“魚塘”裏摸到大“魚”,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如願以償。而精明的商家和成功的企業家在麵對嚴峻的競爭時,常常會采用“渾水摸魚”的方法,把“魚塘”的水攪混,製造出市場的混亂狀況,而後借助自己的睿智,悄悄地將大“魚”摸去,大獲其利。陳嘉庚先生的“明日”輪胎就是這樣被傳為佳話的。

陳嘉庚

20世紀初,美國有一家專門生產輪胎的聖力公司。公司總裁總是積極尋找時機,想讓它的“聖力”牌輪胎一舉占領東南亞市場。最後,聖力公司將目光投向了新加坡。

“聖力”進入新加坡市場,首先要麵臨的就是來自陳嘉庚先生開創的“明日”牌輪胎的挑戰。不過,陳嘉庚的“明日”牌輪胎生產起步較晚,當時在資金、技術等方麵都無法與聖力公司相比。尤其是在生產成本上,“明日”輪胎比“聖力”高出近1倍,因此,“聖力”公司在競爭中還是有優勢的。

除此之外,在新加坡市場上的“聖力”牌輪胎,每隻售價隻要20新元,而且允許零售商們延期3個月付款。而當時陳嘉庚先生公司生產的“明日”牌輪胎,每隻售價高達50新元,其競爭的劣勢顯而易見。加上“聖力”牌輪胎結實、耐用,在歐美市場上都相當出名,而“明日”輪胎別說在國際市場上鮮為人知,就是在國內,知道它的人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