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寧可破產,不失信用
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最聰明的商人是最誠實的人,因為隻有誠實的人才經受得起曆史和事實的考驗。”要想成為成功的生意人,就應該把誠信當做自己的座右銘,把不失信用作為自己的口頭禪。不僅要把誠信牢記心中,還要落實到實際的行動中去。
在這個商業社會,很多生意人都抱著一切向“錢”看的觀念做事,在他們的眼中,除了利益就什麼也看不到。這種觀念將他們本來應具備的誠信品格一點點侵蝕,他們的心靈逐漸被謊言、欺騙所注滿。但我們要記住的是,任何謊言和騙局都不會長久,能夠使一個人事業長盛不衰、獲得更多利益的核心價值應該是信用。“寧願破產,不失信用”,做生意要是有這種精神,那麼在生意場上一定能走得更順、更遠。
對於剛入商場的年輕人來說,要想實現自己的財富夢,必不可少的成本就是誠信。隻有意識到誠信的重要性,並付諸實踐,成就大業才能指日可待。
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信用放在第一位,它必將成為我們事業成功的助推器。雖然現實生活中,很多誠實的人會被欺負、被欺詐,甚至被人扣上“老實無用”的帽子,但生活歸根結底不會辜負真誠的人,他們終會獲得豐厚的回報。我們也應該堅信,誠實守信是最受歡迎的品德,是一個人贏得尊重的根本。
清末大商人孟洛川是個講誠信的人,他的經營宗旨隻有一個,那就是“寧可破產,不失信用”!孟洛川把這個優良的品質貫穿到了瑞蚨祥的經營當中,所以老字號“瑞蚨祥”才能夠百年長盛不衰,這與孟洛川的誠信經營有著莫大的關係。“童叟無欺,貨真價實”就是這個百年老字號的立市之本。
有一次,一位外國商人從瑞蚨祥訂了一批雙青布布料,按照工期,應該5天之後就可以出染坊了,但是因為出了一點小差錯,這批布料離完工還差最後一道工序。外商總是催著要貨,掌櫃的實在沒有辦法,於是就提前幾天把這批還沒有完全完工的貨發給了外商。雖然差了幾天時間,但是布的色彩看上去都差不多,所以外商也看不出來。不久,這件事就傳到了孟洛川的耳朵裏,他非常生氣,不僅斥責了掌櫃,還命令他把發出去的布料全部收回,重新給外商換了一批。
誠信是做人的一項基本準則,但要做一個誠信之人很不容易。就像故事中的孟洛川,有時候會吃大虧,但是最終這種品德能得到別人的認可,更能收獲別人的尊敬和讚揚。人們總是希望與誠實的人打交道,而不願意與喜歡說謊話的人合作,因為不誠實的行為就等於是欺騙,而欺騙最終將導致信用的破產。所以,要發揚誠信的品質,寧可自己吃虧,也不丟失信用,這才是成功的重要保證。就像日本著名企業家吉田忠雄說的那樣:“為人處世首先要講求誠實,以誠待人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沒有這一點,一切都是無稽之談。”
我們或許聽說過在美國的“醃菜之王”海因茨,他在1875年全美經濟大蕭條的情況下,為守信仍堅持賠本收購,到最後破產了都在四處借債履行承諾。海因茨一直奉行自己的信仰——一個誠實的人不會在商場上倒下。所以最後,海因茨成了商場巨人,它的醃黃瓜、番茄醬在全世界有名。
海因茨的成功是經營理念的成功,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誠信已經不僅隻是一項重要的道德規範,也成為我國現行法律的一個基本原則。誠信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一個人的立身、立業之本。商人更應該講求誠信,但在大千世界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做人之道,商人也分誠信者和奸詐者。前者做人重於經商,以誠待人,最後會贏得人心;後者以欺詐為處事之道,最後終會受到教訓。人與人之間,本就是一個心靈交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隻要有欺騙的狀況出現,換來的就是心靈的徹底崩潰。
1835年,在美國有一家叫伊特納的小型火災保險公司成立,因為不用馬上拿出現金,隻需在股東名冊上簽上名字就可以成為該公司的股東,所以摩根先生便成了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的股東之一。
但是公司成立沒多久,便有一家在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投保的客戶發生了火災。按照賠償規定,如果完全付清賠償金的話,那麼這個保險公司就麵臨著破產。股東們紛紛驚惶失措,都要求退股。但是摩根先生想了想,認為自己的信譽比金錢更重要,於是他四處借錢籌款,賣掉了自己的房子,並低價收購了那些要求退股的股東們的股份,然後他將賠償金如數付給了投保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