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脈即財脈,做生意離不開朋友圈(2)(1 / 3)

在結交優勢互補的朋友時,還要注意做到“看重一點,不及其餘”。也就是說,可能對方並不如你,在很多方麵都很普通,但有一點非常突出,而這也正是你所欣賞和需要的,那你就可以與之做朋友。對朋友的要求不要過於完美,要盡量多利用朋友的優點,而不是盯著對方的缺點不放,更不要以貌取人。

美國的喬布斯和沃茲是“蘋果Ⅱ”微電腦的開發者。他們有一個重要的合作者是馬克庫拉。其實,最初注意到喬布斯和沃茲兩位年輕人的並不是馬克庫拉,而是喬布斯的老板介紹來的一名叫唐·瓦爾丁的人。

當唐·瓦爾丁來到喬布斯家中,看見喬布斯穿著牛仔褲,散著鞋帶,留著披肩長發,蓄著胡誌明式的大胡子,怎麼看都不像一位企業家。於是,唐·瓦爾丁就把這兩位奇怪的年輕人介紹給了另一位風險投資家馬克庫拉先生。

馬克庫拉原來是英特爾公司的市場部經理,對微電腦十分精通,他並沒有被喬布斯和沃茲的樣子嚇壞,而是先考察了喬布斯和沃茲的“蘋果Ⅱ”樣機,最後,馬克庫拉問起了關於“蘋果Ⅱ”微電腦的商業計劃,而喬布斯和沃茲隻精通技術,對商業買賣一竅不通,所以二人麵對馬克庫拉的提問,一下子麵麵相覷,說不出話來。但馬克庫拉並沒有因此失望,而是決定和兩位年輕人合作。

唐·瓦爾丁因為對喬布和沃茲的外表形象過於求全責備,而失去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成功機會,而馬克庫拉卻與他相反,專注於兩個年輕人的優勢能力,並且與他們進行了深度的合作,所以他成功了。

決定一個人成敗更多的是他的優點,而不是缺點。重要的是對方真正的品質,而不是外表或者言辭本身;重要的是,對方所有的,而你所缺的。有專家說,決定一個人成就大小的不是長處,而是他的短處,但隻要能找到彌補我們缺陷的那個人,不就是最完美的組合嗎?

無論是事業上還是生活中,如果有一兩個可以和自己取長補短、互幫互助的朋友,那將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成功和財富。

5將有影響力的大人物變成自己的“圈裏人”

這是一個圈子的時代,圈外的人想進去,圈內的人卻不想出來。我們千萬不要小看圈子的力量,有時候認識一些圈內的大人物,不僅可以彌補我們個人在社會關係中的不足,而且可以幫助我們以最快的速度來拓展人脈。

在為人處世中,我們不要局限於身邊的一些人,這樣很難有大的發展。一個年輕人想要成就一番事業,人脈圈中就不能缺少有影響力的大人物,隻有讓這些大人物變成自己的“圈裏人”,在關鍵時刻才能得到他們的提攜和幫助,這比自己單打獨鬥而取得成功要容易得多。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如果你不甘於平庸的生活,就必須學會結交一些我們平常仰視的大人物,不要覺得這是種虛偽,這其實就是你以後人生之路的直升梯。盡可能地多結交一些成功人士和社會名流,也能夠使自己時刻保持一種前進的動力,向著更好更寬闊的道路奮進。而且,一旦結識了這樣的一個“大人物”,並和他相處得不錯,那麼他的那些“含金量高”的朋友也容易變成你的朋友,他的關係總量自然也可以成為你的關係總量。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人是人脈圈中最有價值的。

董傑剛剛大學畢業,和許多同學一樣,來到了一線城市奮鬥。年幼的他跟許多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一樣,滿腦子夢想卻又不知道從何下手。但是和其他年輕人不一樣的是,他總在找機會認識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人。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他發現自己租的房子是李太太的,而李太太的老公是某銀行的副總裁。加上李太太和董傑是老鄉,一來二去,他們就熟識了。

二人都是健談的人,談論的話題也比較隨意,從人生到事業,還談到生活中的各種無奈。隨著他們逐漸深入地交談,董傑漸漸獲得了李太太的欣賞和信任。董傑見時機到了,便和李太太說了自己的理想。通過李太太的推薦和美言,李先生很快就接納了董傑,加上董傑的聰明和乖巧,李先生對董傑也很是喜愛和欣賞。之後,聽到董傑說到自己對未來事業的期許和打算,但是創業資金又極其難籌備的時候,李先生便毫不猶豫地為他籌集了大筆資金,使他的創業如魚得水,一舉成功。而此時,他的那些同學還在職場上痛苦地掙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