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提高修養,自我修煉(2)(1 / 3)

事實證明,無論多麼艱難的事情,隻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最後就一定能走出困境,收獲成功的碩果。這也是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最大區別,成功不在於運氣或智商,而在於成功者能夠把手頭的事情堅持下去。可能是幾年,可能是幾天,也可能是幾分鍾,但最後的命運將會截然不同。

有兩兄弟,在山裏砍柴時遇到一個道人,道人傳授他們釀酒之法。具體步驟為:選取端午節最成熟、最飽滿的大米,冰雪初融時的河水,然後倒入用紫砂土燒製成的陶甕,念上一句咒語,最後密閉七七四十九天,直到淩晨雞叫三遍後方可啟封。

兄弟倆牢牢記住神仙的秘方,回到家後費盡了心思和時間,終於把所需的材料給找齊了,然後一起調和密封,等待著那激動人心的一刻。

時間一天天過去,兩兄弟都迫不及待地想打開嚐一嚐,到了第四十九天的時候,兩兄弟簡直興奮得不能入睡,翻來覆去,等著他們的公雞打鳴。等待的時間總是這麼漫長,許久,窗外終於傳來了第一聲雞啼,高亢而又響亮。又過了許久,第二聲雞叫才緩緩響起,低沉而又緩慢。兄弟豎起耳朵等著第三遍雞叫,可是許久都沒聽到。兩兄弟已經按捺不住了,手都伸向了陶甕。但是哥哥最終把手伸了回來,他認為應該堅持下去,而弟弟則忍不住掀開了陶甕,他看到的僅是一汪混濁、發黃的苦水。漫長的等待,第三聲雞啼終於響起,洪亮激昂。哥哥打開陶甕,眼前是一罐清澈甘甜、沁人心脾的瓊漿玉液!

一旦開始,就要堅持到底,不要輕易結束。做事情要有始有終,我們的人生何嚐不是如此?劇作家蕭伯納曾說過:“多走一步,就可以縮短一步接近成功的距離。”勝利就在前方,你的任務就是堅持,就是再多走一步。

一件事如果不能堅持下去的話,那就等於一文不值。商人沃納梅克說過,成功的要素有三:“第一是堅持,第二是堅持,第三還是堅持。”他用這種誇張的方式無非是想告訴我們,必須拿出毅力,堅持到底。因為有太多的人有很多好想法、好開始,卻沒能在關鍵的時候堅持下來,結果前功盡棄,以失敗告終。

人們都說,歌德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作家,和他父親有很大的關係。歌德的父親從小教育他:“無論什麼事情,一旦開始,就希望你把它做完,無論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著手做一件事並不難,難的是永不言棄,一直堅持下去。

其實成功與失敗僅有一步之遙,很多時候我們邁不到最後一步,往往是因為前麵的困難已經使我們疲憊不堪,這時候的心智是最脆弱的,因此最容易放棄。但隻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勝利就在眼前了。

有個年輕人到微軟公司應聘,而那時公司並沒打算招人。於是年輕人用蹩腳的英語簡單介紹了自己,並告訴經理自己一直想來這裏工作,所以來試一下。經理覺得小夥子很有趣,便讓他試一試。可年輕人連初試都沒有通過,麵試的結果不是一般的糟糕,他對經理說:“我可能有些緊張了!”經理認為這隻是借口,便隨口應付道:“那等你準備好了再來吧!”

半個月後,年輕人果然又來到微軟公司,經理沒想到他還會回來,於是又給了他一次機會。結果,年輕人還是沒有成功,但相比第一次,他的表現明顯有進步,經理最後給他的回答依然是:“你準備好了再來!”

就這樣,這個年輕人先後5次踏進微軟的大門,他的堅持最終有了回報,他被公司錄取,而且後來成了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

我們是否也和這個年輕人一樣,有自己的夢想,便開始努力去追?但太多人稍微遇到一點挫折便放棄了,於是始終在路上行走,卻難以到達終點。而例子中的年輕人,雖然被拒絕了4次,但他依然堅持不懈。像這樣,對自己的夢想能夠執著地堅持下來的人,一定能夠到達成功的彼岸。

事業成功的奧秘就在於此,不輕言放棄,不隨意氣餒。就如作家塞繆爾·約翰遜所說:“成大事不在於力量的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四大名著裏的《西遊記》,就體現了“堅持”二字。唐三藏為弘揚佛法去西天取經,雖磨難重重、誘惑多多,但在唐三藏義無反顧的堅持下,最終取回真經,為萬民造福。

有太多的年輕人有理想,充滿勇氣和激情,但是最後卻不一定都成功。因為成功不僅需要往前衝的勇氣,更需要有堅持到底的信念。對此,塞繆爾·約翰遜就曾經說過:“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