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像我一樣,不到病倒那一刻,就不會給自己一刻時間喘息。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2011年4月19日淩晨3點,複旦大學青年教師於娟辭世,留下了70多篇“癌症日記”,其中的這段話瞬間擊中了我。
在網上還看到過另外一個漂亮女生的訃告:“她去世前在中金,前兩年在畢馬威。28歲,投行女,漂北京,無男友。
高工資,高壓力,生活無規律,加班到晚上10點是常事,忙到沒時間給自己做飯,隻好DQ、味千……甚至去超市覓食,喝奶茶等富含添加劑的飲料,最終因為胃癌去世。”
我的同學和朋友裏有不少令人羨慕的精英,他們在國外讀博,在投行裏大展拳腳,是別人眼中的天之驕子。工作後,我們很少有時間聚會。一起吃飯最多的場景就是在彼此的公司樓下,匆匆趕來,一起吃套餐聊天,講述宏圖大誌,偶爾有克製地抱怨下職場的生活,一小時後再趕回去繼續工作。
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越有天賦,希望自己站到金字塔頂的願望也就越強烈。
同樣在公司做事,別人很快升職加薪,出差坐商務艙去迪拜、巴黎,而你隻能坐經濟艙在國內來回飛,即使原來沒有攀比心的人,那些物質和職場位置帶來的成就感也會讓人迷失。
努力永不止步。但有的時候,要學會讓自己停下來。過去,我的人生像個陀螺,總害怕停下來就再也起不來,失去自己的位置。我不斷讓自己主動或者被動地接受鞭子的抽打。但真正的陀螺高手知道,最好的方式是,保持節奏,而不是一直狂抽猛打。
過去的幾年中,我經常去各地做講座,光是山東就去了二十多次。在此過程中,別說沒遊覽過各地風景,就是馳名中外的泰山都沒爬過。去年到日照講座,上午、中午各講了一場,因為那些內容講了太多遍,加上極度的疲勞,我已經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講什麼。感覺人生就是從講座A 到講座B,當一個人肉複讀機。
中午吃飯時,為了省時間,我照例是機械地往嘴裏填東西,想著明天的工作安排。聽到一位同事談起了自己爬泰山的經曆,我突然停下來了:為什麼我就不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下午4點坐上火車,背著筆記本電腦和一堆書,穿著西服和皮鞋的我就這樣開始了登山之旅。到泰山腳下已經是晚上10點,本來以為隻有我一個人在爬山,沒想到人頭攢動,很多人都在深夜登山看日出。跟隨著人群,我慢慢往上走,一步步攀登。
看到日出的那一刻,我的心變得柔軟。人是為了一個又一個美好的瞬間而活。
最近,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到五道口的一家茶室,給自己的身心放放假。幾個小時裏,完全放空,靜靜喝茶,讀上一本需要靜心去讀的書。
對我來說,溫一盞茶,慢慢品味是一種最好的休憩。於丹老師說,“茶”字是人在草和木之間,也就是說品一盞茶,真正的味道不在水裏,不在杯中,而是人歸山林。
上班的時候,早去10分鍾,在工作之前,把桌子整理好,擺上自己喜歡的杯子,慢慢泡一杯茶,或一杯咖啡,在香氣氤氳裏沉澱下來,篤定地迎接一天的挑戰。在每一天的忙碌裏,我也學會了為自己的內心鬆鬆綁。
人生如轉蓬,但並非夙夜無休閑。為了生活,為了夢想,努力奔波。但是,偶爾我們也可以停下來,休息一下,繼續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