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想進入美國大學學習,托福成績要達到110分,口語部分拿到24分以上才能去好的學校,而大部分中國學生在課堂上第一次做真題的成績隻有14分,這兩者的差距很容易打碎一個人的自信心。有的老師害怕學生受打擊太大一蹶不振,就先講課,學得差不多了再做真題。而我認為,在學習之初,就該明確地知道自己真實水平和學習目標的差距有多遠,知道要努力走多遠的路才能到達彼岸。
最大的勇敢是知道自己的差距很大,依然勇敢去追趕。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裏,原生家庭環境確實讓我們處在不同的起跑線上。無論是網上熱議的記錄國外不同階層孩子人生軌跡的《人生七年》紀錄片,還是《寒門難再出貴子》的HR 的工作經曆,都在傳遞著一個觀念:階級很難逾越,父母的人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未來。
這世界上,再也沒有比認命更好的自暴自棄的借口了。
剛進新東方的時候,作為一個新人,我必須比一般人認真很多,才能早日趕上其他老師的教學水平。在教學之餘,為了鍛煉自己,我幾乎參加了所有能參與的外地演講。
因為前一天晚上在北京還有課要上,所以外出演講的時候,我經常是在深夜到達某地,早上立刻開始工作,每天在一個城市從東跑到西講兩場是家常便飯,也經曆過一天輾轉三個城市講課的辛苦。經常沒時間睡覺,也沒時間吃飯,這些我都覺得無所謂,隻要路上有半小時可以打個盹就很滿足了。就這樣,辛苦奔波、埋頭苦幹,24歲時,我成了新東方集團最年輕的集團演講師。
2013年9月,我第一次以集團演講師身份去合肥演講。按照集團規定,不同級別的演講師,接待標準也不同。我第一次被安排住進一家四星級酒店,進門後,我隻有一個感覺:“太豪華了,還是個套間。”
在房間裏,我轉悠了半天,也不願躺到床上,怕弄皺那幹淨整齊的床單。
後來,我坐到沙發上,透過落地窗看著樓下的車來車往。我曾經也是下麵車水馬龍中匆匆行走的路人,很多次路過高樓大廈,我也會不經意地抬頭看看,想象一下住在裏麵的人的生活,也會覺得那麼貴的酒店自己也許永遠沒有機會進去住一晚。然而,不經意間,我也可以在樓上看風景了。
也許我們都是那隻慢吞吞的烏龜,是那個從起跑就落在後麵的人,看著前麵努力奔跑的兔子,至少你不能自暴自棄,通過追趕,知道前進的方向,同時看清自己的位置,努力一些,再努力一些。
無論在怎樣的起跑線上,奔跑的努力都不應被放棄。
停一停,再繼續前行!
我一直把自己當超人。小時候被父母反鎖在家裏,為了逃出去打遊戲,從二樓窗口爬到一樓公共陽台,那時候根本沒想過摔下去的後果。在學校學習時,覺得自己怎麼熬夜也生不了病,為了考上最好的高中、大學,連續數月每天隻睡四個小時是常事。
工作中,我也覺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勁。幾年前,我在新東方負責麵試招聘。別人一天最多安排麵試15個人,我給自己安排40個人。每天連續8小時麵試,中午隻留10分鍾吃飯。初衷很簡單:為酷學酷玩這個項目考慮,如果我多去名牌高校宣講、麵試,就會網羅到更多優秀的人才。最後上崗的老師裏,我負責的項目中北大、清華畢業生的比例最高。
連續一周的高強度招聘工作後,我的身體出問題了,開始隻是簡單咳嗽,後來已經咳到沒法說出一句完整的話來。被同事拖去醫院檢查,拍了X 光片之後,大夫告訴我:你的肺裏黑了一大塊,必須掛五天吊瓶。那一刻,我突然認識到,自己不是超人,而是個傻子。
但我依然沒有休息,上午9點有麵試,我就在7點去打吊針。晚上8點麵試結束後,夜裏安排第二天的麵試。但我知道,忙完這段以後我必須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