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心理及其調適
自私心理分析
“自私”指的是隻顧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集體、國家和社會的利益。常有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等說法。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輕微一點是計較個人得失、有私心雜念、不講公德;嚴重的則表現為為達到個人目的,侵吞公款、誣陷他人、殺人越貨、鋌而走險。自私之心是萬惡之源,貪婪、嫉妒、報複、吝嗇、虛榮等病態社會心理從根本上講都是自私的表現。自私心理是人際交往的第一道障礙。自私之心,自古就有。戰國時期,齊國有一美男子鄒忌,一天另一美男子徐公來訪,徐公走後,鄒忌便問妻子、小妾、客人,他與徐公哪個長得更英俊,三人異口同聲說鄒忌長得好看。鄒忌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認為妻子是偏愛他,小妾是害怕他,客人是有求於他,他們不講真話,都有私心雜念。古文曾提出“以公滅私”,孫中山先生也提出“天下為公”的主張。
1自私的特點
深層次性。人有許多需求,如生理的需求、物質的需求、精神的需求、社會的需求等。需求是人的行為的原始推動力,人的許多行為就是為了滿足這些需求。但是,需求要受到社會規範、道德倫理、法律法令的製約,不顧社會曆史條件的限製,一味想滿足自己的各種私欲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自私之心隱藏在個人的需求結構之中,是一種近似本能的欲望,處於一個人的心靈深處。
下意識性。正因為自私心理隱藏較深,它的存在與表現便常常不為個人所意識到。有自私行為的人並非已經意識到他在幹一種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別人利益時往往心安理得。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將自私稱為病態社會心理。
隱秘性。也有一種人,因自私行為而引起公憤,但已養成習慣,為了逃避輿論譴責和社會懲罰,便常常口唱高調,故作姿態,而背地裏卻偷偷摸摸地占別人的便宜,在謊言和假象之中,隱藏其內心自私的本性。例如明明是多吃多占,卻說是工作需要;明明是損人利己,卻說是替他人著想。自私是一種羞於見人的病態行為,自私之人常常會以各種手段掩飾自己,因而自私具有隱秘性。
2自私心理的成因分析
自私行為的病因可從客觀與主觀兩個方麵來分析。從客觀方麵看,我國是個人口眾多、自然與社會資源十分有限的國家(自然資源包括耕地、山林、淡水、物產、消費物資等;社會資源包括財富、權力、信息與社會關係等)。社會中任何個體或群體、集團都需要一定的資源,但由於各種複雜的原因,目前我國各項資源的數量、種類、方式在占有和配置方麵都存在許多不平衡、不合理之處,對資源的權力、行業、部門壟斷還比較嚴重。於是,缺乏資源的一方不得不用非正當的方式去交換。由此,一方麵以權謀私,另一方麵以錢謀私,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相互交換。另外,病態文化的沉積和社會控製不嚴,也是客觀原因。
從主觀方麵看,個人的需求若是脫離社會規範的不合理的需求,人就可能傾向於自私。另據有關專家的研究表明,個人的自我敏感性、價值取向與社會行為有著一定的內在聯係。所謂社會行為,是指包括助人行為在內的一切有益於社會的個體行為;自我敏感性是指一個人關心他自己的問題,感到需要別人的幫助,以及的確得到別人的幫助後的心理感受;價值取向是指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評價事物的標準和態度。高度的自我敏感性可以外化為對他人的敏感性,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但也可能成為一種隻顧自己的傾向。自私自利之人往往是自我敏感性極高,以自我為中心,對社會、對他人極度依賴與索取,而不具備社會價值取向(對他人與社會缺乏責任感)的人。
自私心理調適
自私作為一種病態的社會心理,影響人們社會交往的正常進行,沒有人願意同自私的人進行交往,更不要說成為朋友了。自私又是可以克服的,隻要在意識到自己的自私行為時及時調適,自私心理就並非如洪水猛獸般可怕。作為自我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