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的人總是低估別人,高看自己,認為天下皆凡人,惟有自己最高貴。事實上,做人、做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得之淡然、失之坦然。要對自己進行準確定位,擺正自己的人生坐標,既不能埋沒自己,也不能高估自己;既不能虧待自己,也不能放縱自己。
高看自己,把自己至於其他人之上,隻會讓自己處於懸空的狀態,從而埋沒才能,不能合理地發揮,更無從進步。
看高自己的人必會重重地摔下來
恰當的自信,是人類獲得各項成功的基礎,也是由於自信,我們的社會才在飛速地向前發展。但任何事物都需要恰到好處,包括對自己的認識,一旦過了就會走向負麵,就會從自信走向自我。當一個人處在自我的環境中時,危機也就隨即產生了,一味地看高自己,並不等於別人也會看高你,總有一天會摔的很慘。下麵的故事也許會對我們有所啟發:
自從離開了把他培養上位的老東家之後,Kavin 就再也沒有春風得意過。
說起來,Kavin 也算是年少得誌。進入公司兩年,Kavin 就被提拔為部門負責人。5 年之後,他坐上了營銷部門的副總經理位子。又過了一年,他的上司因為負麵事件不得不離開公司,深受老板賞識的Kavin 順理成章地接替了營銷總經理的職位。
30 歲出頭就做了公司業務部門的一把手,Kavin 對自己的能力越發有了信心,甚至準備對公司營銷方麵的組織架構乃至運營模式大刀闊斧地改革一番。然而讓他意外的是,一向支持他的老板在這件事情上投了反對票,並且用很強硬的手段阻止了這個新體係的誕生。
“成功”慣了的 Kavin 為此大為惱火,他覺得自己的理念是對的,是對公司將來發展有利的,而老板的想法都是“垃圾”。在據理力爭演變為激烈的爭吵後,Kavin 憤怒地遞交了辭呈。
離開這家公司後,Kavin 又去了另外一家公司做營銷副總,他以為在老本行裏麵會駕輕就熟,但沒想到他在原有的那套模式明顯不如以往那麼見效。一年之後,他就因業績不佳而被新東家掃地出門。
此後,他又換了幾份工作,但似乎再也找不回在老東家那裏的感覺。如今,他已經“降格”做起了一間民營企業的部門經理,但做過總經理的他似乎現在連一個部門的負責人都做不好。
“職場新星”離開原有的土壤就隕落的事情實在令人感到惋惜,但其隕落背後帶來的教訓更值得警醒。許多事業初期過於順利的管理者都會沾上的一個毛病——自視過高,Kavin 就是被這個毛病所拖累。
從他的成長路徑來看,從入行到做總經理不過短短 6 年時間,即使他學習能力超強,但做管理者的經驗還遠遠不夠,更遑論要對決定著公司生死的問題動手術刀了。
實際上,即使在他做總經理的時候,真正掌握公司的人還是“老江湖”的老板,他更多地還是扮演著一個執行的角色,還遠遠談不上“掌舵者”。可是他卻高看了自己。
但 Kavin 沒意識到這一點,換句話說,他做出辭職決定時所仗恃的“實力”他其實並沒有真正擁有。當沒有了適合自己專長發揮的平台,沒有了可以在關鍵時刻“把關”的老板之後,Kavin 的成功就缺乏了基礎。
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人都應該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人貴在有自知之明,能正確認識自己,不高看自己,也不低估自己的人,才能讓人生過的沒有遺憾又穩妥。而若高估自己,就會低估風險,當危險來臨時,就躲閃不及了。引用一個小故事來說明。
劉明是一個高三學生,即將進入高考,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老師和家長都賦予了很大的希望,似乎他考上一本學校是理所當然的事。也正是這種期望,這種氛圍的驅動下,一直以來認真學習的劉明似乎迷失了自己。他不再聽老師的複習課了,整天不是打遊戲就是打籃球。在他看來,老師講的都過於簡單了,簡直就是小菜一碟,而他不知,在他沾沾自喜時,後麵已是千軍萬馬的追趕而來。最後,高考成績單上的數字給了劉明沉重的打擊,他和一本學校無緣了。
過於高估自己,而輕視了對手,是自身最致命的一點。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無論是意氣風發的時期,還是舉步維艱的日子,都應該清醒地認識自己的處境,懷有美好的希望;也同樣有居安思危的心態,不高估自己,不可輕視或低估對手。多將自己當做弱者,而主動地去思考問題,就會讓人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遊刃有餘,而不至於讓自己摔的太慘。
低調理應是人生的主旋律
三國時期,有了劉備的低調,三顧諸葛亮於草廬之中,而贏得了西蜀。賈詡據說是比諸葛亮還要聰明的人,他一生做了許多聰明事。他做得最明白的一件事就是他投降曹操後的低調做人原則。做為一個從敵人陣營裏投降過來的人,賈詡卻是曹操所有謀士裏下場最好的一位。戰國時期,有了廉頗的低調,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共同輔國,國家無恙。如此看來,一生低調,才是人生長久之計。
低調做人,是一種品格,一種姿態,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胸襟,一種智慧,一種謀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態。欲成事者必須要寬容於人,進而為人們所悅納、所讚賞、所欽佩,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堅固,才會繁枝茂葉,碩果累累;倘若根基淺薄,便難免枝衰葉弱,不禁風雨。而低調做人就是在社會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絕好姿態。低調做人,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融入人群,與人和諧相處,還可以讓人暗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成就事業。
2001 年 7 月,廣西東蘭縣坡拉村林廣屯來了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他在村裏以每月 10 元的價格租了房子開辦學校,給當地失學的孩子上課。當時的林廣屯不通電話,也不通公路,當地人大多隻會講壯族方言。人們覺得這個外國人真是一個怪人,不好好呆在自己的國家,卻跑到中國農村來給學生上課,還不要工資。幾天後,村民知道了這個外國怪人名叫盧安克,是德國人,不吃肉、不喝酒、不抽煙、不賭博。當地人從來沒有想到一個外國人會自願到山裏給孩子們上課,並且不要錢。
在村民眼中,德國怪人盧安克就是洋雷鋒,是來幫中國人搞教育的,老人和小孩都親切地叫他“盧老師”或者“老盧”。
在中國山村義務支教 10 年,躲記者成為盧安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當有記者來采訪,他就會遠遠地躲到學生家裏,等記者走了,再回到學校。他說:“媒體會把我塑造成名人,我隻想做好我的事,我不想出名,做名人隻會影響我的工作和生活。”
當後來記者采訪時告訴他:“節目一播出,很多人都被你感動了。”
盧安克趕緊說:“我很害怕去感動別人。2006 年,有人推薦我參加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我嚇壞了,趕緊給評選委員會寫信,讓他們別選我。我不想感動中國,隻能是中國感動我。”
學會低調做人,就是要不喧鬧、不嬌柔、不造作、不故作吟呻、不假惺惺、不卷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而抱怨自己懷才不遇,那隻是膚淺的行為。
低調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態來看待世間的一切,修煉到此種境界,為人便能善始善終,既可以讓人在卑微時安貧樂道,豁達大度,也可以讓人在顯赫時不驕不狂。
低下高貴的頭,收起虛榮的心
總是高抬著頭,昂首走在前麵,是很艱難在群眾中汲取智慧的。時間長了,人們必然會把你驅逐出正常人的行列,不要忘記適時低下高貴的頭,收起虛榮的心,學會謙虛。
說商紂剛繼王位的時候,並無荒淫之象,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明主呢。可是有一天,在朝堂上議事完後,他忽然拿出一雙別人製作的象牙筷子,請大臣們觀看。大臣們看後,都覺得做得精致大方,雕花鏤雲,頗為美觀,為此感到高興。然而,有一位大臣看了這雙筷子後,卻像見了鬼一樣,嚇得半天說不出話來。眾人問他怎麼回事,隻見他牙顫口抖,就是說不出話。這個大臣,原來就是商紂王的叔父箕子。退朝之後,有些同他要好的大臣便去繼續問他緣由。這時箕子才向求見的大臣們說:“我看到了這雙象牙筷子,就擔心紂王會變壞呀!”眾臣不解,說一個堂堂國王,怎麼會從有了一雙象牙筷子變壞呢?箕子這才又向眾臣們敘說起他自己的看法來。箕子說,列位想想看,這樣好的筷子,紂王肯定不會把它放在土製的碗罐上,那會顯得難看,也太委屈了這玉筷子。它該配上一些玉製的碗碟,才顯得好看。有了玉筷、玉碗碟、玉杯,吃什麼呢?用這些精美的器具盛些豆角豆葉之類的東西來吃,恐怕紂王也不太樂意了,他必然要在這樣的碗碟裏裝上大象、金錢豹的胎來吃才感到有味。而有了這些後,他肯定不會再願意穿粗布短衣站在茅屋草棚下吃它,他就會要人費時織衣、蓋房,而錦衣廣廈了。如果這樣長久下去,人們就會對他不滿而進行斥罵,他就會對不滿者鎮壓,必然變得殘暴。那時候,你我還能站在這朝堂上嗎?誰知這些大臣聽了,都不以為然,且無不哈哈大笑。見狀,箕子再沒說什麼,隻是搖頭,歎氣。果然,沒過幾年紂王就建了肉林,懸肉其中,旁邊設上炮烙。還造了一座很大的池子,蓄滿了美酒,何時想喝,臨池即可長飲。群臣諫議,漸漸地他就煩了,後來就大加刑戮,弄得眾臣歸周。由於紂王荒淫無道,他最終被武王逼上鹿台,失去了統治。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裏,瑪蒂爾德為了能在舞會上引起注意而向女友借來項鏈,最後在舞會取得了成功,但卻樂極生悲,丟失了借來的項鏈,由此引起負債破產,做了十年苦役才還清這一項鏈帶來的債務。
為了一條丟失的項鏈,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後卻被告知借來的項鏈是假的,這是對虛榮的諷刺!莫泊桑用了大量筆墨描寫瑪蒂爾德因羨慕虛榮而產生的內心痛苦:“她覺得她生來就是為過高雅和奢華的生活,因此她不斷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傖,牆壁的黯淡,家具的破舊,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惱。……她卻因此痛苦,因此傷心……心裏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亂的夢想。她夢想那些幽靜的廳堂……她夢想那些寬敞的客廳……她夢想那些華美的香氣撲鼻的小客室。”“她沒有漂亮服裝,沒有珠寶,什麼也沒有。然而她偏偏隻喜愛這些,她覺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為了這些。”這就是虛榮心!
凡事都有兩麵性,如果過於注重外在的東西,為了滿足虛榮心而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就會走向極端;如果是在婚姻大事上,如果把金錢作為擇偶的標準,是不可能得到真正愛情的。
虛榮心就是以不適當的虛假的方式來保護自己自尊心的一種心理狀態。在虛榮心的驅使下,往往隻追求麵子上的好看,不顧現實的條件,最後造成危害。在強烈的虛榮心指使下,有時會產生可怕的動機,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
低下高貴的頭,是當不能直線成功時,選擇降低要求這樣的曲線方針,保持謙遜平和的心態,厚積而薄發,終能有所作為。而不是一味地在處處拔高自己,眼高於頂。正確對待虛榮心,收起自己的虛榮心,不要因此而導致慘重代價。
越成熟的果實垂得越低
“越成熟的果實,頭垂得越低”,這是真正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後表現出來的謙虛的態度。成熟的果實知道它沒有花兒那麼豔麗多姿,它要把自己奉獻給人們,並且留下金色的種子,為來年的豐收出力。隻有那些半青不黃的果子會得意洋洋地掛在梢頭,其實,此時的它沒有任何價值。
從前有一個人總是喜歡去吹噓自己的家產有多麼豐厚。有一天他的一個老師拿出一幅本市的地圖說:“找出你們家的土地。”他不屑一顧地把手一揮,一大片全是。接著老師拿出全國地圖,依然說:“找出你家的土地。他猶豫了半天,指著一個小黑點說,大概就在這兒吧。”老師接著拿出一幅世界地圖,學生嚇呆了,過了好久才找出他所在的城市。所以你如今所擁有的不值得你去炫耀,成功人士也還是謙遜的,趾高氣揚的隻是些無真才實學的人。
人生在世,如何正確認識自己,正確估價自己在社會上的作用與位置,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是其事業能否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衡量其胸懷境界、思想修養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在這個問題上,王瑞賢先生“兩極哲理”與路遙及其小說人物的具體行為,同樣表現出大體相同的做人準則與修養內涵,那就是謙遜純樸、寓偉大於平凡之中。
路遙在《早晨從中午開始》這篇創作談中說“我不拒絕鮮花和紅地毯。但是,真誠地說,我絕不可能在這種過份戲劇化的生活中長期滿足,我渴望重新投入一種沉重。隻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會活得更充實。”
他清醒地認識到“作家的勞動絕不僅僅是為了取悅於當代,而更重要的是給曆史一個深厚的交待。如果為微小的收獲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種無價值的表現。最渺小的作家常記著成績和榮耀,最偉大的作家常沉浸於創造和勞動”。正是這種正確的成就觀、事業觀,這種在成功麵前謙虛謹慎的自律,使他超越了很多人難以超越的成功的障礙,終於邁上了又一個更高的人生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