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第9種方式 寬容犯錯誤的孩子(3)(2 / 3)

父母要學會接受孩子的一切,這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這樣才能做稱職的父母,才能與孩子有更多的溝通交流機會。

親子溝通小貼士

父母應該承認,孩子也有優點,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要包容他的不足,要學會接納孩子。比如,當孩子做作業10道題錯了2道題,父母往往不能容忍,他們不會注意到孩子做對的8道題,反而是緊緊盯住孩子做錯的2道。如果父母真想幫孩子進步,就應該善於發現並利用孩子的閃光點,讓閃光點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給孩子帶來信心。

調整孩子的心理

5歲的馬麗去練習跳舞時已經不再哭了。在上課前,她都會開心地和同學們在操場上玩一會兒遊戲。她的情緒一直很好,隻是在媽媽離開教室前,她還是會再三囑咐:“媽媽,一會兒下課第一個進來,好不好?不要去休息室,那樣會很慢。進來時你要排在第一名,排在李貝媽媽的前麵。”

媽媽笑了笑,問她:“那我第二名進來可以嗎?”

馬麗想了想說:“也可以。”

媽媽再問:“那第三名或第四名呢?媽媽盡量第一個進來,但不敢保證是第一名,不過我不會最後一個進來,可以嗎?”馬麗覺得合理,點點頭同意了。

結果下課媽媽是第四個進去的。見到媽媽,馬麗很高興地說:“今天老師表揚我了。”在回家的路上,馬麗又有點沮喪和感慨地說:“媽媽,你知道嗎?現在老師不是表揚我最多了!”

媽媽問:“是嗎?那老師現在表揚誰最多呢?”

馬麗回答:“現在老師經常表揚李貝和安琪了,表揚我第三多了。”

媽媽認真地告訴馬麗:“其實跳舞就跟媽媽進教室一樣,如果第一個進來當然很好,但第二名和第三名也不錯,隻要不是最後一個就行了。你跳舞也是這樣,能被老師經常表揚或者做示範當然是件高興事,但跳第二名、第三名也很不錯,隻要盡量別讓老師批評就可以了。”

“你來學跳舞是因為喜歡跳舞,而不是因為老師的表揚對嗎?隻要你每次都努力了,表不表揚、示不示範都沒關係,跳得開心最重要。即使老師批評你了,你也應該感到高興,因為你終於可以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裏了,把它改正了,你就又進步了。對嗎?”

馬麗釋然了。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聽到別人的讚揚,這種快樂和自豪難以言表。但是,事實往往並不如願,作為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當孩子在得不得到讚揚時怎樣緩解他的低落情緒,怎樣調整好他的心理,讓他勇敢去麵對。那麼,父母應該怎樣調整孩子的心理呢?

第一,培養孩子正確的態度。

讓孩子把壓力視為生命中的轉機或挑戰。如果能接受這些挑戰,就會更加了解自己,也能學會麵對這些壓力情境的技巧;同時,更能掌握人生方向,有信心迎接挑戰。

第二,不讓孩子製定不切實際的目標。

讓孩子明白,如果不顧自身實際,隻想優秀,拿第一,就會給自己增加巨大的壓力。

第三,教孩子辨別輕重緩急。

讓孩子處理事情時不要操之過急,學會為重要的事件排列順序,這樣可以避免突發事件而導致的危機。如果能進一步結合時間管理技巧,來決定輕重緩急的順序,就更能掌握決策技巧,不致偏離目標,對學習和日常生活會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