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母親應該知道自己的教育是失敗的,像她女兒這樣連最基本的愛心和孝心都沒有,滿腦子裝的全是自我,不要說她學習不是多優秀,就是非常優秀,將來能考上博士,學成後人格不健全,怎麼可能成為真正的人才?當然,也不能全怪她女兒,父母無原則的寬容是導致她孩子性格變異的根源。
父母與孩子相處時要寬容,但不能窩囊,是一個基本教育原則,而父母教育孩子處事要寬容,不能窩囊,同樣也是一個基本原則,是讓孩子學會處世做人的基本原則。
親子溝通小貼士
父母對孩子的寬容一定要有度,否則,就是縱容孩子,就會害了孩子。寬容是給孩子的一縷陽光,會照亮孩子的心;縱容就像埋在孩子人生路上的一顆地雷,會炸毀孩子的前程。孩子年齡小,難免會判斷錯誤,這時父母應該寬容地對待他,但絕不能變成縱容孩子;對孩子的合理要求要打贏,不合理要求要堅決拒絕。
學會真正接納孩子
在德國,一個星期天,一位中國母親領著6歲的女兒到公園遊玩,女兒用一架紙飛機換了一個德國小朋友的一輛玩具小汽車。這件事使這位母親非常驚訝,因為那紙飛機最多也就值5美分,而那輛小汽車少說也值20美元。
開始,她還以為是孩子在說謊,但找到那小汽車的主人——德國小孩和他的母親時,這位德國孩子的母親說:“孩子是小汽車的主人,該由他來做主。”還說:“您的女兒喜歡,小汽車就是她的了。過一會兒,我會帶孩子到玩具店去,讓他知道那輛小汽車的價值是多少,能買多少架紙飛機,這樣,他就不會再做類似這樣的傻事了。”
孩子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事,關鍵是在孩子犯錯誤後,父母怎樣對待他。在這個事例中,德國母親能尊重孩子的權利,在孩子做錯事的情況下,還依然能夠接納孩子,不是一味批評孩子,而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錯誤,從而獲得最深的體驗。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什麼都比其他的孩子好,對孩子表現出來的閃光點熟視無睹,不去關注,反而把目光聚集在孩子的缺點和錯誤上,一旦孩子有錯誤或過失時,就不依不饒,責罵孩子。
實際上,隻要父母能換個角度想想,十個指頭還有長有短呢,父母又怎能過分苛刻地要求孩子呢?隻要不是原則問題,說不定孩子今天的缺點就是明天的優點,所以,在麵對這些不如你所願的問題時,父母大可接納孩子。
比如,有的偏食,父母特別著急,希望孩子能改掉,於是見人就說:“這孩子就愛吃肉、魚、蛋,蔬菜連嚐也不嚐一口……這怎麼辦呢?”其實,當著孩子的麵,在別人麵前數落他的缺點,隻會讓他更加反感,從而越發難管,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對這種情況,父母首先應該接納他,然後再想比較恰當的方式方法讓孩子糾正。
父母要知道,在一定條件下,孩子的缺點一定會轉變成優點。父母也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父母都一直愛他,支持他。不管孩子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甚至是犯了一點小錯誤,父母也會接納他,依然關愛他,盡管有時候也許父母並不接納他的行為,但這並不能阻擋父母對他的關愛。
父母要學會欣賞孩子的優點,包容孩子的缺點。一個優秀的人在漫長的成長之路上都要不停地與自身的缺點毛病作鬥爭,何況是孩子呢!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可惜有些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而一味地指責孩子,孩子當然不會對父母講心裏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