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2 / 3)

時刻保持對工作的激情

激情會讓一個人保持高度的自覺,把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調動起來,完成他內心渴望完成的工作。激情是對人、事、物和信仰的一種強烈情感。內心裏充滿熱情,工作時就會振奮,同時也會鼓舞和帶動周圍的人提高工作效率,這就是激情的感染力量。

外國有句非常有名的諺語:濕柴點不著火。當我們覺得工作乏味、無趣時,有時不是因為工作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因為我們本身沒有了工作的熱情,渾身冰冷和濕漉漉的,沒有了熱情,我們便難以點燃工作的激情。

IBM中國台灣分公司工商事業群總經理黃慧珠在接受采訪時曾說:熱情是一切的基礎。能進IBM的人都不會是沒有才能的人。我覺得區別就是工作的熱情與責任感。你要熱愛你的工作,也就是說,什麼工作交到你手上,你都要做到最好。因為有熱情,其他的東西才會跟著來。熱情是職場人士的生命,一個充滿工作熱情的員工給公司帶來的無限的激情和非凡的創造力,同時也能感染他所在的工作團隊,讓公司處於一種激情、競爭的氛圍下。

新東方學校副校長徐小平認為,自己之所以獲得今天的成功,和當初在美國充滿熱情地送比薩餅的經曆分不開。他說:我掃地洗碗,給必勝客送外賣。把滾燙的比薩在沒有變冷或變硬之前送到客戶手上,成了我唯一的藝術追求!激情是執著於當下,全身心投入,激情是做好眼前事的一種素質。

微軟首席執行官吏蒂夫鮑爾默是個相當有激情的人。微軟的同事們經常會在一些會議上看到史蒂夫鮑爾默激情四射的演講,即便是公司內部的會議上,鮑爾默也常常是活力無窮。

史蒂夫鮑爾默希望讓自己的熱情來感染身邊的員工,讓他們每時每刻都能鬥誌昂揚,都能夠衝在前麵去迎接挑戰。史蒂夫鮑爾默認為,熱情的員工比精明的員工更可愛,在熱情的員工身上,他能夠看到微軟的希望。

史蒂夫,鮑爾默在集會上正在激情澎湃地演講,他注視到下麵有一個始終麵帶微笑的員工,並表現出十足的熱情。史蒂夫鮑爾默在內心中暗暗將這名員工記在心中。經過平日的觀察,鮑爾默發現這名員工與其他員工有著迥異的差別,這名員工對待自己的工作表現出來十足的熱情,像做一件自己喜愛的遊戲一樣充滿著興趣,微笑著和同事打招呼,熱情地與顧客攀談、推銷自己的產品,充滿激情地向上級描述自己的工作設想。史蒂夫鮑爾默決定要提拔這名員工做自己的助手。

事實證明,史蒂夫鮑爾默的眼光是十分獨到的,這名員工在新的工作崗位,幾乎每周都能夠給史蒂夫鮑爾默提出合理可行的新的建議和設想。這名員工的熱情同樣也感染了身邊的人,讓他所在的團隊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史蒂夫,鮑爾默不能容忍對待自己工作冷漠的員工。一次,在內部會議上,鮑爾默要求員工跟他一起振臂高呼Bing——Bing是微軟推出的搜索引擎工具。在高呼的同時,鮑爾默在會場四處走動,忽然發現有個小夥子似乎有些懶散,表現出冷漠的表情,根本不願意跟著鮑爾默呐喊Bing,此時鮑爾默同誌大怒,指著小夥子咆哮道:你被解雇了!

史蒂夫鮑爾默向眾人解釋道:一個冷漠的,對於自己工作漠不關心的員工是很難勝任銷售工作的,我們需要的是用自己的熱情來感染我們的消費者,讓他們對我們的產品產生興趣。事實證明,被解雇的員工確實做的也不是很成功,幾個月來,他的銷售業績排名小組倒數第一,非常不理想。

工作中充滿激情是員工工作的一種境界,有了工作熱情,就會在工作業績、工作動力之間形成良性精神循環。但現實工作中,常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員工們對待自己的工作就像學開汽車,新手上路的時候總是充滿了熱情和幹勁,但是興奮了一段時間之後,倦怠了沿途的景色,就喪失了激情。

一旦在工作中,當找不到新鮮東西的時候,慢慢就會有了疲憊的心理——如疲勞駕駛很危險一樣,當你對工作厭倦了的時候,你的職業生涯也轉入危險的境地。

美國經濟學家羅賓斯說:一個優秀的員工,最重要的素質不是能力,而是對工作的熱情,沒有熱情,工作就是一潭死水。人的價值=人力資本×工作熱情×工作能力。工作熱情與我們常講的愛崗敬業有重合之處。工作熱情能夠帶動自己對於責任的承擔,長久的工作熱情,可以讓自己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從這一點上來說,熱情是員工職業生態的靈魂。

世界最傑出的員工傑克韋爾奇說:每天早晨醒來的時候,一想到所從事的工作和我們的工作將會給周圍的人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和變化,我就會無比興奮和激動。我的工作和生活充滿著無限的熱情。

這句話代表了傑克韋爾奇對工作的激情。在他看來,一個成就事業的人,最重要的素質是對工作的激情,而不是能力。一個富有工作熱情的人會用自己的熱情來彌補工作能力上的不足,在長年累月的學習中,會逐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最終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員工。

那麼到底該如何保持工作的激情呢?秘訣就是不斷設定可實現的工作目標,挖掘工作中產生的新鮮感。當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之後,當實現一個個工作目標後,自然就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就是讓激情每天都陪伴自己的最佳良藥!

培養工作興趣,挖掘自身的潛能

彼得克拉克曾經說過: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當我們對某件事情或某項活動產生興趣時,就會很投入,我們所取得的成果就會越大。興趣是我們工作最佳的導師,它可以幫助我們挖掘出自身的潛力,讓我們的工作效率更高。

著名經理人艾德娜說: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就是,有那麼多的年輕人從來沒有發現他們真正想做些什麼。我想,一個人隻從他的工作中獲得薪水,而其他一無所得,那真是可憐了。

每個人都會對他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先注意和積極的探索,並表現出想要深入嚐試的興趣,這是人的天性——例如,對遊泳感興趣的人,便會喜歡這項運動,也愛琢磨怎樣讓自己的泳姿更標準,通過激發自己的潛力,她或他就會很容易成為一名遊泳高手;對收藏感興趣的人,會想盡辦法對古今中外的各種有價值的藏品進行收集、珍藏和研究,久而久之,此人也便會成長成為一名收藏品的鑒別專家……

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我們在興趣的指引下,就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潛力來。在工作中,我們需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上自己的工作,我們自身的潛力也會逐步激發出來。

宋朝的時候,在杭州有一座很有名的寺院。寺院裏的僧人都是誦經高手,自然他們的記憶力非常超群,有一些高僧對於經文熟讀十幾遍後便能夠成誦。可是寺裏新收了一名小和尚空海。空海是一名孤兒,自小隻上了幾天學,記憶力又很差,背誦經書對於空海來說是難上加難了。

寺裏舉辦誦經大賽,果不其然,空海又是倒數第一,一些入門的經書,空海背誦起來都磕磕巴巴的,這讓寺裏的講師高僧大為光火。一些和尚嘰嘰喳喳嘲笑著愚笨的空海。空海滿臉羞愧,暗下決心要逃離這座寺院。

空海的心事讓住持方丈看在了眼裏。方丈把空海留了下來,對空海說:空海,你覺得背誦經書難嗎?空海說:特別難,看到那些經文我頭都大了,實在背誦不出來。方丈笑著對空海說:你這是沒有喜歡上你所看的經書啊,每一段經文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故事,我給你講講吧……於是,方丈徹夜給空海講述一本佛經經文裏的來曆、讀法和有趣的故事。空海聽得入了迷,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空海從此對經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天天纏著老和尚們給自己講述經書。到了後來,經書看多了,空海竟然能夠讀一遍經書就能夠成誦,這讓寺裏的和尚很是吃驚,紛紛稱讚空海,都問空海秘訣所在。空海笑著說:喜歡你手中的經書,對它產生興趣。

像空海一樣,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力,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關鍵是看你能否培養起自己對事物的興趣來,以此發揮出自己最大潛力,進而超越自我、突破自我。查理斯史茲韋伯說:每個從事他所無限熱愛的工作的人,都可以成功。要想成功,培養自己的興趣至關重要。

從人生工作軌跡的角度而言,一個人能一輩子從事自己喜歡的T作,那應該是人生一大幸事。但現實生活往往和我們的理想生活存在著差距,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很少能夠找到與自己興趣相吻合的工作。既然感興趣的工作並不是那麼容易找到,那就應該試著把你現在的工作變成你的興趣所在,從而享受工作帶給我們的樂趣。

興趣能夠激發我們的熱情和潛能,能夠讓我們沉迷到自己的工作中,快樂、富有創造性的工作狀態才能讓人不知疲累。興趣是工作最好的推進劑,隻有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真正感興趣,我們才能從中獲得快樂,才會竭盡全力地去把工作做好。也可以這樣說,從事工作的最高境界是能積極改變工作態度,自動培養工作興趣而愉快地工作。

一次一位哲學家路過一個建築工地,看見三個普通的勞工正在砌牆,哲學家燃起了和他們交流的興趣。於是,哲學家便上前問道:哎,夥計們,你們在做什麼啊?

第一個人好像非常厭倦自己的工作,見到有人召喚他,像解脫似的扔掉自己手中的工具,站起身不耐煩地回答:傻瓜,沒看見嗎?我在砌這該死的牆!好些天了,這個活真枯燥……

第二個建築工人很平靜地點燃一支煙,慢悠悠地回答:我在做能夠每天賺十幾英鎊的工作,我得養活我自己的家庭。第二個人已經習慣了自己無聊的工作。

第三個人好像對自己的工作很感興趣,一邊工作一邊愉快地回答:我在建造世界上最堅實、最偉大的一幢別墅!我要是有這樣一幢別墅就好了!

後來,第一個人厭倦了自己的工作,隨之換了其他工作,後來又厭倦了……周而複始,第一個人一事無成;第二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挨了幾十年,養活了自己一家老小,至死仍然是一個砌磚匠;第三個人先是成了一名包工頭,後來成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老板,他設計、建築的大廈、別墅、公寓樓等,深得客戶的青睞。

三位工人的回答各自反映了自己對同一個工作的態度,第一位是反感而厭煩;第二位是為了生計而機械地工作;第三位的話則表明了他對工作的看重和熱愛,他能從簡單枯燥的工作中發現自己的工作價值,發現樂趣。這種樂趣也進一步激發了他的工作潛能,最終經過自己努力成為了房地產公司老板。

對工作不感興趣,敷衍應付,得過且過的人,終將一事無成,一無所獲。隻要我們細心地去觀察、去發現、去品味,每一項工作都有它自己的魅力,總會有能吸引入的地方。其實,工作的興趣就蘊藏在工作本身之中,隻要你積極地去感悟、尋找、挖掘,你就會從中收獲無窮的樂趣。在樂趣的指引下,我們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就能健步如飛。

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

一個員工如果能夠承擔起責任,一步一個腳印地對待自己的工作,那麼公司必將給予他實實在在的回報;相反,如果他敷衍工作、消極怠工、試圖逃避責任,那麼將永遠不會擁有令人驕傲的事業。

麥當勞創始人雷蒙克羅克說:我總是相信,一個人的幸福由自己去創造,自己的問題由自己負責,這是一個簡單的哲理。

在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裏,兩個騙子總是在皇帝和大臣們去視察的時候裝作很忙碌的樣子,在那兩架空空的織機上一直忙到深夜。在現實工作中,存在著很多類似的職場演員,他們不想對企業負責,又不想被老板發現,老板在的時候裝模作樣,假裝很忙碌,其實什麼沒有做。這種裝模作樣的忙碌短期內可能會獲得老板的好感,但是時間長了,不僅會給公司造成損失,也會極大地危害自己的職業發展。

小威和孫博同時被一家汽車銷售店聘為銷售員,同為新人,兩人的表現卻大相徑庭:小威每天都跟在銷售前輩身後,留心記下別人的銷售技巧,學習如何才能售出更多的汽車,積極向顧客介紹各種車型,沒有顧客的時候就坐在一邊研究默記不同車款的配置。而孫博則把心思放在了如何討好領導上,掐算好時間,每當領導進門時,他都會裝模作樣地拿起刷子為車做清潔。他的公關技術很不錯,很快就跟部門領導處得像鐵哥們兒似的。

一年過去了,小威潛心業務,不斷提升自己,終於得到回報,不僅在新人中銷售業績遙遙領先,在整個公司也名列前茅,得到了老板的特別關注,在年底被提升為銷售顧問。孫博因為沒有把公關特長用在工作上,出不了業績,甚至好幾個月業績不達標,部門領導也因此冷淡了他,再無鐵哥們兒似的親熱。孫博在公司的地位顯得岌岌可危,不久便被迫離開了。

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你敷衍工作,工作也會敷衍你。實際上,做職場演員是很累的,而且很容易被揭穿。你在表演忙碌的時候其實也是很忙碌的,其勞動強度不啻做些實際工作。與其把大部分時間放在精心策劃的忙碌表演上,不如踏踏實實地做點事情。寶劍埋在土裏太久了就會生鏽,一個人要是經常做職場演員,其存在價值也會逐漸喪失,更談不上個人才華的發揮、個人理想的實現了。

更重要的是,市場經濟中的企業是靠效益來吃飯的,假裝認真、假裝負責往往是最不安全的辦法。自己很痛苦的表演換來的結局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花費了那麼多時間卻得不到任何結果。另外,對工作負責並不純粹是為了老板好,也是為了自己的前途。你的忙碌一方麵是在為自己的能力添磚加瓦,另一方麵也是借著企業這個平台實現自己的理想。摘下麵具,認真工作,讓自己在揮灑汗水的過程中體驗勞動與成長的快樂,也收獲老板賞識,贏得提升的平台,可謂一舉多得。

工作需要我們盡職盡責

美國前教育部長威廉貝內特曾說:工作是需要我們用生命去做的事。對於工作,我們又怎能去懈怠它、輕視它、踐踏它呢?我們需要盡職盡責地去把它做好。

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並勇敢地承擔責任,無論對於自己還是對於社會都是應該的,這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放棄肩上的責任。不管從事什麼工作,我們都需要盡職盡責。

有一個替人割草賺錢的男孩打電話給布朗太太說:您需要割草嗎?

布朗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經有了割草工人。

男孩說:我會幫您拔掉草叢中的雜草。

布朗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人已經做了。

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

布朗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掛了電話,此時男孩的夥伴問他:你不是就在布朗太太那兒割草嗎?為什麼還要打這個電話?

男孩說:我隻是想知道我究竟做得好不好!

多問問自己我做得好不好,這就是盡職盡責。

我們隻有在工作中做到盡職盡責,才能夠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更好地體現自己在工作和生命中的價值。

在大連,有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公交司機。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分鍾,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把車緩緩地停在馬路邊,並用生命的最後力氣拉下了手動刹車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