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3 / 3)

許多優秀組織都表示,企業的發展呼喚這樣的人才,他們具有很強的執行能力,並且百分之百地完成任務。事實證明,企業不僅在呼喚這種人才,也在用它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標準化作業這一原則。

有了肯德基,生活好滋味,肯德基以它優質的服務贏得了顧客的心。這些讓顧客滿意的背後有一套嚴格的管理製度。

肯德基曾在全球推廣CHAMPS冠軍計劃,其內容為:

C-Cleanliness,保持美觀整潔的餐廳;

H-Hospitality,提供真誠友善的接待;

A-Accuracy,確保準確無誤的供應;

M-Maintenance,維持優良的設備;

P-Product,堅持高質穩定的產品;

S-Speed,注意快速迅捷的服務。

冠軍計劃有詳盡、可操作性強的細節,保證了肯德基在世界各地每一處餐廳都能嚴格執行統一規範的操作,從而保證了它的服務質量。

肯德基在進貨、製作、服務等環節,都有著嚴格的質量標準,並有著一套嚴格的規範保證這些標準得到一絲不苟的執行,包括配送係統的效率與質量、每種作料搭配的精確(而不是大概)分量、切青菜與肉菜的先後順序與刀刃粗細(而不是隨心所欲)、烹煮時間的分秒限定(而不是任意更改)、清潔衛生的具體打掃流程與質量評價量化,乃至於點菜、換菜、結賬、送客、遇到不同問題的文明規範用語、每日各環節差錯檢討與評估等上百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規定。為了保證員工能夠服務到位,肯德基對餐廳的服務員、餐廳經理等,都要按其工作性質的要求,進行嚴格培訓。例如,餐廳服務員新進公司時,每人平均有200小時的新員工培訓計劃,對加盟店的經理培訓更是長達20周時間。餐廳經理人員不但要學習引導入門的分區管理手冊,還要接受公司的高級知識技能培訓。

凡事都要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並且不打折扣地行動。我們應牢牢記住:徹底而到位的執行力才是效率和效益的有力保證。

執行能力就像個人形象一樣,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做事水平。成功者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不會有一絲的輕率和疏忽。因此,在工作中你應該以最高的規格要求自己,必須做到百分百。動用你的全部智能,比別人更完美、更準確、更專注地完成任務。每一位老板都知道一絲不苟工作的精神是多麼難得,他們總是會對這樣的人才委以重任。

工作中,一些細節、小事做得不夠到位,常常會造成較大影響。對很多事情來說,執行上的一點點差距,往往會導致結果上出現很大的差別。很多執行者工作沒有做到位,甚至相當一部分人做到了99%,就差1%,這使得他們在事業上很難取得突破和成功。

現代企業考察員工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執行任務是否會打折扣。企業需要具有高效執行力的優秀人才,做事不打折扣、做到位是優秀員工最起碼的工作準則。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到位。員工做事是否到位,會直接影響個人的發展。執行任務不打折扣表現了認真的工作態度和高度的敬業精神,這樣的員工能贏得老板的認可,獲得晉升的機會。

絕對服從是一種天職

聽話是一種能力,服從是一種天職。西點軍校是全世界最崇尚高度服從精神的學校之一,服從在西點人的觀念中是一種高尚的美德、必備的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500強企業的高層領導者中,有1500多名董事長、2300多名副董事長、7000多名董事一級的高層領導者,都來自同一所學校——西點軍校。美國任何一所商學院,都沒有培養出這麼多優秀的管理人才。美國各大商學院和各大企業,紛紛開始向軍校尋找優秀的管理人才。他們發現,正是懂得服從使得西點軍校的學員更勝一籌。

作為公司的一員,每個人都有權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以求為公司獻計獻策。這樣做不但體現了我們對公司的主人翁意識,也體現了我們善於思考的精神。這樣做是絕對正確的,也是值得提倡的。

一旦公司領導層就某個項目或某項工作做出了最終決策後,就會要求公司的每位成員無條件地服從。做到這一點,將更能體現我們忠誠於公司的忘我無私的精神。

有些人,當公司需要他們發揮思考力和創造力為公司獻計獻策時,他們無動於衷、一言不發;而當公司決定了行動方向和計劃後,他們卻又無理地抱怨這個行動計劃如何糟糕;接下去,要麼按自己的意願行事,要麼幹脆應付了事。這種人與公司格格不入,毫無服從意識。

如果你喜歡上規則,成功就會愛上你。服從是對自由散漫的一種製約,對自己行為的一種約束,是自我管理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服從就必須拋開自我中心,放棄個人主義,將個人的利益得失完全融入組織的價值中,做到個人服從集體、下級服從上級。隻有懂得服從的人,才是真正有使命感的人;隻有懂得服從的人,才能做到為人嚴謹、做事認真;也隻有懂得服從的人,才能擔當重任。服從是一種內涵,一種素質,一種美德。服從更是一種可貴的精神。

服從不僅僅對軍人和公司員工有要求,其實,人的一生是從服從開始的,可以說服從是人生的第一項責任。人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對父母和師長諄諄教誨的服從。一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和主觀創造能力無不建立在服從的基礎之上。人在服從中學到的所有常識、技能,以及在服從中養成的素質品德,都能促成一個人潛能和創造力的發揮。

服從不僅是人生的第一項責任,更是一生都不可缺少的責任。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論是服從領導的指揮,服從組織的安排,還是服從團隊的決定,都是一個人一生必須遵守的規則和承擔的責任。作為公司的一名成員,服從公司的工作安排、上級的任務分派以及團隊的分工合作,是每一位員工應盡的責任。

沒有服從意識的公司,隻是一盤散沙,經不起任何競爭的考驗。不能做到服從的員工,公司是堅決不會要的,更不會重用的,因為這種人的存在勢必會大大降低公司的凝聚力。公司高層決策者是絕不會因為個別人的一點能耐,而拿組織的整體利益開玩笑。因此,作為個人請務必明白,不懂服從是萬萬不可的。不論是為公司的發展作貢獻,還是為自身前程著想,服從都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即使我們有一身的本領,也沒有用武之地,隻能被浪費。

作為公司成員,我們必須學會服從,必須擔負起自己應有的責任,這樣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好的工作業績。但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借口。借口就是告訴我們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們好像是合情合理的解釋,冠冕堂皇:上班遲到了,會有生病了,起得晚路上堵車手表停了今天家裏事太多等借口;業務拓展不開、工作無業績,會有製度不行行業蕭條別人也做得不行還有做得比我更差的呢或我已經盡力了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務沒完成有借口。

喜歡足球的朋友都知道,德國國家足球隊向來以作風頑強著稱,因而在世界賽場上成績斐然。應該說,德國足球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點特別重要,那就是德國隊隊員在貫徹教練的意圖、完成自己位置所擔負的任務方麵做得非常好,即使在比分落後或全隊困難時也一如既往,堅決服從戰術安排。你可以說他們死板、機械,也可以說他們沒有創造力,不懂足球藝術。但成績說明一切,至少在這一點上,作為足球運動員,他們是優秀的,因為他們身上流淌著無條件服從的文化特質。

在很多公司,也許剛開始時隻有一兩個人經常找借口不守紀律,但慢慢地其他人就會效仿。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互相推諉、互相抱怨的局麵,嚴重破壞了公司的團隊合作,進而影響到公司的競爭力和經營業績。

因此,對每個公司成員而言,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上,都要懂得服從。隻有真正懂得了服從,才能更好地忠誠於自己的公司,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小時複命是執行的具體體現

創新中國論壇副主席趙琛曾經說複命是一種完美的執行力,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意識,是一種拒絕借口的態度,是一種重視結果的責任,是一種邁向成功的模式。

四小時複命製,是劉光起先生在《A管理模式》中提出的一項重要理念,就是對任何命令,不管完成與否,受令人都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下令人複命;完成任務後,受令人要及時向下令人複命。如果受令人在執行任務時發現有不可克服的困難或阻力,無法按時、按標準完成規定的任務,也要立即向下令者複命,並說明不能完成任務的困難或原因。下令人根據情況撤銷原命令或更改命令的內容而成為新的命令,複命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四小時,故稱為四小時複命製。

四小時複命製的核心是有命必複,隻要這件事布置下去,就必須複命。怎麼複呢?有個時間限製,四小時,也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複命,也叫及時複命。四小時複命製符合古語今日事今日畢,就是指一件事不能無限製地拖延。四小時複命製並不是指四小時內完成任務,而是領導布置一項工作時,下屬若不提出異議,就要按時完成,並在完成工作的四小時內給予領導答複。若在執行工作的過程中遇到突發、意外事件,應在四小時內彙報,若在工作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也應在四小時內向上級彙報,以便領導及時調動人力、物力、財力,協助克服困難,使工作順利完成,不能在沒按時完成工作時再提出種種理由,這樣就違背了四小時複命製。

王偉是某公司的總經理助理。有一次,王偉安排文印員負責標書製作。當業務員拿回招標文件之後,王偉安排她在27號之前完成,因為招標將在30號進行。除了業務員的路上時間之外,王偉預留了一天的應急時間。結果,28號上午王偉還沒有見到標書,打電話問她,她說:還沒有做好呢!隻餘一個產品效果圖了,正在處理。王偉很著急地說:那你抓緊時間,上午必須完成。

事後,王偉與她就這一問題進行溝通時問她:為什麼沒有在27號之前完成?你說時間太緊,但我們的作業規程裏邊的標書的完成時間是你自己根據實際情況承諾的。就算這份標書內容多,比較特殊,那你為什麼沒有提前向我解釋並尋求幫助呢?剛開始,她還尋找借口,但到最後,她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如果當時她向王偉報告的話,如果她遵循四小時複命製的話……

四小時複命製,反映的是一個職業化員工的修養,也是提高落實責任能力的一種有效工具。如果你過去沒有意識到的話,從今天開始,學會利用這把效率的利劍吧,它將助你披荊斬棘、順路開道,使你艱難的落實之路變成康莊大道。

及時複命的要領就在於雙方要保持信息的通暢,對交代給你事情的這個人負責。優秀的員工知道及時複命的重要性,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及時複命;而有的員工不知道及時複命,一再延誤公司項目,給公司造成不好的影響,也給老板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四小時複命製即要求及時複命。及時複命的要領在於雙方要保持信息的通暢,對交代給你事情的這個人負責。四小時複命製的有效運行,是優秀企業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員工對複命精神不懈堅守的結果。

明確權責是有效執行的基礎保證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一套完善的規章製度,或是製度不合理,或是薪酬激勵製度不規範出現責任空白,工作沒有明確的責任人。企業的所有員工也就無規矩可依、無章法可循。

在某製冷設備公司裏,銷售部的小張正和財務部的小趙因為產品銷售的款項催討吵得不可開交。傳統習慣一直是由銷售部來催討,銷售部的小張在多次催討無果的情況下,來求財務部的小趙幫忙;而小趙也正因為上級經理對於款項未能及時到位的訓斥,而急著找小張。兩人一見麵自然就是相互的抱怨和爭吵。銷售部的小張麵對財務部小趙的質問毫不示弱:催討款項本來是你們財務部的事!小趙一聽此話,也是火上心頭:催討款項從來都是你們銷售部的事,什麼時候變成財務部的事了?!

兩人的爭吵,引來了兩人上司之間更大的爭鬥和對峙。當問題變得不可解決時,大家方才想起看看財務製度是如何規定的。一看製度,不免叫人大吃一驚:製度規定裏清清楚楚地寫著,銷售部和財務部都負有催討款項責任;再細看下去,更叫人吃驚,製度上規定,如果催討款項遇到困難時,總經理辦公室和保衛部都負有協助催討的責任。

看完企業製度規定後,小張、小趙和兩人各自的上司反而高興輕鬆起來了,他們一致約定:因為催討款項遇到了嚴重的困難,所以,決定一起向總經理去訴苦,並將情況說得非常嚴重,請總經理辦公室和保衛部去催討款項。

這家製冷企業財務製度存在著漏洞,導致財務、銷售部相互扯皮,轉眼之間,誰都沒有責任了。這是典型的權責不明而導致的皮球被踢來踢去。

一旦製度上存在漏洞就形同虛設,權責劃分不明導致權責發生失衡,管理效率低下。權責不明還容易導致信息不暢,從而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造成時間的拖延。

廣州一個家電製造有限責任企業曾發生過這樣一起管理事故:3號車間有一台機器出了故障,經過技術科的工作人員檢查,發現原來是一個配套的螺絲釘掉了,怎麼找也找不到,於是隻好去重新買。可是根據企業內部規定,必須先由技術工作人員填寫采購申請,然後由上級審批,之後再經過采購部部長審批,才能由采購員去采購。

可是,問題又出現了:市內好幾家五金商店都沒有那種螺絲,采購員又跑了幾家著名的商場,也沒有買到。

幾天很快就過去了,采購員還在尋找那種螺絲,可是工廠卻因為機器不能運轉而停產。於是,企業的其他管理者不得不介入此事,認真打聽事故的前因後果,並且想方設法地尋找修複的方法。

在這種全民總動員的情況下,技術科才找出機器生產商的電話號碼。於是,采購員就打電話問哪裏有那種螺絲釘賣。對方卻告訴他:你們那個城市就有我們的分企業,你去那裏看看,肯定有。

半個小時後,那家分企業就派人上門送貨來了。問題解決的時間就那麼短,可是尋找哪裏有螺絲釘,就用了一個星期,而這一個星期企業已經損失了上百萬元。

購買螺絲釘本不是大事情,但由於權責不明導致沒有相互溝通,相互協調的機製,信息不暢結果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損失,人們應該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示。

權責不明,部門之間工作互相推諉扯皮,皮球踢來踢去,辦事效率低,原有的計劃往往落空,從而貽誤大好時機,不僅阻礙個人事業發展,還嚴重損害了企業利益。

把責任和權利明確化,就能使每個部門做好本部門的工作,而且能夠把複雜的人際關係處理到一種程序化的簡單,不去推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