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一生著作等身,編著的叢書,出版的文集有一百多種,大師廣結善緣,為徒眾著作及外界各階層的朋友寫的序文近一百篇,篇章裏,我們讀到大師不輕後學,為他人成就所流露的歡喜與讚歎風範。
一、大師以筆作為修行的福田
從一九五三年第一本書《無聲息的歌唱》,到二〇〇八年《人間佛教論文集》的出版,大師像辛勤的園丁,努力灌溉佛教文化的花園。大師從年輕時藝文的創作,中年佛經講座的傳播佛法,到晚年思想散發的恢宏精彩,從關懷現今人類所麵臨的生存、生活、生命等問題,乃至憂心升鬥百姓的生計,令人感懷一代大師對世人的溫柔。佛光山開山第一個完成建設的大悲殿,是大師撰文《釋迦牟尼佛傳》的版稅所完成的。大師躬身力行“人生三百歲”的發光發熱的生命哲學,如他所說的:從二〇〇〇年《人間福報》創刊來,他每天見報的專欄,沒有給編輯操憂過,都存有半年以上的文稿,讓編輯應付自裕,不會有“無米下鍋”捉襟見肘的窘狀。
二、是佛教文化飛揚的世紀
循著大師擘劃主持的叢書係列,我們一路行來,從一九七七年《佛光學報》、一九八二年《佛光大藏經》、一九八八年《佛光大辭典》、一九九四年《中國佛教高僧全集》、一九九五年《佛教叢書》、一九九七年《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一九九九年《佛光教科書》,橫跨一個世紀,走到二十一世紀,有二〇〇〇年《人間福報》、二〇〇一年普門學報、法藏文庫、二〇〇八年《人間佛教論文集》、《世界佛教美術圖典》等,這些叢書巨作,是大師引領佛教文化的思潮運動,帶動佛教邁入史無前有的飛揚世紀。
經數年收集,法堂書記室研討推敲後,輯錄而成本書。大海一漚,難免失其浩瀚的精神,疏漏之處,敬請見諒。祈願本書的出版,讓廣大讀者讀到大師“不舍一人”的人格特質,學習大師無私無我的身教及永保對人間弘化的希望與熱情。
——台灣法堂書記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