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完全失去東非(1)(1 / 3)

“5天的襲擊”

意軍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但韋維爾將軍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指揮英軍反攻。

從意軍進攻的形勢來看,韋維爾發現,意軍雖然人多勢眾,但武器裝備太過時了,火力很弱,可以充分發揮英軍的裝甲優勢,兵分兩路,迅速出擊,直插西迪巴拉尼,然後占領巴迪亞。

韋維爾計劃在1940年9月21日發動第一階段的行攻,但直到10月中旬,韋維爾才下令開始反攻。

韋維爾並不想發動一場大規模的進攻,英軍的行動將不超過5天,向西最遠隻到達西迪巴拉尼以西25英裏。

英軍的補給物資由巡邏隊埋在沙漠池塘的深處,隨軍攜帶的食物、汽油和彈藥隻夠維持5天,直到撤回馬特魯。

1940年10月28日,阿爾巴尼亞的意軍突然攻打希臘,韋維爾接到丘吉爾的命令,要求駐埃英軍向希臘增兵。同時,英國皇家海軍正在東部地中海地區苦戰,無法脫身。

這時,駐埃及的英軍偵察部隊發現了西迪巴拉尼的意軍第10軍陣地的一個致命的弱點:意軍在西迪巴拉尼的陣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海岸線,另一部分是內陸的兵營,兩部分相隔長達24公裏。英軍可以利用這段空隙,由奧康納率領西部沙漠部隊從陸地上通過,步兵部隊再衝過意大利的沿海岸線的陣地,這樣就截斷了意軍的增援部隊。

這個計劃隻有幾位高級將領知道,許多英軍軍官隻知道英軍將在5天內有一次小規模的偷襲行動。直到最後一刻,韋維爾才向奧康納下達了命令。

韋維爾從第4印度師、第7裝甲師和澤爾布的第2編隊抽調組成3萬人的部隊。澤爾布準將率領的部隊,約1750名官兵,包括3支摩托化步兵部隊,裝備一些裝甲車、高射炮和野戰炮。澤爾布的任務是沿海岸前進,對意大利軍隊進行牽製。3萬人的部隊將圍剿意大利軍隊。

很快,意軍的空中偵察隊報告說,英軍為了加強防禦,應付意軍的進攻而派出了大批摩托。

1940年12月8日至9日,前進中的英軍在嚴寒的沙漠之夜發現了在意軍兩大陣地間的空隙地帶。

英軍的坦克和裝甲車立即全速前進,卷起股股沙霧,衝向意軍防線的空隙。

意軍連忙調兵實施堵截,無奈兵力一時無法集中,而且不知道英軍的真實意圖,不好全力一拚。少數意軍坦克在防線上奮起阻擊,英軍坦克和裝甲車稍作抵擊後直奔西迪巴拉尼方向。

12月9日7時,駐守尼貝瓦據點的意軍正在煮咖啡、烤麵包,準備吃早餐。英軍的坦克和裝甲車輛衝進兵營四周的圍牆,牆上驚壞了的意軍哨兵被裝甲車上的布朗式機槍擊斃。

裝甲車內的英軍士兵湧出車廂,在“馬蒂爾達”坦克的掩護下衝向意軍兵營。很快,20多輛停在營地外的意軍M一13型坦克被“馬蒂爾達”坦克擊毀。意軍的反坦克炮火開始還擊,但炮彈無法穿透英軍坦克的裝甲。意軍騎兵的戰馬多數受驚,攪起陣陣沙塵。

1918年12月,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支坦克分隊,起名為“突擊車連”。這個坦克分隊隻有2輛“菲亞特”2000坦克和6輛“雷諾”FT一17輕型坦克。

1921年,這個坦克分隊改名為獨立坦克連,裝備“菲亞特”3000坦克,成為步兵部隊的重要支援力量。

1926年,墨索裏尼已經上台四年了,羅馬成立坦克訓練中心。

1927年,意大利組建獨立坦克團。該團擁有5個坦克營。1929年,該團裝備CV29坦克。坦克團在編製上屬於步兵部隊,但陸軍卻讓坦克團伴隨步兵部隊。

20世紀30年代,墨索裏尼要征服埃塞俄比亞,大批的坦克營和坦克連組建起來。1934年,第一批CV33坦克裝備了騎兵部隊,即騎兵輕坦克連和騎兵輕坦克營。

1936年9月,獨立坦克團被分成4個伴隨步兵部隊的突擊坦克營。每個坦克營分為2—3個連和1個噴火坦克排。每個坦克連擁有13輛坦克,其中1輛是指探坦克,裝有電台,還有兩輛坦克拖掛彈藥拖車。每個騎兵坦克營分為4個坦克連,共61輛L3小坦克。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一共擁有27個坦克營,1320輛各型L3小坦克。1936年6月,意大利在錫耶那建立機械化旅,全旅擁有1個小坦克營、1個輕型狙擊步兵團、1個摩托化炮兵連和1個工兵排。

1937年,機械化旅起名為第1裝甲旅,並擴充編製:擁有第3l坦克團,1個摩托化狙擊團,2個47毫米反坦克炮連,1個20毫米高射炮兵連和1個工兵連。

1939年1月,意大利建立第2裝甲旅。2月改名為第1裝甲師。而第1裝甲旅改名為第131裝甲師,又稱“半人馬座”師。

1940年12月9日上午9時,英軍占領了尼貝瓦據點。意軍被俘2000多人,傷亡200多人,部分人員逃跑。隨後,英軍繼續向北朝其他據點進攻,英軍坦克剛轟了幾炮,各據點的意軍就將一麵麵白旗舉了起來。

戰鬥中,英軍的奧斯泰斯·阿爾登中校率部來到意軍在瑪克提拉的兵營,下令發起進攻。英軍的機槍剛響了兩聲,一個英軍軍官就大喊:“有白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