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完全失去東非(2)(2 / 3)

韋維爾與中東英國皇家海軍總司令安德魯·坎寧安和中東英國皇家空軍總司令阿瑟·朗莫裏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意大利向非洲增兵。韋維爾指揮兵力不足、裝備與彈藥缺乏的英軍守衛中東,保障了地中海和紅海交通線的暢通。

1940年6月初,丘吉爾下令從韋維爾的英軍中抽調8個營赴歐洲參戰。韋維爾與總參謀長約翰·迪爾商量後久拖不辦,得罪了丘吉爾。

1940年10月1日,韋維爾升為上將。

這是英軍一次光榮的勝利,奧康納希望利用這次勝利乘勝追擊,拿下利比亞首都,給意大利以沉重的打擊。

這時,英國整體戰略計劃壓倒了奧康納的希望,丘吉爾下令首先派軍援助希臘,還說利比亞的沙漠戰允許失敗。奧康納知道後,感到非常失望,但他默默地服從命令,接受英國最高統率部的決定。

英軍的沙漠進攻結束了。這時,英軍和意軍都想把戰爭打到北非荒漠中去。但荒漠的惡劣環境使雙方感到無法忍受。

夏季,在汽車的引擎蓋上能把雞蛋烤熟;冬季,一場雪過後,沙漠上到處都是厚厚的雪。前線和後方的距離太遙遠了,所有的必需品,如汽油、彈藥、食物和水都要從遙遠的後方軍需庫中長途運輸。

雙方部隊還必須忍受沙塵暴,沙漠中惟一能使雙方停戰的就是沙塵暴。一位英軍隨軍記者寫道,他是第一次遇到可怕的沙塵暴。當時沙塵暴以每小時65公裏的速度朝人們撲來,帶著厚厚的沙子。大家感到嚴重缺氧,沙子瘋子一樣地飛舞在人們的身邊,人們熱得渾身是汗。大家的眼裏、鼻子和耳朵裏沙子很多。

大堆的沙土落下,人們立即被埋了。人們紛紛爬起來彎著腰找出路,沙土吹打著人們的身體。過了很久,太陽終於出來了,沙塵暴逐漸減弱。人們發現身體上好多地方都出血了。

沙漠裏到處都是蒼蠅,這些要求土兵必須保持鎮靜才能忍受。對剛來到沙漠的官兵來講,必須花一段時間去適應環境。

一個剛從英國來到沙漠的英國飛行員在談到沙漠中的軍營時說,沙漠中的生活太苦了,蒸餾的海水又熱又鹹,太難喝了,無法解渴。人們找不到能解渴的東西,長期的幹渴快讓人瘋了。每當人們無法忍受時,就幻想著牛奶、檸檬和泉水,沙漠的生活太不好受了。

沙漠太熱了,到處都是蒼蠅、虱子、臭蟲和蟑螂。沙塵暴刮來,就更慘了。大家都不敢離開帳篷,否則很可能永遠失蹤。

那些大大的綠頭蒼蠅都聚在帳篷裏,在人們身邊飛來飛去,太煩人了。在人們喝水前,必須把手捂在杯口上,就在手指間喝,否則會有大量蒼蠅飛進茶杯裏。”

意大利在利比亞東部的最後一個據點是班加西,2月6日英軍攻占班加西。2月7日淩晨,格拉齊亞尼逃到的黎波裏。

2月10日,英軍到達阿蓋拉、馬拉達以東一帶,占領了利比亞昔蘭尼加省。

2月12日,史密斯準將回到埃及首都開羅。史密斯準備勸說韋維爾批準英軍進攻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他剛邁進韋維爾的掛著地圖的指揮室,竟發現沙漠地圖已從牆上消失,換上了一幅希臘地圖。

原來,希臘首相邁塔克薩斯逝世,新首相亞曆山大·科裏洛斯決定接受英國的援助,抵禦意軍的入侵。

英國首相丘吉爾下令向巴爾幹半島轉移兵力,計劃在巴爾幹半島建立軍事基地。就這樣,北非英軍一部被調往希臘戰場,在北非的沙漠作戰停止了。

解除意軍的威脅

意軍入侵東非時,英屬索馬裏的英軍司令是蔡特,後來戈德溫·奧斯汀出任英軍司令。戈德溫·奧斯汀率軍從柏培拉退守肯尼亞。

肯尼亞英軍司令是艾倫·坎寧安,所屬部隊有第1南非師、第11非洲師和第12非洲師。

蘇丹英軍司令是威廉·普拉特,主力部隊是第5印度師和第4印度師。

1941年初,東非英軍發動驅逐意軍出東非的戰役。英軍計劃把意軍從其據點上趕走,解除意軍對中東殖民地的威脅。

從北非新調來的第4印軍師和第5印軍師是普拉特中將的主力部隊,將從蘇丹進攻厄裏特裏亞。

英國還從塞內加爾調來1個法軍營和1個來自海外的法國軍團。

塞內加爾地處非洲最西端。北鄰毛裏塔尼亞,東與馬裏接攘,南與幾內亞和幾內亞比紹接攘,西臨大西洋。海岸線為500公裏。塞內加爾屬於熱帶草原氣候。

公元10世紀,圖庫列爾人在塞內加爾建立泰克魯王國,14世紀,被馬裏帝國吞並。16世紀,被桑海帝國吞並。1864年,塞內加爾成為法國殖民地。1909年,劃入法屬西非洲。

英國的一支南非軍隊也從南麵的肯尼亞進駐意屬索馬裏。英國的另一支軍隊從肯尼亞北部發起進攻。

南非地處非洲最南端,東、西、南三麵臨印度洋和大西洋。北鄰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和斯威士蘭,另有“國中之國”萊索托。

南非位於兩大洋的航運要衝,海岸線3000公裏。開普敦東南1920公裏處大西洋上的愛德華王子島和馬裏昂島也是南非領土。南非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線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線之一,號稱西方海上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