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二章 心力衰竭病人護理原則及出院後護理方法(1 / 1)

各種心髒病的晚期均可發生心力衰竭,這是疾病危重的一種表現,因而更強調科學護理。心力衰竭按發病的急緩,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3種。左心衰竭以肺循環淤血為主要表現;右心衰竭以體循環遊血為主要表現;全心衰竭時同時有肺循環和體循環遊血的表現。護理工作對心衰的康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護理原則

(1)休息

根據心力衰竭程度的不同,休息的方法也不同。心衰I度的病人適當休息;病人增加臥床休息;心衰II度的病人則要求病人必須絕對臥床休息。有呼吸困難時可來取半臥位,減少回心血量,減輕肺淤血,若症狀緩解不明顯,有條件者可給予吸氧。長期臥床的病人血流緩慢,下肢靜脈易形成血栓,故在護理上應經常幫助病人做下肢被動運動或在床上主動運動。

(2)飲食原則

采用低熱量、低鹽、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飲食,每日要求熱量5016千焦;少量多餐,每日5~6餐;食鹽的限製可根據病情而定,水腫較重者應將食鹽限製在每日2~3克以下,應用利尿劑大量利尿時,可適當放寬對鈉鹽的限製。多吃含鉀高的食物如香蕉、蔬菜、水果等。

(3)用藥觀察

心力衰竭病人常用藥物為強心藥如地高辛,利尿藥如雙氫氯噻嗪、速尿、氨苯蝶啶、安缽舒通以及血管擴張劑等。利尿劑及血管擴張劑已在前麵介紹過,這裏重點介紹強心藥地高辛。

地高辛屬於洋地黃類藥物,通過抑製心肌細胞膜上的鈉-鉀-八酶,使內流的鈣離子增多而起到增強心肌收縮力的作用,通過興奮迷走神經,降低竇房結的自律性,在房顫時延緩房室傳導而起到減慢心率的作用。適用於各種充血性心力衰竭,特別適合有心房纖顫的心衰病人。

地高辛的脤用方法:每次0.125~0.25毫克,每日1次。用藥前用聽診器聽心率,若每分鍾低於60次暫停吃藥。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頭暈、頭痛、黃視、綠視等,對心髒的毒性反應有: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陣發性心動過速、室顫等,緩慢型心律失常,如房室傳導阻滯、心動過緩等。出現地高辛中毒反應的應對措施是:立即停用地高辛;停用排鉀利尿劑;口服氯化鉀,每次1克,1日3次。出現心律失常時應到醫院就診。

2.出院後護理方法

消除心力衰竭的其他誘發因素,注意休息,避免過勞,避免情緒激動。積極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

積極治療能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風心病、心肌病等,原發病得到控製後,心衰會有不同程度的減輕;

育齡婦女注意避孕,因為妊娠也是心力衰竭的誘因之一;

出現心力衰竭加重或急性左心衰竭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1.嚴重心律失常吋的護理方法

正常情況下,心髒以每分鍾60~100次的頻率進行有規律地跳動。當心髒內的衝動發生與傳導不正常,使其節律和速率上產生異常稱為心律失常。嚴重的心律失常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心房顗動和撲動等,緩慢性心律失常如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等。嚴重的心律失常減少心輸出量,降低血壓,影響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時,必須給予治療和護理。

首先病人應休息,消除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以免誘發和加重心律失常。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常用藥物有:

(1)慢心律

用於急、慢性室性心律失常。服用方法,每次150~250毫克,1日3~4次。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嗜睡、心動過緩、低血壓、震顫、頭痛、眩暈等。

(2)心律平

心律平對各種心律失常有效,可用於室早、室上性和室性心動過速。脤用方法,每次150龜克,1日2~3次。不良反應有口幹、舌唇麻木,頭痛、頭暈、惡心、嘔吐。

(3)乙胺碘呋酮

適用於室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和早搏、陣發性心房撲動和顫動、預激綜合征等。服用方法,開始每次200毫克,1日3次,3天以後改為維持量,每次200毫克,1日1~2次或每次100毫克,1日3次。不良反應有食欲不振、惡心、腹脹、便秘等。

此外,病人家屬應掌握測量脈搏的方法,發現脈搏低於每分鍾60次並有頭暈、一過性眼前發黑或脈搏超過每分鍾120次,並有心悸、胸悶、脈搏節律不整、有偷停現象時,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