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老人2(1 / 1)

歲末的陽光,靜靜地沐浴著大地,山川在一片蕭條中,在場院裏,一位老人,靜靜地坐著。

冬日的陽光很靜,也給人了一種溫暖,我坐在邊兒上,看著老人一動不動的樣子,忽兒感到,老人就如這陽光一般,靜美,散發著生命裏應有的熱。

靜坐在陽光下的老人,在想些什麼呢!

在想兒時的活潑,年青時的夢想……

在想生命中有過的歡樂,在想生命中有過的痛苦……

但不管怎樣,一切都已遠去,在這生命即將到尾聲時,過去的一切,也都與此時無關,也都顯的一點也不重要了!

啊!這忽兒給我一種啟示,人生,便是在行走著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在行走著時,也許有風雨,有坎坷,挫折,但也有陽光,坦途,時光在行走,人生的路也隨之在身後延伸,驀然一天,快到終點了時,回首過去,一切也都不重要了,伴著生命終結,將完結,因此,人在時間裏,行走著人生路,每一步,都願走的踏實,無悔。

生如春花之爛漫,死如秋葉之壯美。這是對每一位人的警醒。

我靜靜站在在臨終人的床邊。

我是怕去看要死的人的,怕的是看見他們即將踏上通往另一個世界的紅程之時,瘦的骨瘦如柴的樣子,或麵對要離開陽光,大地,親人之後,一個人行走的無限悲傷……

但,我卻不得不去看這一位臨終的人,她是我的一位親戚,八十多歲了,去年冬裏一病,便不得起床,聽說,已奄奄一息,不久於人世了,不論如何該去看看。

懷著一顆十分沉重的心,走進那間小屋,立刻便看到那床上,瘦的真如柴的她,一絲氣在悠著,一副隨時都有離開這世界的可能,不同的是,她大概已快去了,已認不得人,也哭不出來,說不出來,不能來表達她對生的依戀和對死的恐懼,我在默默地注視了一會兒,在一個凳子上坐了下來,這時,我便來仔細打量一切,在她的床頭上,放著好多好吃喝的東西,有飲料,有罐頭,副食,每一樣都開了,可每一樣都沒吃動多少,這許是她生前好著時想吃未吃到,此時想吃喝的東西,可她已吃喝不了了。

她一生是極為的節儉的,雖然丈夫是國家幹部,有工資足夠他們用,可她雖不得花,總在春天來了,那滿河畔的金銀花開了,去摘了,曬幹賣錢,在秋天,去上山揀野毛栗,摘五味子賣錢……這些,本已不是她這種人做的了,在生活上,一年四季,總舍不得吃,吃的是粗糧,醃菜,也舍不得穿,一年四季總一套衣服……此時,還可以見到她揀的未賣出的野毛栗,和未賣出的金銀花……

馬上要去了,一切想吃的也吃不了了,一切想喝的也喝不了了,一切她創造下的東西,她已不好了,她即將通往另一個世界。

此時,她那麼奄奄一息的躺著,期待著死神來臨,沒有哭聲,或別的舉動。不過,我相信,在前些能哭能說的日子,她一定哭過,說過,哭她一個人將走往另一個世界之路的後怕,說他一生之中,沒吃到沒喝到的辛酸。

是呀!人生是個過程,一切當完結,一切都不再屬於她,一切都不重要,於是不得不去反思這一生,回顧這一生,做為我這親戚,她一個字不認識,她的一生,是為了自己,更為了兒女的吃,穿,喝的一生。早些年,什麼也沒有,受了不少苦,後些年,一切有了,為兒女,她的一生,便連吃喝的夢,也留下幾許的遺憾。

在臨終的人的床邊,在沒有哭一聲裏,讓我靜靜地感到,生命將完結了,一切都不重要,在生命在行進中,一切都是那麼重要,我感到活著的人呀!努力吧,盡力地滿足自己的夢想吧!臨去的人,逝去的已去了,已用完了應有的生命,此時,不要悲疼,更不必遺憾,就去怕,以此才顯出生命的堅強,偉岸。

人一生,來來往往,來的終究要來,去的終究要去,來的人,要珍惜生命,力求去圓每一個夢想,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去的人,也應坦然的去,因為自己也曾和別人一樣用完自己的生命。

隻不過不同的是,臨終的人,有的是為了自己而過一生,有的是犧牲了自己的夢想,讓兒女過的更好!

那麼,做為臨死人的兒女,在麵對親人臨去的一切,麵對她們那種模樣,應該想到的是他們把血肉給了自己,而應該在此時,多給他們一些安慰,送她走上通往另一個世界的路。

生命,在行進中,多麼偉烈。

生命,在倒下時,又多麼柔弱。

生命,需要嗬護和關愛。

需要自己,需要你,需要我,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