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娘是我四房家叔的媳婦。
在我記事的時候起,她是在我們鄉上工作的。叔在家勞動,嬸娘在鄉上工作一些日子,就回來看一下,收拾一下家。
嬸娘有兩個女兒,是她領著的,就在鄉上的學校裏讀書。
嬸娘很是愛幹淨,把屋子裏收拾的幹幹淨淨的。每次從鄉上回來,見叔把家裏沒有收拾好,總不免要嘮叨叔的。叔默不作聲的。
我和父親去鄉上玩,父親就把我領到嬸娘那去玩,嬸娘就給我們做飯吃。嬸娘做的飯很好吃,嬸娘把她那不大的房間,收拾的那麼的整潔,幹淨,做在裏邊,讓人很是拘束。同時,對搞工作的人,也有了羨慕,和向往。想搞了工作了,就吃國家的飯,不用去地裏勞動了,人穿的就幹淨,屋子裏也能收拾的幹幹淨淨了。
我去鄉上,上小學的時候,嬸娘還在鄉上工作,每當她做了好吃的,就讓也在這學校裏念書的她的女兒,我的妹子來喊我去吃飯。讓饑餓的我,吃著她做的噴香的飯,內心裏無比的溫暖,激動。
一晃,過去了許多年。我從學校裏畢業了,也有了工作。
嬸娘還在我們那個鄉工作。工作搞的也很是出色,是計生工作,雖然為了工作,得罪了不少的人,有的時候得罪的是自家的親戚,但是,她覺得為了工作,無怨無悔。她因此獲得了省上的表彰。
嬸娘一直當我麵說她操心的問題,說她是計劃外人員,還沒有轉正。要想轉正,就得去市裏考。每年能考一次。我就想辦法給嬸娘找複習的資料,也鼓勵她考。遺憾的是,也許是嬸娘的年齡過於的大,記不住知識,還是題目太難,多年過去了,嬸娘一直都沒有考上。
國家的基層機構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了。我有了不好的預感,覺得嬸娘要是再考不上,工作就要成問題。嬸娘也有如此的擔心。
考不上了,一個好機會也就來了。由於嬸娘工作幹的出色,上邊準備提拔她,讓她去鄰鄉當副鄉長。如果這樣,就可以解決她的身份問題。她就是公務員了,就是編製內的人員,可以工作下去。
我們都認為這是個好機會。
不巧的是,她去鄰鄉參加選舉,因為各種原因,就擱淺了。也不知道是因為下雨,代表一時招集不齊,還是那個鄉的鄉長還是書記家裏有時,說過些日子再說。
這過了些日子,就過壞了。十幾天以後,機構改革下來了。鄰鄉的鄉長,書記拔腿調走了,就不管這事了。而對嬸娘的提拔,也因為各種人事的變動,就不了了之了。
隨之而來的,就是鄉鎮的機構改革,拆區並鄉,清退計劃外人員。
嬸娘也在這被清退的計劃外人員之列,就含淚告別了,這個她曾經工作了多少年,她無比熱愛,也撒滿了她心血,讓她為此得罪了不少自家人的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