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 嬸嬸的死(1 / 1)

嬸嬸就那麼死了。

我在很沉疼的心中,把嬸子送到山野那一個旯旮裏藏下了之後,望著那被眾人已漸埋起來的土堆,我這麼問。

是的,嬸子,就這麼死了。我又這麼答。

嬸子是個很要強的人,自記事起,她就很要強的活著,凡事,她總想到,別人能幹成的,她也很。首先,院子裏,有一家的娃兒考上了中專,這是咱院子的第一個中專生,在院子裏轟動了,令人們都羨慕不已。嬸子家其時很困難,生活拮據不已,大兒子上畢了小學六年級,本要輟學在家的,她為此又咬了咬牙!對大兒子說:上,你上,你一定也得考上中專。三年,她節日縮西,東挪西借,自己和叔也風裏來雨裏去,去山上挖藥材,掙錢,來供她大兒子上學。三年,嬸子是在多麼困苦中過來的,又是在懷著多麼美好的希望多麼美的夢中過來的。

但令嬸子遺憾的是,她大兒子沒考上中專,社會,在這時,也刮起了一股濁流,考中專,出來幹工作,也並不令人羨慕了,那曾考上中專的院子裏的那個娃兒,也成了昨日黃花,人們都在想方設法,發大財,發猛財,錢,是人們最需要最羨慕的,誰弄的錢最多,誰就成為人們注目的對象。院子裏又有人弄木耳,香菇,板栗發了財的,嬸子,又萬丈高樓從地起,想你能弄,我也能弄,別人弄一百架香菇木耳,一千株板栗,她就弄二百架香菇,木耳,兩千株板栗…為此,嬸子又受了多少苦呀!天天和叔一塊,去山上砍樹,疏林,臉上,身上劃了多少道口子,雖一個女人,卻宛若男人一樣。經濟上,也更受了窘,家裏極盡地省,穿的衣服,也是補丁加補丁了,但她都挺著,想明天會好的,明天,她會發財的。

在幾年熬過去之後,那木耳,香菇,板栗的確開始有了收入,嬸子的眼裏,露出了多麼明亮的目光。也是真的,如果嬸子不得病,她會發的,會成為全院子第一的。但不巧的是,她在這一陣就病了,那病來的很急,去醫院檢查,是子宮癌。

這一打擊對嬸子,以及嬸子的家人,都是致命的。使嬸子家漸漸崛起的經濟支柱,一下又塌了下去,送嬸子,去這醫院看,那醫院看,花了不少錢,但病沒看好,在草木生發的最旺,一年最鼎盛的時節,嬸子,抱著一著很大的遺憾去了,去時,她長長的歎息了一聲。嬸子就這麼的去了。生時,要強,不想居人之下,總想轟轟烈烈的幹出點什麼,但卻又想沒在生前了卻夙願,去時,就這麼默默,默默,漸漸的化成一堆除了親人,誰也不會去問津的土堆。

回家的路上,由嬸子的死,我不禁又想到了幾年之前父親的死,也想到了父親的一生。他與嬸子是一樣的,總盼著把日子過好,家庭搞富裕,為此,他一生都在為之努力,去伐木,挖藥材,弄機器回來搞加工。最後,又為了盼兒女有出息,勒緊褲帶供我們上學,最後,就在即將要享一點福了時又去了。父親與嬸子不同的是,他的遺憾不多,想幹的都幹成了,才去的。

但他們又都是一樣的,為兒女而活著,為了家庭日子過的好而活著,在奉獻出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即將享福了時,又什麼都不帶,默默無聞地去了。他們的一生,都是在為著一個小小的夢,為別人之中而去了。從山中默默地來,最後又默默地化為山的一部分,不為人知曉。

天灰灰的,一隻烏鴉飛過,呀地叫著,似在哀泣著什麼。

從嬸子,父親的死上,我似乎看到了中國農民一生的縮影。他們的一生,夢很小,他們的一生很苦,但卻把無盡的甜給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