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幼稚的初戀行為(1 / 3)

1“早戀”還是“早練”

現代社會是個開放的社會,青少年由於受各種思想和媒體的影響,造成他們心理上的“早熟”,而成年人往往對少男少女交往所抱有的“早戀”早已形成了偏見,從而給他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事實上,對於青少年的“早戀”應從心理學上去予以澄清。我們找不到更好的詞彙去定義這種交往的性質和好處,姑且用“早練”取代“早戀”吧。既然是早期的練習,成年人就不必那麼緊張,而青少年也不必那麼肯定其結果。這是一個心理谘詢室剛剛接到一位家長打來的電話……

“我那上初三的兒子,竟然交了女朋友。這麼小就搞對象,真把我氣瘋了!”電話裏傳來帶哭腔的憤怒聲音。

“兒子告訴您那是他搞的‘對象’嗎?”

“兒子當然不肯告訴我?,是鄰居家的大姐看見他和一個挺醜的女孩在街上手拉手地走路。兒子回來我問他,他恬不知恥地說那是他新認的大姐姐,還說班裏的男孩差不多都有了姐姐、妹妹什麼的,就數他傻帽兒了。”

“您不覺得獨生兒子有個大姐姐一起上學、聊天,就不那麼寂寞,是件好事嗎?”

“他不寂寞?我可寂寞了!自從他爸爸跟那個妖精鬼混去了,我們娘兒倆就相依為命。但我發現兒子最近不愛答理我了,原來是在外邊搞對象呢。再說,那個女孩那麼醜,哪裏配得上我那英俊兒子啊?”

“那麼,如果是個漂亮女孩呢?”

“那我興許就同意他們好吧。”

“您這不是在給自己挑兒媳婦嗎?太早點兒吧?是您有問題還是兒子有問題,請您冷靜想一想。”

電話那邊沉默了許久,最後聽到“嗯”的一聲,就掛斷了。

心理透析

青少年朋友們看到這個故事以後,心理想必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其實,這個電話谘詢並未解決那個母親的問題,但卻留給青少年朋友一些思考。但是,父母和自己的長輩不理解這些,你們應該理解,這對於你們以後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青少年進入“青春期”的意思,就是體內一種化學元素即荷爾蒙的增長,使他們成為一個“性別磁場”,男孩為陽極,女孩為陰極。陰陽磁場的相互吸引,加之荷爾蒙的進一步作用,使他們體貌發生符合自己性別的變化即出現“第二性征”。男女“第二性征”截然不同,有差別就有吸引。於是,看不見的磁場效應加看得見的外表吸引,使青春期男女孩子有相互接近的欲求,這是物理現象,生理現象,心理現象,實屬自然。隻要他們不能夠“退磁”為中性人,這種現象就必然在青少年當中顯示出來。這是從科學的道理去理解事例中那位拉姐姐手的男孩兒。

據調查:一些單親家庭的青少年,由於父母離異的原因,單身母親從小把自己帶大,將其感情全部都寄托在他們身上,不知不覺間這些父母對孩子產生了控製甚至“占有”的心理,不能容忍他們與同齡夥伴的親密交往,這裏有著某種性心理“情結”,這種情況如果長期得不到緩解與疏導,將會導致這些單親家庭的青少年的性心理的扭曲,而在這種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青少年就必然會過早地去尋求自己的異性朋友。

是“早戀”還是“早練”?

從一定意義上說,少男少女在“磁場效應”中自然地進入異性世界,直觀地認識異性,並從與異性的交往中認識自己,從而讀懂異性,明白自己,並在交往實踐中學習性別尊重、性別平等和相宜的性別角色,這比任何的理論教導都有效。如果這種交往與未來的戀愛和婚姻有什麼關係的話,那麼可視為“早期鋪墊”或積極準備。這也是成人眼中的“早戀”對青少年所起的積極作用。

如果將結婚看成是人生經曆中的重大考試的話,那麼,戀愛就是讀書的過程。一個人不能等到考試再讀書,而是要先讀書再考試。青少年正處於自由擇偶的時段,如果連異性朋友都沒交過,那麼,在將來突然去參加選擇“終身伴侶”的考試,如何能夠順利通過呢?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可以將成年眼中所謂的“早戀”改為“早練”,即未來擇偶結婚的早期練習。

當然,在這裏我們也不是鼓勵青少年去早戀,青少年與其異性交往要大方、自然,而不應該去趕“潮流”,受各種不良文化的影響,大膽地放飛自己的心靈,讓自己在健康快樂中成長。

2“生死不渝”的愛情

處於初戀時期的少男少女根本不懂愛情。初戀的愛情有些保守,有些靦腆,說的美麗一點,就是含蓄。初戀對一清純的女孩子來說是無法忘記的。初戀時的他,令你真正心動的,必有一點其他人不再會使你感覺到的極美之外,這一極美之外會在一個階段裏不由分說主宰了你,令你也全身心地感動。所以它應該是你終身的神祇,即便分手也不可以褻瀆它。否則就是褻瀆了你們自己的感情。這是某高中心理谘詢室小月和心理專家的一段對話……

小月,一個看起來很友善、很單純的女孩子,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讓人感覺她人品特好而且是一個很會關心人的人,她可是一個典型的淑女形象,隻可惜她出生的年代錯了,如果她早出生幾個年代,我相信她一定是一個大家閨秀,琴棋書畫樣樣都行。

那你們在初中時有沒有談戀愛的?

那時我們對戀愛這種事一無所知,因為我們都出生在一些農村家庭,對這些事我們還不了解,家裏人也從來不給我們說關於戀愛的事。本來我們學校也不算是很大的學校,學生也是很有限的,所以在我們學校裏就沒有談戀愛這種事發生。

那你是在什麼時候知道戀愛這個詞的?

我對戀愛這個詞是在上初中的時候才知道的,那時候我對這個詞也不是太了解,我自己認為愛一個人,可能就是他長得帥就可以了,隻憑自己的感覺來識別他是不是你所愛的,不管你所愛的人是什麼感覺。不過我那時候還沒有遇到我自認為是我愛的人。

那你遇到你所愛的人是在什麼時候?

我是在上高一的下半學期,我遇到了我自認為是我心中一生要找的“白馬王子”。

你第一次見他是在什麼時候?

我第一次見到他是在16歲那年,是我的同班同學,我當時第一眼看見他,我就被他迷住了,我當時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一看見他,心中就有一種感覺,感覺他就是我心中一直在尋找的白馬王子。

他長得什麼樣?

他人長得很帥,衣著穿的也很有紳士風度,梳著偏分頭,有哪個女孩子不喜歡的,我想追他的女孩子可能不隻我一個,從那時候開始我對他的事就特別的注意,隻要一有人說起他,我就洗耳恭聽,後來我還聽別人說,他的人品也特別的好。我聽了以後心中就有一種美滿幸福的感覺,至少我知道,我沒有看錯人。

你們相處的時間裏,他對你怎麼樣?

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他對我一直就是很好,隻要是我們過星期天他都會帶著我出去,我們出去時他總是不會忘了給我買糖糕吃,他還和我一起吃,我問他:“你以前不是不喜歡吃糖糕嗎?”他說:“為了你,我再不願意做的事我也會做的。”

我們在學校裏也是常常在一起,別人看了我們倆都是很羨慕我們,我的好朋友紅,那天她問我:“你們在一起有什麼感覺呀?”我說:“當然是幸福的感覺了!”我們笑笑,然後她又問我:“他對你好不好?”我說:“當然好了如果不好的話,我們會在一起嗎?”張越就接著說:“你沒有看見他‘老公’整天給她買補養品嗎?我可是看見了幾次,我每次問他這是給誰買的,他都說給小月買的。你說他們在一起幸福不幸福。”我當時臉特別的紅,她們還說我這些天吃胖了。我回去問了問他。

那他當時是怎麼說的?

那天晚上我回去問他的時候,他說:“誰說你吃胖了,我看著你一點都不胖,再胖也是我的老婆,沒人要我要,你還愁著嫁不出去?”我當時聽了這話以後心裏就又生起了幸福的感覺,然後我們就睡覺了,他在睡之前說:“來讓我親一個”他還說他的老婆就是要和別人不一樣,他還說我不要管別人怎麼說我,隻要是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用管身材的問題,隻要不委屈自己就行了,他說:“我們將來都會有變化的,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會隨著時間變化,我們都總有一天會老的死去,不過有一點我可以肯定,我對你的愛是永遠都不會變的,我們以後可要共患難。”他還讓我和他一起考大學在大學裏我們還一起生活,如果我考不上大學他也不會對我變心。

你認為你們之間的愛情會變嗎?

我想不會,我們之間的愛情是屬於“生死不渝”的那種。

……

心理透析

處於花季年齡的青少年對愛情的理解是單純的,他們眼中的愛情,嚴格意義上說,僅僅是對某異性感興趣。中國有句老話:男追女,隔層山;女追男,隔層紗。上述事例中小月覺得“他”是自己理想的人選,但是,小月與“他”的心理其實都不成熟,互相也並不十分地了解,就更談不上感情了。從青少年的角度來分析愛情的話,愛情隻是一個調味品,沒有調味品的飯不香。同時,愛情也是一朵白雲,沒有白雲的天空也並不美麗,愛情也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小月得到愛情,也隻是由於調劑自己單調的學習生活而已。這樣的愛情可以使青少年跳入陷阱,同時可以讓一個知明者(另一部分學生),得到他的欲望,愛情在學生麵前有很多都是這樣開始的。在他們心中,愛情也隻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花季少年”一個並不成熟的代號,可是不成熟的人做成熟人做的事,早戀已是現在社會的一個嚴重性的問題。花季時代談戀愛的相當的多,能夠真正走到一起的其實也並不是很多。所以,花季少年千萬不要將他一時的承諾誤以為是“至死不渝”的愛情。

青少年眼中的“生死不渝”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殉情的青少年,因為他們的世界本來就很單純,會將一時的承諾看成是天長地久,於是,他們過早地踏入戀愛的禁區,為心愛的人殉情,同居等。殊不知,這種想法是什麼幼稚的,人是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

在青少年的世界中,假如有兩個“生死不渝”戀人說好共赴黃泉,當其中一位先走一步後,如果另一位卻不敢跟上,隨其而去,其結果就是兩人可以同生,但不可以共死,於是,為了兌現他們當時的承諾,另一個也就會隨之而去。是的,自殺豈是容易之事,沒有天大的勇氣與徹底的絕望是很難去付諸行動的。但是,自殺是個特別愚蠢的選擇,殉情雖比自殺說得更加的冠冕堂皇,但結果無非還是雙雙死,生命的消亡從某種角度講都是可悲的,無論怎麼樣的死法。奉勸早戀的青少年們,無論如何也要珍愛生命,把握好再去談戀愛。你們要知道:愛情的最終結果絕不是死亡,早戀的代價也不是付出寶貴的生命!

有的青少年誤以為,隻有他當時愛我,我就應該把自己的全部給他,於是,他們就過早地偷吃禁果,殊不知,真正的愛情是要背負責任的。如果你擁有了你渴望的那個伴侶,那麼,從此你就多了一份責任,甚至對家庭的責任。但是,這些責任我們現在還負擔不起,所以,對愛情青少年一定要慎重對待,我們不要不計後果地做必須負責任的事情。不要深信“車到山前必有路”,路是人走出來的,開辟道路的過程的艱辛,你們是無法承受的?太多的代價足以把我們摧毀!

人生之路長,每一步都重要。任何人千萬不要被早戀所傷,所毀!收放自如,張弛有度。愛情是一門藝術,我隻知道它是藝術,卻對其不甚精通,好比是我能夠感受到一幅畫的美,卻無力做出那麼美的畫。

每個人都是天上飄下來的雪花,互不相識,有些雪花,落到地上就化成水,結成冰,便再也無法分開,可是冰總有一天會化成水,還會隨著河溝往各方走,這是早晚的事。

一個對愛不了解的人和人談戀,往往這個人會受到傷害。小月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子,不懂愛情是什麼隻是感覺他是自己的白馬王子。小月需要明白的是,不能對愛的人太好,否則,到最後傷害的還是自己,如果,你們的愛情沒有得到你想要的結果,也不要過分地傷心,這樣隻會對自己不利,應該正確地去麵對,不要再沉迷於這個漩渦裏。

3無奈的一見鍾情

一見鍾情在文學作品中是富有戲劇性和充滿浪漫詩意的一個主題,而在報刊中,我們更多地看到的是關於一見鍾情結苦果、釀悲劇的警世故事。社會的婚姻指導也常以此來告誡青少年戀愛要慎重、理智,那是因為一見鍾情往往憑借直覺,是盲目性較強的心理吸引,而這種在瞬間萌發的戀情雖可撞擊出熾熱的火花,但並不都可靠、持久。下麵是萍萍的一次“豔遇”經過……

萍萍是某職業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她本是個開朗的女孩兒。但是,最近一段時間裏,她都生活在噩夢裏,她看到學校中一些人成雙成對地進出校園,她的內心經常有一種失落感。在夢中,她夢見自己非常地孤單,非常淒苦,卻始終找不到自己鍾愛的人,她的孤單感在夢中不斷以數萬倍的速度複製,直到將我全身的每一根神經都布滿,使我在噩夢中難以負荷,直到驚醒,心髒急劇地在跳,在痛……日複一日,萍萍知道自己已經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

那段時間裏,她的體重在急劇地下降,年輕的臉總也掩飾不住內心深深的疲憊感及憂鬱的神情。但是,那次短暫的不期而遇,徹底改變了她沉悶的心境。

那是星期六的早晨,她和媽媽一起在家附近的一家早餐館吃早餐,對麵的餐桌旁是兩位學生樣的青少年,在用湖南口音講話。於是,萍萍就帶著好奇,扭頭看了看那兩位男孩兒。其中一個男孩兒長得異常清秀,很帥氣。萍萍立刻感到身上有一種觸電的感覺。當她正出奇地看那位男孩子時,那位男孩也看了一眼,向萍萍回以淺淺地笑,後來,每當萍萍回憶起這一幕,她的心裏就有一種異樣的東西在蕩漾,她已被那位男孩所深深吸引……

後來,萍萍經常到那家早餐館吃早餐,總想與他再次邂逅,但是,奇跡並沒有發生。後來,萍萍的夢境出現了少有寧靜,盡管她沒有夢見那位“白馬王子”,但至少沒了那噩夢的追逐,心髒也不再那麼緊張地無序地跳了,對萍萍來說,那真是一個神奇的藥方。

心理透析

上述事例中萍萍的情況就屬於一見鍾情。有關實驗表明:一見鍾情需要多久,答案是30秒。根據英國專家所進行的大規模快速約會實驗,如果在30秒內無法讓異性印象深刻,那麼就注定成為“無緣人”。

一般情況下,男性經常被批評隻重視女性的外表,但實驗的結果卻恰好相反,對於外表,女生則比男性更挑剔。也就是說,男性如果想獲得女孩的芳心,隻有幾秒鍾的時間,因此,想要有一見鍾情的狀況,開場白異常地重要。

通常情況下,鍾情的青少年男女初次相見,除了對對方良好的學識和風度、優美的身體儀表、得體的進退談吐等外顯人格特征表示悅納、接受、欣賞外,異性交往在審美標準上的“生理效應”也是激發情感的重要因素。可以認為,陷入一見鍾情的青少年男女,一般都伴有一定的親近、愉悅、愛慕等情感的或生理的體驗與感受,這正是異性相吸的“自然”基礎,對於那些“身份”相當的青少年男女更是如此。

青少年朋友們都知道:初次見麵就有好感或者誌趣相投的情形,在很多情況下,在同性間也會產生,但這種感受是有別於彼此愛悅的異性在初次見麵就有的那種體驗。若“一見鍾情”是異性間首次相見便彼此愛慕的話,那麼“一見如故”則可以說是同性間初次相識就情投意合。不過,這種情投意合既可能是誌同道合、相見恨晚,也可能是奸邪相愛、臭味相投。從表麵上理解,一見鍾情與一見如故這兩種心理現象雖然在心理這程上是極其相似的,但是在生理機理與情感內容上卻有很大的不同。

青少年“一見鍾情”的幾個特點

第一:青少年的一見鍾情有“先入為主”的特點。這裏所指的“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對方的外表。當青少年朋友們邂逅一異性時,對方的容貌、風度、談吐等外在形象和氣質喚醒了他們潛意識中的美的偶像,使原來朦朧的潛意識清晰起來,與現實中對方的形象應合,於是便自然而然地進入了美感共鳴狀態,產生“踏破鐵鞋無覓處”、“有緣千裏來相會”的驚喜。

由“一見”就成為戀人的青少年是由於當事人經過長期的積累及思想的整理後,所形成了善於捕捉、挖掘、感受對方內蘊美的高級審美直覺。這種認知克服了低級直覺的缺陷而滲透了理性因素,雙方在“一見”的瞬間似乎就溝通了情感交流的渠道,並經過必要的深交、協調,彼此鍾愛。但現實生活中這種所謂的“首因效應”而看錯人,看錯對象的卻大有人在。

國外一些社會心理學實驗也證明:對於初交的異性而言,對方的美貌具有特別的誘人的魅力。如果自己在一場舞會結束後,被試者回答是否希望再次同對方相會時,與再相會有關的隻是對方的容顏,而不是其他如智能、性格、氣度等,美貌者是異性最希望再次約會的對象。因為人們一般認為,美貌者還有其他好的屬性,如自信、自強、性格開朗、性情溫和等。但是,這種所謂的“光環效應”的可靠性對於沒有戀愛基礎的青少年來說隻是一個未知數。

如何對待“一見鍾情”?

有一項調查:在一項對5000多位已婚男女的抽樣調查統計中,初訪者中有141%的人認為自己與配偶是“一見鍾情”,而雙方是否一見鍾情對夫妻婚後的感情和幸福感無明顯的影響。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在戀愛時都著重追求浪漫,異性之間不期而遇的奇緣有增多的趨勢。但是,青少年一定要明白,一見鍾情隻的自己的一種愛情錯覺,並不能給自己帶來長久的幸福,所以,不要太相信自己當時瞬間的感覺。

青少年由於各方麵都還不成熟,在戀愛時未必能把握成熟的戀愛標準和審美情趣,直至自己在青春期就懵懵懂懂地墜入了一見鍾情的潛網。因此,需要給自己潑點冷水,要以時間來深化彼此的了解,全麵考察對方的內在品性,尤其對不利條件和缺陷都要有清醒的認識。

青少年朋友們,假如你已成為一見鍾情的俘虜,不必驚慌、擔憂,因為這畢竟是一種美好的經曆和緣分。但同時也不要為對方的外在美蒙蔽,而要多一些理智和清醒,少一些“情人眼裏出西施”的幻覺,在雙方的互動中增進溝通、融合個性,以便使自己作出更好的選擇,避免因自己的一時衝動的而釀成草率的結果。

4我找到了真正的愛情

某高中學校的心理谘詢室裏麵坐著一個文靜的男孩兒——黎明,是一個生在北京,長在北京的男孩,現在是北京某中學高一的學生。他給人的感覺是一個非常文靜的人,或許與他生長的這塊土地——北京——這片特殊的地理環境有關。從他的臉上可以看出他有太多的煩惱,一個中學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煩心事?

你看起來很煩惱,是因為感情的事嗎?

是的,這件事一直困擾著我,初中時經常在一起的朋友都說我變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愛笑了。

這樣說,你以前是一個比較外向的人了?

可以這樣說,至少在他們不知道我和歌的感情以前是這樣的。

他們指的是誰?

我的父母和老師,還有歌的父母。

為什麼說他們知道你們的感情後,你會變得這樣煩惱?

因為我知道我們之間的感情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愛情,而他們對此卻堅決反對。

僅僅是因為他們反對你們在一起嗎?

不是的,他們不但反對我們在一起,我們的老師還在我們的班上把我和歌之間的事向我的同學們公開。我的父母還在歌的家裏對她的父母說:“以你們家現在的條件,再有十年也休想和我們家平起平坐”,這句話不但傷了歌父母的心,也傷了她的心。我知道她家是農村的,但我從未因為她是一個農村的女孩而看不起她;她也從未因我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而說過什麼。但這件事情發生後,我發現她在有意地逃避著什麼,對我的態度也沒有以前那樣好了。

在學校,你們是怎樣認識的?她是如何走進你的視線的?

我的總體成績在班裏一直是不錯的,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現在。在高一上半學期的時候,我擔任班裏的學習委員,歌當時成績也不錯,但她的數學成績卻非常的差,於是我們的數學老師就讓我在課後幫她補習數學。當時,我心裏是有些不樂意的,因為我非常喜歡打籃球,每天下午放學後我總會和同學們去操場打籃球。而老師所說的課後肯定是和我的時間安排有衝突的,但老師的話我又不能不聽。

第一天,我倒是安心為她補習。可第二天,幾個經常在一起打籃球的同學們站在教室門口輪番勸說我去打籃球,最後我沒有經得住他們的“轟炸”,決定和他們一起去打籃球。走的時候,我丟給歌一句話:“你先在這裏做練習,如果有什麼問題,到時再去操場找我。”然後,我就跟同學們去操場打籃球了。

誰知道半場還沒有打下來,她就拿著練習題去找我去了。她說其中有一道題,她不會做,生氣的我說:“你怎麼這樣煩人?”她笑了笑也沒有說什麼。想想老師交給我的任務,我不得不站在操場的空閑地方看那道題,看了幾遍我都沒有找到頭緒,心想這道題是不是沒有答案啊。又看了幾遍,還是不知道應該從什麼地方入手。我告訴她說,這道題沒有答案,讓她先回去。她似乎還想說什麼,但我在她剛要張口說的時候跑到操場上又和同學們去打籃球去了。

我投籃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她的歡呼聲,轉頭看時,她竟然還沒有回去。看到她高興的表情,剛才討厭她的心情也慢慢地消失了。後來,我每投進一個球都會聽到她為我喝彩的聲音。

時間很快過去了,轉眼間天已經黑了,大家都收拾東西準備回家。我看她還沒有走,就走到她身邊,問她這麼晚了怎麼還不回去。

她說,剛才那道題是有解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