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培養屬於你的獨特氣質(1)(1 / 3)

什麼是氣質

有一次,在一個娛樂綜藝節目中聽到關於某位明星的評價:“她是位氣質美女。”氣質在這裏成了定語,用來修飾“美女”。大概節目想表達的意思是這位美女不隻是漂亮,還很有內涵。類似這樣的表述非常普遍,然而這種表述對不對呢?

大多數人對氣質的理解和看法是正麵積極而又模糊籠統的。在氣質裏似乎蘊涵著濃厚的詩意和讓人感動的情趣,氣質仿佛讓人透過寧靜的麵容看到了思想,氣質往往成為出類拔萃的代名詞。

氣質到底是怎樣一種概念?你有氣質嗎?你有怎樣的氣質類型和特征?什麼因素在影響你的氣質?氣質對你的人生具有怎樣的重大意義?氣質在怎樣影響你的性格、你的健康、你對環境的適應、你的活動效率、你的婚姻、你的社交、你的事業,最終影響你的未來?所有的困惑和疑問,從本章開始,將為你一一解答。

1. 氣質的魅力

商朝末年,周文王心事重重地出門打獵,走到渭水邊,發現一老者端坐垂釣,老人須發全白卻腰杆挺直,布衣著身卻掩飾不住仙風道骨的綽約氣質。周文王被吸引了,近前再看那釣竿,萬分驚異釣竿竟是直的!且聽老者自言:“願意上鉤的魚就自己上來。”周文王敬為天人,上前與其傾談,很快就任命為國師。

這位老者可不是什麼退休的老人在自得其樂,薑太公釣魚,神閑氣定,願者上鉤。如果不是渭水邊超然於眾人之上的氣質和驚人之舉,一個無名的八旬老人怎能從賢者如雲中脫穎而出,又怎會有後來名揚四海的牧野一戰?中國曆史上怕是就要少了一位未卜先知的智者了。

可見無論何時何地,一個氣質出眾的人總會更多地被人注意,為人欣賞,甚至機會也會更加垂青於他。

影後張曼玉40周歲。據調查,她是從25歲到60歲的男人心目中一致認可的最美麗、最優雅的女人。她就像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從任何角度看都近乎完美。在“我的鉑金”電視廣告中,張曼玉淡妝出場,從容自信,散發出非凡的高貴氣息,成為自然優雅的代名詞。在眾多明星中她雖然稱不上傾國傾城,但神情中傳達的卻是多少傾國傾城的美人缺少的東西。

人們說那是因為她有著超凡脫俗的氣質,一種任時光去雕刻的獨特魅力。

人們把氣質看做一個褒義詞,對它的了解通常是一個混沌的概念,所以常常這麼評價:某人有氣質,某人沒氣質。一個沒氣質的人意味著缺少內涵,一個有氣質的人即便混跡於芸芸眾生之中,也是鶴立雞群,綽約的風姿自會超然於眾人之上。

大家一致公認小琳是辦公室裏最漂亮的女人,皮膚白晳光滑,標準的鵝蛋臉型和大眼睛比例協調,然而,小琳精致的臉總讓人感覺好像缺少了什麼,那是什麼呢?卻又說不清楚。有人說她的眼睛大而無神,有人說她的表情太平淡,有人說她的漂亮讓人一覽無遺反而沒味道了,總之看一陣就審美疲勞了。相比之下,小優雖然不算美女,眼睛小了點,嘴大了點,卻透著一股靈慧聰敏,尤其抬頭看你的時候雙眸炯炯有神,眉宇之間有種脫穎而出的東西,會讓人刹那間走神。

於是大家評價說小琳很漂亮卻沒氣質,小優不漂亮卻很有氣質。

2. 氣質屬於每個人

我們會用優雅、華貴、恬靜,這些熠熠生輝的詞彙來形容和讚美一位博學多識、談吐高雅、舉止文明的人。可倘若遇到的是一個窮鄉僻壤的漢子,境遇大抵就會不同。盡管他粗獷、直爽、豪邁,洋溢著鄉土的氣息,散發著泥土的芳香,但在前者麵前,他常被稱為粗俗沒氣質的。殊不知優雅、華貴、恬靜是氣質,粗獷、直爽、豪情又何嚐不是氣質?

氣質並不是隻為少數人所擁有。氣質屬於每一個人。

3. 氣質的概念誕生於古希臘時代

氣質到底是什麼呢?

讓我們追溯至古希臘時代,氣質的概念誕生於那個古老的時代。

早在古希臘醫學家恩培多克勒(公元前495—公元前435年)的“四根說”中,就已經具有了氣質和神經類型學說的萌芽。恩培多克勒認為,人的身體是由四根構成,固體部分是土根,液體部分是水根,維持生命的呼吸是空氣根,血液是火根。

恩培多克勒認為,人的心理特性依賴於身體的特殊構造,不同的心理表現是由於身上“四根”結構比例配合不同之故。比如他認為演說家是舌頭的四根配合最好的,藝術家是手的四根配合最好的。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為後來的氣質和神經類型學說奠定了某種基礎。

古希臘時代的另一位著名醫學家希波克拉底(約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年)吸收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將恩培多克勒的人體含“四根”之說發展成了更加係統化的人體含“四液”學說。他認為人體內有四種液體,即:黏液、黃膽汁、黑膽汁和血液。黏液生於腦,黃膽汁生於肝,黑膽汁生於胃,血液生於心髒。他認為正是這四種體液“形成了人體的性質”。

他根據這四種體液比例的不同而把氣質分為多血質(以血液占優勢)、膽汁質(以黃膽汁占優勢)、黏液質(以黏液占優勢)、抑鬱質(以黑膽汁占優勢)。這就是“氣質”概念的來源。目前最常用的氣質分類方法就是源於希波克拉底的“四體液”氣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