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參考文獻(1 / 1)

參考文獻(中文):

[英]阿爾弗萊德·J·艾耶爾.語言,真理和邏輯[M].尹大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法]阿諾德·欣奇利夫,等.荒誕說——從存在主義到荒誕派[M].劉國彬,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

[英]奧斯卡·王爾德.道連·格雷的畫像[M].黃源深,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英]保羅·克羅塞.批判美學與後現代主義[M].鍾國仕,等,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德]貝·布萊希特.布萊希特論戲劇[M].丁楊忠,等,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

[英]彼得·布魯克.空的空間[M].邢力,小風,等,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阿根廷]博爾赫斯,等.波佩的麵紗[M].朱冬景,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美]道格拉斯·凱爾納,斯蒂文·貝斯特.後現代理論[M].張誌斌,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

方平.新莎士比亞全集[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俄]赫爾岑.往事與隨想[M].項星耀,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英]斯泰恩.現代戲劇理論與實踐[M].劉國彬,等,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美]馬克·裏拉.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M].鄧曉青,等,譯.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英]馬丁·埃斯林.戲劇剖析[M].羅婉華,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英]馬丁·埃斯林.荒誕派戲劇[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

[美]米勒德·J·艾利克森.後現代主義的承諾與危險[M].葉麗賢,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法]米歇爾·福柯.癲狂與文明[M].劉北成,楊遠嬰,譯.北京:三聯書店,1999.

[法]米歇爾·福柯.知識考古學[M].謝強,等,譯.北京:三聯書店,2003.

[法]米歇爾·福柯.規訓與懲罰[M].劉北成,等,譯.北京:三聯書店,2003.

[美]莫瑞·克裏格.批評旅途:六十年代之後[M].李自修,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美]斯蒂芬·恩威,卡洛拉·沃蒂斯.二十世紀西方戲劇指南[M].周豹娣,譯.北京:百家出版社,2006.

[美]斯塔夫理阿諾斯.全球通史[M].吳象嬰,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美]蘇珊·桑塔格.沉默的美學[M].黃梅,等,譯.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

[英]湯姆·斯托帕德.烏托邦彼岸[M].孫仲旭,譯.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

[英]湯姆·斯托帕德.戲謔[M].楊晉,等,譯.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王嵐,陳紅薇.當代英國戲劇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俄]維薩裏昂·別林斯基.文學論文選[M].滿濤,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

[英]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知識的不確定性[M].王昺,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英]詹姆斯·威廉姆斯.利奧塔[M].姚大誌,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

周寧.想象與權力:戲劇意識形態研究[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

周寧.西方戲劇理論史(上、下)[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

汪義群.當代美國戲劇[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周維培.當代美國戲劇史[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