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的天下興亡之責(1 / 2)

時代宏揚——踐行楷模 顧炎武的天下興亡之責

古代儒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發展到明末清初,更加強調經世致用。正是基於這樣的思想理念,當時的著名思想家顧炎武所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口號。其意義和影響極為深遠,成為激勵中華民族奮進的精神力量。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談到“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他說的“亡國”,是指改朝換代,一個王朝的滅亡;“亡天下”,是指整個國家民族的淪亡。維護一個王朝的政權是君臣者的事,保衛整個國家民族,則是全國人民都有責任的事情。

這句話在人們傳習和引用過程中,後被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梁啟超概括成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是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顧炎武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思想?這就得從他的成長和他所處的時代談起了。

顧炎武誕生於明萬曆年間的1613年。那個時候,由於明代封建王朝衰敗,國力削弱。東北滿族領袖努爾哈赤乘機而起,不再接受明代朝廷的統轄,先於1616年建立地方性政權,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後來其子皇太極將“金”改稱為“清”。明王朝為了同實力不斷擴大的後金作戰,導致國內矛盾加劇。

顧炎武的童年時代,所麵臨的就是這樣一個嚴峻的社會現實。他從9歲起,便不間斷地讀我國古代的曆史名著如《史記》、《左傳》、《戰國策》、《國語》、《資治通鑒》等,還認真地讀了像《孫子》、《吳子》一類古人談軍事的書。這對於顧炎武成長後注重經國濟世的實學,學術上孜孜於進行新的探索,關心國家大事和民族命運,都有明顯的影響。

11歲那年,他的祖父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鑒》,並告誡他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隻瀏覽一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

這番話使顧炎武領悟到,讀書做學問是件老老實實的事,必須認真忠實地對待它,以至於後來的他成了一個在學術上很有成就之人。

顧炎武已經是14歲的少年,進入昆山縣的官學,取得了秀才的資格。這時顧炎武在許多同學少年中,交上了一個名叫歸莊的好朋友。他們互以名節相砥礪,性情都耿直狷介,不肯隨俗浮沉,以致被人稱為“歸奇顧怪”。

當時這兩個年輕人稱得上是優秀之才。他們對社會現狀有著同樣的看法,對當時敗壞的社會風氣都深惡痛絕,真可說是誌同道合。他們還參加了當時江南一帶知識分子的進步組織複社,同各地來的讀書人一道,既論文又議政,抨擊朝廷中的貪官汙吏,議論國家大事。

1639年,27歲的顧炎武又一次參加了為取得舉人資格而進行的考試,仍遭到了失敗。13年的親身經曆,使他深刻地認識到科舉製度的危害性。嚴峻的社會現實,更促使他做出了同科舉製度決裂的抉擇。此後,他便把全副精力用到挽救社會危機的探索中去。

顧炎武的家中收藏有很多圖書,他日以繼夜地從這些書籍中去搜集有關農業、水利、賦稅、礦產、交通等方麵的材料,打算編成一部分量很大的書。這部書雖然因為天下大亂沒有能夠編寫成功,但是,基本材料都完整地保存下來了。

後來,顧炎武把這些重要資料一分為二,其中有關經濟資料的彙編叫《天下郡國利病書》,有關地理資料的彙編就叫《肇域誌》。這兩部資料彙編性質的書,內容豐富,史料翔實,直至今天,對於我們研究我國古代尤其是明代的經濟史和曆史地理學,都還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正當顧炎武把自己的探索日益深入的時候,清軍很快進占北京,建立了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明亡清興,改朝換代,麵對這樣的局麵,顧炎武為了實現拯救蒼生之誌,從1645年至1654年的10年間,一直在大江南北考察。後來又下決心遠離家鄉到北方去。

東漢王朝的伏波將軍馬援,早年處於艱難的環境之下,曾在北方邊地經營農田和畜牧。馬援當時說:“丈夫為誌,窮當益堅,老當益壯”,這正是顧炎武要效法馬援的誌趣所在。

1657年春天,45歲的顧炎武從南京返回昆山。他將家產全部變賣,同好友歸莊等人依依惜別,踏上了到北方去的旅途,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山東萊州府。在這以後的三四年間,顧炎武逐漸把自己的活動範圍擴大到了整個山東、河北、北京,結交不願為清王朝做官的學者,同他們互勵氣節,研討學問。

1658年至1659年之際,顧炎武來到古稱燕、代的今河北北部地區,曆抵北京、薊州、山海關、十三陵等地。他在居庸關考察了曆代派兵戍守的下口,東望明帝十三陵所在的天壽山,不禁感慨萬千,以詩記之:

燕代經過多感慨,不關遊子思風煙。

顧炎武不是一個漫無目的的旅行家,他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學者。這種襟懷在他同時所寫的另一首五言《秋雨》中反映得十分清楚,詩中寫道:“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顧炎武正是要通過在“四海”的實際考察,去探求曆史興亡變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