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回家找幸福(7)(3 / 3)

East or West。home is best。無論在何處。家園最美好。

五月五來了。網絡上大家都在互相送著粽子。我突然想要他同我一起回家!我強烈地需要家鄉的感覺!感受那份“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的純樸與善良;再看農具或掛或靠在屋簷牆上,那又是何等的寧靜何等的安詳。

要是在老家湖南,今天我一定是要攜夫帶子回娘家了。現在自己遠在北京,他又在四川大學惡補英語,為了能八月去英國留學一年。

媽媽一定一大清早就灑掃幹淨了庭院,掛上了艾枝,懸上了菖蒲,灑了雄黃水。到時等我們回去還要給我們飲雄黃酒,還會將雄黃酒抹在小孩子的頭上額頭上,殺菌防病,防痱子瘡癤。

我隻能在家想象老家了。我閉上了眼睛,想象家的方向,心中開始隱隱作痛。家人的話語,微笑,開始浮現在腦中。

向往中的家永遠都那麼和諧,那麼溫馨。兒時,家給予了一片充滿快樂的天地。伴著我無憂無慮地盡情嬉戲。長大後,家又成為我最忠誠的朋友。當在外麵遭受挫折,滿身疲憊地走回家時。是家的溫融讓我重又投向熱情的擁抱,感受到人間最為誠摯的愛,重新信心滿懷地走向生活。

家已烙印在靈魂的最深處。她不會因時光的流逝而模糊。更不會因現實的變遷而淡忘。家依舊是家,家永遠是家。是任何豪華場所,任何安逸居室所不能更替的。家,永久的向往。家,永恒的思念。

愛家,顧家,想家,心靈慢慢成長,人也越發成熟。

在這樣的節日,想起家,難免傷感,落淚代替言語,能給心靈帶來一點慰藉,這也就夠了。

攜夫帶子回娘家,那是一種多麼別樣的美妙感受。時間充足的時候,我還是要經常回家去。

是的,我是要回去的,要回去就得加緊我的工作!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找到夢想中的江南小鎮。有細細的流水,彎彎的小橋,繁盛的榕樹,榕樹上溫暖的鳥窩。希望有一天,我能在雨後聞到家鄉泥土的味道,能穿著雨靴戴著鬥笠采到難遇的靈芝草、能采“滿竹籃”的芬芳的梔子花。希望有一天,我能在屋後大水庫中清涼的山泉水中泡一個澡抑或用老屋後麵的竹竿係上外婆手撚出來的麻線。挖兩條蚯蚓做誘餌釣一“滿竹籃”小油魚。希望有一天,我能看到舊舊的房屋在冬季的融雪時刻有長長的冰淩,底下有穿著奶奶手工做的軟底棉鞋的天真的孩童。更希望每一年,都能回到爸爸的墳前,為他送上幾盆新栽的鮮花,裝點他那永遠安息的家……陌上花開,應緩緩歸矣……名家思語:秋風起了。嫩嫩的苞米粒變硬了,豆角葉變黃了,柿子曬紅了臉,沉甸甸的倭瓜拽折了枝蔓。房蓋上,紅一塊、綠一塊的,曬滿了胡蘿卜和豆角絲。(遲子建《北極村童話》)

做家庭的主心骨

He is the happiest,be he King or peasant,who finds peace inhis home。(Johann Wolfgang yon Goethe,German dramstist and poet)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德國劇作家、詩人歌德)我一直在想我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而且又不能耽誤了家庭。想真正成為幸幸福福富富足足的女人。但我也知道女人做好事業難,女人要想事業與家庭都豐收更難。

在我心裏,家庭還是最重要的。上帝賦予了我最神聖的天職就是讓我做“母親”。“母親”的天職讓我一定要擔負好培養孩子、營造和睦幸福家庭的重任。家庭是幸福的發祥地,是生活的港灣,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是女人一生的職業。做“好妻子”、“好母親”、“好媳婦”,做好“家”字文章,善於引領家庭走向和諧幸福、擁有現代女性的心智與才情的女人,也應該是成功女人。

實。家人的成功也倚賴於她。

陳凱歌說,母親是高級編輯,父親是著名導演。由於父親經常在外拍片,很少在家,由於在生活中與母親接觸更多,母親對他的教育、對他世界觀的形成和精神世界的追求產生了更重要的影響。

他說:“母親是一家的主心骨。特別是在我父親遇到很多煩惱的時候,她總是用一副笑臉來麵對我的父親。雖然沒有更多的話,但是這一副笑臉就是鎮定劑,就是對你最好的禮物。我覺得在危難中仍然保持一副笑臉的人是寥寥無幾的。母親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你應該笑著麵對困難,麵對你自己的生活,麵對你可能遇到的任何情況。她是普通的幹部,很年輕的時候就參加革命,十七八歲入黨,是對國家有真愛的人。”

一個女人的成功不單單在事業上,隻有事業與家庭雙豐收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隻有事業和家庭雙豐收的人生才稱得上是完整的人生。

在我所了解的現實中,很多女性朋友要麼是選擇了家庭,要做的瑣事很多,結果是全部精力奉獻給了家庭,事業上應付不了。要麼是做了女強人,事業非常成功但家庭並不幸福。

然而,趙菱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