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緒論(二)(1 / 1)

第二節 數學教學與思維發展

一、什麼是思維

什麼是思維?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在腦中的表征,即語言(符號)、表象,進行加工的一個認識過程,它既能反映、揭示事物的基本屬性(本質)和事物間的規律性聯係,又能預測、計劃事物的未來。

定義包括了思維的兩個基本屬性和它的功能,思維的兩個屬性是:客觀事物的信息,必須由人的頭腦內部(體內)來表征,這表征物有語言(符號)、表象,第二,表征物是可操作的,即可加工的,以便人們進行推理並得到結論。思維的功能為:既能反映、揭示事物的基本屬性或本質,和事物間規律性的聯係,又能預測、計劃事物的未來。

盡管人們由於研究上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給思維做了多種不同的分類,但是從上述定義來說,思維基本分類就是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兩種,抽象思維以語言、符號作為思維的載體,思維方法主要有分析、綜合,比較、分類,歸納、演繹等;形象思維以表象作為思維的載體,思維方法主要有分解、組合,概括、類比,聯想、想象等。

兩種思維(抽象思維、形象思維)是完全切合數學學科的特點的。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數量的關係及空間形式和關係,一般地說,數的研究(代數、分析)偏重用抽象思維,而形的研究(各類幾何學科)則偏重用形象思維,有的學科,如解析幾何是兩種思維並用。可見,過去隻重抽象思維而忽視形象思維,是不利於數學的學習的,不少學生對學習幾何有困難,就是由於忽視圖形的訓練(形象思維)所致。要發展數學的思維,就要發展兩種思維。

二、小學數學教學與思維發展

(一)培養學生數量的觀念

當今社會生活,從經濟活動、科學技術和日常生活,都離不開數學的運用和表述。從社會經濟來說,如國民經濟總產值(GDP)、國家綜合國力、小康社會的標準等,許多項目都是用數字來表述的。科學技術更離不開數字,如量變質變規律,是指事物數量的緩慢的不顯著的變化的積累可引起顯著的質的變化,像水的形態隨著溫度而變化;元素的周期律是指化學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序和原子量的變化而呈周期性的變化,就是典型的例子。長江三峽大壩是項世界性大工程,它的規模隻用兩個數字就可說清楚,一是大壩電機機組數為26,二是每台機組的裝機容量為70萬千瓦。而人們的日常生活,無論衣、食、住、行處處都要同數字打交道。例如,你去找朋友,要記住他家街道號碼、樓房號碼和門牌號碼,去旅遊,要知道路程多遠,要了解飛機、火車或汽車票價,以便作比較,如此等等。

因此,要教育學生喜歡數字,學會用數字來提出問題、說明問題、解決問題,知道一些數字的妙用,記憶一些常用的數字,具有一個數字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