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點實驗研究的過程和結果
(一)重點實驗的過程
1.課題方案的確定
1997年6月25日在朝陽區實驗小學召開“課題開題論證會”。論證組專家經過評審,同意開題。會後,我們依據與會專家的意見,對課題方案逐一進行了修改,使其更加科學、更加完善。
2.課題的實施
———認真學習提高教科研能力
提高子課題組成員的科研意識和教育科研水平,是進行課題研究的前提和保證。為此,我們首先抓教育理論的學習和教科研方法的培訓,舉辦了:“教育實驗與方案設計”、“教育科研統計方法”等係列講座。以提高老師們的科研意識和實驗操作能力。
———加強研討實施方案
各子課題組在組長的帶領下,有計劃、有步驟地按照預定的目標實施方案。課題領導小組不定期到各組了解情況,針對測試手段、試題選取、統計分析等問題,及時予以指導和幫助,並不定期召開“子課題進展情況交流會”、“共性問題研討會”。為了使課題開展的更加深入,98年5月又以白家莊小學承擔的“以基本概念為核心的概念教學的實驗與研究”為範例,組織召開了“方案實施交流會”。同年8月又利用暑期,組織“階段性成果交流研討會”。會上,大家根據各課題組長的彙報和階段小結,進行了認真的討論。與會專家不僅對實驗研究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也對操作的技術手段、研究方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認真總結形成成果
課題進入總結的關鍵階段,課題組多次召開研析會,對各子課題實驗報告中的實例選取、數據分析,觀點論證等逐一進行認真的研究。在此基礎上,又於2000年8月組織召開了有專家、實驗校領導和一線教師參加的“課題成果交流研討會”。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對總課題與各子課題初步形成的實驗研究報告,逐一進行了研討。會後,根據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再做進一步的修改和補充。
(二)重點實驗的結果
1.突出概念教學提高教學效益
以最基本的概念:“數位”、“計數單位”為例,對以基本概念為核心的概念教學進行實驗研究。
可以發現:在總課時上,實驗班為160節,對照班為213節,縮短了53節;尤其在新授課總時數上,實驗班為71課時,對照班為128課時,縮短了57課時。例如:“100以內數的認識”,實驗班新授4課時,對照班9課時,實驗班比對照班少5課時。這是因為在教學“20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時,已經通過課後訓練的有利時機,以“數位”、“計數單位”為主線,抓知識間的內在聯係,對“100以內數的認識”進行了知識與思維的滲透。這樣當新授時,學生因前麵早有滲透,已具備了遷移的能力,因此便能很快掌握,新授課時數自然就少。與此同時,我們還發現實驗班訓練課總時數比對照班多4節,這種少許的增加,換來的是新授課更多的減少。
以基本概念為核心滾雪球式的教學,使實驗班的課,呈現出“新課不新、舊課不舊“的現象,充分體現了馬芯蘭教學法的特點。因此,我們認為:以基本概念為核心的概念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我們還對學生的成績進行了比較:從上表可見,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平均分分別為97.4和85.2,相差12.2分,經過檢驗呈顯著性差異。(P
在其他的研究(如對“份”的研究)中,也驗證支持了這個結論。(參見子課題報告1)
綜合上述研究,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以基本概念為核心的概念教學,使教學效益得到提高。
2.思維外化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以應用題為例,對思維外化訓練進行了實驗研究。從上表可見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分析、說理能力上存在著較大差異。在分析數量關係上,實驗班的合格人數為33人,合格率為100%,而對照班的合格人數為18人,合格率僅為54.5%;在表述解題思路上,實驗班的合格人數為33人,合格率為100%,而對照班的合格人數為18人,合格率僅為54.5%。分析數量關係和表述解題思路是解答應用題的關鍵,其差異直接影響了解題能力。
研究進一步對學生兩步應用題思路分析和多解能力進行了檢驗:發現:實驗班與對照班在分析兩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從不同角度解答應用題的多解能力上存在較大的差異,並且差異顯著。
綜合上述,我們認為數量關係、解題思路的外化訓練,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說理能力。
與此同時,還對解答多步應用題能力進行測試:
發現: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解答應用題的能力上存在明顯差異(P
3.應用題多種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我們對學生掌握多步應用題結構能力進行了實驗研究,可見,實驗班和對照班在掌握多步應用題結構能力上有顯著差異。實驗班一至四題的解題正確率高達97.1%,低為82.4%;而對照班的解題正確率最高僅達62.1%,低為54.5%。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平均解題正確率分別為89.4%和56.8%。經過檢驗,呈現顯著性差異(P
由此我們認為:訓練提高了學生掌握應用題結構的能力。
與此同時,我們還對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作了比較研究:發現:對照班70%以上的學生隻會一題一解或一題兩解,一題四解的僅6人,五解的為零;而實驗班不僅有12.7%的學生能一題四解,更可貴的是還有55.6%的學生能一題五解甚至更多。由此看來實驗班與對照班差異非常顯著。
綜上所述:多種形式的課堂訓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4.發揮實驗教材特點促進學生全麵提高
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了追蹤測試,結果如下:
二年級用等級製進行測試,發現:實驗班的優秀率為45%,而對照班為30.6%;不及格的人數實驗班為0,對照班為7人,占對照班人數的19.4%。可見,通過一年的教學,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習水平已經產生了差異。
在四年級的水平測試中發現,實驗班的雙基、能力得分均高於對照班,分別為55.8和46.9,20.9和9.08。經檢驗,兩者都呈現出顯著性差異(P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學生隨著年級增高,學習水平的差異越顯著,實驗班優於對照班。
我們還對學生喜歡數學課程度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