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串激動人心的數字,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使我們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悅。在即將結束采訪的時候,我們又到全廠各個車間走了一遍。每到一處,我們都被那裏強烈的戰鬥氣息所吸引。
這裏共收錄了21篇新聞作品。其中1~8篇是我在黃石人民廣播電台實習期間采寫的部分新聞稿件,除了在電台播發外,還被《黃石日報》刊發。這是我從事新聞工作的起步階段:我的實習指導老師——黃石人民廣播電台新聞組組長劉自炘先生帶我走基層、進礦山、下礦井、到工棚,教我如何深入采訪、如何提煉主題、如何精選素材……短短三個月,使我受益匪淺、終生難忘。之所以收錄這8篇新聞稿,一方麵是因為刊發在《黃石日報》的稿件便於留存,而在黃石人民廣播電台播發的稿件難以保存;另一方麵,也不難看出我在實習期間收獲頗豐的喜悅,更是對劉自炘先生及其他老師的敬意。
9~21篇是我到湖北電視台工作後所留存的部分稿件。而事實上,我所采編並在湖北電視台播發的電視新聞絕不少於1500條,其中被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采用了100多條,有50多條獲省、國家級獎項。我在湖北電視台新聞部工作了15年,電視新聞從開始用16毫米電影膠片到後來的錄像帶播出期間,采訪和稿件均為手寫,文稿亦隨錄像帶送審播出,難得由個人保存,因而無法將一些更優秀的作品收錄此間,對此我總覺得遺憾。好在所收錄的這些文稿中各種體裁都有:既有消息,也有專題,還有特寫和紀錄片。其內容也很豐富,記錄和顯現了那個時代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重大事件及社會風貌……對此我略感欣慰。
知識分子究竟是不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大冶鐵礦黨委回顧20多年的生產建設過程,作出的答案是:知識分子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理所當然的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大冶鐵礦是我國有名的大型礦山之一。建礦初期,礦黨委依靠工人階級,注意發揮知識分子作用,加快了建設進程,使礦山提前投入了生產。1959年,由於追求“高指標”,沒有很好地接受技術人員的合理建議,用“殺雞取蛋”的方法采礦,導致采剝比例嚴重失調。全礦職工苦幹了6年多時間,才還清了剝離欠賬。這個深刻教訓使礦黨委此後比較重視發揮知識分子的技術作用。但是,對於知識分子是不是工人階級一部分這個問題,礦黨委通過學習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聯係本單位實際,認清了知識分子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才作出明確的回答。
首先,他們看知識分子的政治表現。這個礦共有205名大、中專學校畢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們經過黨的教育,絕大多數對黨忠誠,對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黨的依靠力量。如今年67歲的地測主任工程師張尊光,不顧年老體衰,帶領技術人員抓緊地質勘探,查明了礦體分布情況,提出了準確降硫依據和方案,可以為國家回收相當於一座中型礦山的寶藏。別人勸他退休保養身體,他說還沒有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仍然堅守工作崗位。